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篇教学探究
2022-05-30乔高群
乔高群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比如,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素质的培养均可通过语篇教学来实现。但是如何提高语篇教学效果则是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因为部分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在语篇阅读阶段多停留在词汇、语句等表面信息的分析上。所以教师需要传授学生语篇分析的技巧,促进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篇;语篇教学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且可以让其熟悉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促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宽。此外,丰富的阅读内容以及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也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此外,英语考试中,英语阅读的分数占比相对较高,所以可以说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息息相关。笔者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了解到,将语篇分析引入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所以英语教师应对语篇分析理论进行多维度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其引入阅读教学中,促使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稳步提升。
一、高中英语课堂开展语篇教学的必要性
(一)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篇知识”的重要性,并要求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语篇知识,促使其能够针对不同文体,掌握其在特征、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具体到阅读材料中,多种要素之间均存在一定关系,比如,词语搭配、句子指代关系、主题间关系、语篇体裁等[1]。学生只有系统掌握语篇知识,才能够深刻理解语篇意思与思想情感,促使阅读效果得到显著优化。基于新课标中针对语篇的类型与内容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阶段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语篇教学意识,有意识地将语篇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切实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落实到位。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主要通过口述课文翻译与语法知识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时间均是在分析句子成分、讲解词汇搭配、句型语法等,此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此种教学形式却具有碎片化的特点,无法从根源处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无法真正发挥出阅读教学功能,学生依旧无法掌握语篇学习的技巧,缺乏感悟语篇的思维方式。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发展,会对整体阅读实效造成影响。语篇教学强调文本的完整性,注重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出发多维度分析语篇,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三)高中生低效阅读问题亟待解决
英语阅读受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多是侧重于英译汉或者汉译英的方式来进行,学生本人也是倾向于翻译式阅读。此情况下的阅读理解,首先是从词匯着手,通过逐个翻译词汇的方式去理解句意与文本意思,阅读理解方式呈横向,不仅阅读效率相对较低,且阅读理解难度也会随之升高,且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2]。究其根本,是由于语义是单一句子累加而成的,有时会忽视句与句之间、上下文之间存在的联系,没有从语篇环境去综合理解语义。其实,文本中的语义普遍隐含在语境当中,需要学生采用纵向理解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层理解与判断。所以需要开展语篇教学,带领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掌握结合语境判断理解的技巧,实现有深度的语篇学习。
二、高中英语课堂语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把握语篇主旨,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标包含四项,即文化意识、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深究其本质,就是要求学生在英语阅读当中具备一定的细节定位能力。以《Protecting Our Heritage Sites》的教学为例,其教学目标是掌握课文中关键词语与短语,了解课文主旨思想,做到自主分析语篇结构,培养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立足于此整体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语篇教学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课堂教学目标。第一,分析语篇关键词,了解语篇内容。这也是后续对语篇展开深入分析的前提条件。立足于语境,结合显性与隐性的内容暗示,引导学生猜测重点词汇与短语的含义和应用方式。第二,把握语篇的语境,了解语义。这里需要教师通过细节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从微观层面入手,深入思考语篇中蕴含的深层含义。第三,培养文本分析能力。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语篇主旨进行概括归纳,梳理出语篇中的情节脉络,了解各类题材语篇的写作特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第四,延伸语篇主题,探寻深层意义。为实现该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英语思维,在阅读后自由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想法,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想象空间与思考空间[3]。基于上述目标,在英语课堂开展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入手,带领学生从宏观角度对语篇展开系统性分析,确保学生在教学完成后学会整体分析语篇的技巧,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脉络发展以及结构特点。
(二)设计阅读前活动,调动学生已有认知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课前活动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课前阅读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语篇背景知识,促使学生与阅读主题语境建立联系,然后自然投入语篇阅读中。首先,要立足于宏观角度分析阅读前活动,在此可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情境创设,向学生展示话题词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新语篇的主题语境建立基本了解[4]。如果语篇话题是学生所不了解的,教师则可着重为其讲解文化信息与背景信息,而且此种导入方式适用于任何主题的语篇。阅读前活动的设计还可从语篇的主题句以及标题切入,引导学生结合标题信息猜想语篇的主要内容。此种属于悬念设置的方式,一般适用于说明文与记叙文,而且学生在猜测语篇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其推理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总而言之,在正式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其各项活动均是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为后续的语篇分析做好铺垫。
