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
2022-05-30王小豪
王小豪
作者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可能性的艺术》
刘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4月版
定价: 82.00元
沉寂多年之后,刘瑜带着她的《比较政治学30讲》重回公眾视野。这本书延续了她在《送你一颗子弹》《观念的水位》中的关怀,内容更为系统。这次,刘瑜想要为读者解释的问题是,构成国家治理的条件有哪些?
在政治生活中,最令人头疼的也许是多元价值的排序问题。平等、自由、民主,这些理念单拎出来都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是彼此却容易冲突。
比如民主。它已经成为一个深入人心却又内涵复杂的概念,人们对它耳熟能详,却又态度暖昧。在很多国家,民主并不是人们价值排序中的优先项。
刘瑜在书中讲道:“人们可能根本没有那么渴望自由、民主、和平,很多时候,人们更渴望的,可能是安全,是秩序。”
如果从一个朴实的角度来理解民主,它其实事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流程,这些政策由谁决定,又以怎样的方式实施。
在这本书中,她举了很多例子来描述不同国家的治理经验,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对非政治学专业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选取的案例不全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家,还涉及了埃及、智利和委内瑞拉等在国内语境中存在感较低的国家。
比较各国的治理实践,成功的国家都是相似的,失败的国家各有各的败因,这些败因包括但不限于极化的情绪、孱弱的国家能力以及强人政治的干涉等。甚至于,过于理想主义的施政方针,也会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灾难。
俾斯麦的名言“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也许最适合用来概括刘瑜想要传达的观念。政治的可能性在于,它可以团结或分离民众,成为建设或破坏社会的力量。但是,政治也不能在条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做出超出社会力量限度的事情。
在刘瑜看来,政治转型的形态和结果多种多样,但社会力量限定了它的区间。而社会力量的大小,受制于民众的观念。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与其说政治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是一种伦理,它不指向一种确定性的真理,而是指向个体和社会。
刘瑜在本书末尾写道:“如果知识是确切的,专制就是必要的。恰恰是知识的不确定性,让我们需要在每一个时代不断重返基本的道德问题和历史经验,用我们自己的头脑思考,并以这种思考成就人之为人的尊严。”
好的政治要求每个人肩负起自已的责任,自尊自立自强。同时,只有社会中有关民主观念的水位提高了,才可以让国家转型变得稳固。值得注意的是,观念变化带来的长远影响,对于任何一种政治理念及其转型来说,都是适用的。
摘编自《南风窗》202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