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2022-05-30刘菊芳

新课程·上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道德

刘菊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工作日益完善,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并学会正确运用法律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教学任务。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初中没有专门设置法律课程,而大多数道德与法治教师也不是法学专业毕业。在教师自身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不够丰富的背景下,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效果处于较低状态。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将课本中的相关法律概念的字面意思复述了一遍,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这样的方式难以使学生做到准确理解和掌握。有的教师自身法律意识不强,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道德素养的培养上,这样会引起学生对法律的不重视,进而影响法律意识培养的效果。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需要建立更加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招聘的门槛,同时提高法律专业人士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使教师能够运用专业能力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和提升,促进其健康成长,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

(二)教学缺乏时代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仅仅是一部分内容,且没有针对法律相关知识的专项考查,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轻视,在学习与生活中不重视法律,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仍有一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陈旧的模式,一方面没有将法律意识的培养融入教学实际中;另一方面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就会造成法律意识培养的滞后,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普及,法治成为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法律意识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要在教学中充分渗透法治观念,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法律,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和提升的目标。

(三)法律意识培养途径过于单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虽然包含了一部分法律相关知识,但是这些内容大都较为理论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同时课堂也成为大多数学生接受法律意识培养的唯一途径,这样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倘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容易导致其对于法律知识的片面认识甚至错误理解。法律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法律观念,而且需要带领学生深入实践,不断拓宽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将法律意识融入学生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中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一)弘扬法治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养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就需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保障。首先,學校需要吸纳更多优秀的教师,提高法律专业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例如,在招聘教师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招聘计划,构建更加强大的师资队伍。其次,学校需要重视对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不断培养。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从知识储备到专业能力都保持同步更新,才能为学生传授更加准确、全面的知识。因此,学校需要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组织教师前往其他学校进行观摩学习,一方面引导教师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创造更多与同行交流的机会,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思维都得到不断进步。最后,学校可以安排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建校园法律咨询室,一方面参与学校相关法治建设与宣传的活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渠道,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相关专业的教师答疑解惑,在第一时间获取专业的法律知识,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跟随时代步伐,多方面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息息相关,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理解相关知识,又能充分认识法律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引用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典型案例,使学生通过真实的事件不断扩大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而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例如,在讲解“法律保障生活”这一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与“农民工工资”相关的典型事件资料,然后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每一个真实事件旁对应标注与之相关的法律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在画面中感受工资对于工人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促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然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展示近年来相关部门在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不仅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包括广大法律从业者,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提供的帮助,使农民工能够及时拿到属于自己的报酬。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彰显了教学的时代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还需要积极拓宽法治教育和渠道,使学生能够接触更加全面的法律知识,在不同的渠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强化其法律意识。例如,学校可以加强普法宣传力度,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结合当下与法律有关的热点事件进行普法宣传,不断扩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与专业的法律人士面对面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既能将自己的疑问全部提出,专业人士又能给予专业的解答,对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举办“法律进校园”等活动外,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如组织学生前往法院、监狱、戒毒所等地进行参观,使学生能够形成深刻的印象,利用环境的熏陶对其开展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同时,学校可以在学校内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周”的校园活动,促使校园内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使学生人人心中有法律。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各班学生在班级内画法治宣传黑板报,带领学生在校园宣传栏内制作相关宣传资料。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一方面能够增加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强化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推动校园法治宣传建设,营造全校法律知识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法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帮助学生自觉守法、遵法、用法,规范自身行为,将法律意识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秉承正确的法律观念参与社会生活,这样才能够真正为法治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优化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实践活动的组织,带领学生走进法治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法律、感受法律。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布置不同主题的法律知识演讲任务,由学生在课后自行撰写演讲稿,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再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法院联合举办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前往法庭进行旁听,了解真实的庭审过程,感受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邀请法院工作人员走进校园,指导学生举办模拟法庭的活动,使学生在扮演法官、辩护人、书记员、原告、被告等不同角色的过程中积累法律常识。这样能够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不断强化。

综上所述,随着法治中国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法治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初中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生的法律素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增强对法治教育的重视,优化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渠道,使学生不仅能够认识法律、了解法律,同时还能够在适当的时机运用法律、维护法律,将法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够不断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为构建祖国美好的明天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小琴.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法律意识培养探析[J].速读(下旬),2020(11):140.

[2]林爱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0(21):72-73.

[3]张振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0(12):135-136.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