《Protecting Our Heritage Sites》以遗产保护作为语篇主题。遗产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个国家的热门话题。牛津译林版教材将该话题设置为语篇内容,对于中国现代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遗产保护现状以及保护过程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人类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所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并且将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且整节课均是围绕保护代表人类历史文物古迹这一主题拓展开来。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新闻视频或者影像资料,引导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基于“Do the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这一问题对语篇主题展开思考,并做出回答“通过遗产,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此时也完成了语篇主题的导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继续围绕标题提问“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title?”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标题中的关键词中。
(三)设计阅读中活动,展开多维度解读
多维度解读是语篇教学的重要过程。在此,教师可带领学生从宏观角度着手进行语篇分析,首先将语篇中的新词汇以及关键信息提炼出来,总结段落结构,最后分析语篇的主旨思想,从多个角度拓展主题[5]。依旧以“遗产保护”作为语篇活动的主题,首先,在阅读前教师要详细为学生介绍阅读方法,然后促使学生在语篇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在既定时间内,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阅读。其次,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归纳语篇含义,然后对语篇结构实施分类,并且为其设置如下几个问题:什么自然力量会对遗产造成影响?人类活动对遗产有什么影响?珊瑚礁的消失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在此语篇分析中,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为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努力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从历史角度而言,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文化与遗产是生命和灵感不可替代的来源。学生通过分析主题的生成过程,能够清晰了解到遗产的价值以及遗产当前的危险处境。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于文本主题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让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另外,还需要分析语篇段落。每一段开头第一句都起到统领段落全局的作用,比如,第一段说明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第二段介绍自然力量对遗址的威胁;第三段介绍人类活动的危险性。宏观角度分析语篇是指让学生通过概括各段落的含义,梳理出语篇结构,了解到文本意义以及情感表达。微观角度则是强调语篇的语境,通过词汇搭配、指代关系的分析,了解语篇的写作目的[6]。语篇段落的分析部分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环节:第一,分析语篇衔接词。教师要让学生对全文展开精读,并且标记出存在的衔接词与衔接句,然后结合前后语句,找出句子与段落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分析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如此便可了解到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语篇的主题意义。在此,为辅助学生阅读,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从整体角度把握文章结构,增进其对说明文的理解。第二,分析具体语境。高中英语教材中大部分文章均选自于英语母语的国家,很多内容必然会存在中西方的差异,教学的过程中解读语篇语境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递进式地了解语篇含义。
(四)设计阅读后活动,培养学生多重思维品质
在完成语篇分析之后,教师要继续基于文本主题展开拓展性阅读,以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目的。阅读活动的设计要突出实践性与综合性两个特点,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链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7]。教师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如何采取实际行动保护文化遗产?是否有必要重建被破坏的文化遗产?为什么要用不可替代的生命来源和灵感来描述文化遗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表达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观点,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最后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数量和质量,而是在于其本身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然力量。教师采取递进性问题设置的方式,既能让学生系统性掌握本语篇当中的英语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建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实现了英语课堂的德育教育[8]。
经过课前活动、精细阅读以及问题引导之后,学生对于语篇内容形成更为深层次的了解,这也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与分析理解能力奠定了扎实基础。后续再遇到更具难度的内容也能应用提取关键词、关键段落的方式从容应对,精准概括出语篇的主旨思想。在学生深度思考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语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视觉疲劳,获得良好的感官体验,另外,也可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消极学习情绪[9]。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全新要求,而且伴随新课标改革以及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英语语篇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阶段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展开语篇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篇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其语篇意识,促进其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的发展,切实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帮助学生掌握高效阅读的关键技巧。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立足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活动探究,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之间在思维的碰撞以及互动性学习中,对语篇话题以及语境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荣芳.高中英语课堂上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2(16):150-151.
[2]刘丽萍.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校园英语,2022(8):109-111.
[3]高敏.借助“认知负荷”理论 優化英语语篇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22(3):59-61.
[4]屈盛.基于主题意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语篇阅读教学探索:以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语“Tu Youyou Awarded the Nobel Prize”为例[J].校园英语,2021(51):167-168.
[5]左贞,王云.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教育科研,2021(35):21-23,73.
[6]彭发.紧抓语篇,学好高中英语:浅谈高中英语课堂上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1(49):202.
[7]王国丽.高中英语课堂语篇教学内涵探究:一节英语阅读实践课[J].新课程(中),2016(4):135-136,138.
[8]孔宪嘉,冯铁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87-88.
[9]李宝明.浅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