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实践

2022-05-30陈宜秀陈天勋练映彤郑开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插画资源库艺术设计

陈宜秀 陈天勋 练映彤 郑开阳

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高,对艺术设计行业的创新、创意要求愈发明显。时代的发展对中职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不仅要学会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不断创新的设计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探讨中职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中职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在传统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设计能力是通过对优秀作品案例的分析模仿,或是头脑风暴的发散思维训练来达到艺术创新设计的教学目标。从以往的学生作品可以看出,一是模仿创意占大多数,二是原创设计缺乏系统思考,作品的完整度不达标。教师教学过程中常常为学生作品的创意煞费苦心。那么,如何提升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不仅面临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等“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针对中职生的学情,解决“学”的困难。中职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审美素养不足,在课堂上往往达不到高大上的原创艺术要求,作品质量提升受限。因此,剖析中職生的学情,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才是提升艺术审美与培养创新能力有效手段。

二、项目课程“字绘插画设计”的教学实践

(一)课程定位

插画设计是中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插画师的专业技能和插画创新设计能力。教学团队重构了课程模块设计,“技术从易到难,项目从单一到综合”制定了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将课程分为五大项目模块:“拼贴插画——字绘插画——绘本插画——IP插画——动态插画”。模块二“字绘插画”是其中承上启下且最具文化特色的组成部分,项目课程需要在前一模块“拼贴插画”的基础上增加主题性的创新内容,通过主题性的字绘创意,完成项目品牌的包装设计,为后面的模块的创新性打下基础,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实施过程

针对中职生文化基础弱,知识结构不均衡,自律性差,实践经验不足的学情,笔者开始有意识地在“发散思维、创意能力、自我认知、岗位规划”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教学团队根据学生特点和岗位需求“分组、分层”实施教学。例如将手绘能力强与软件技能好的学生进行分组搭配,将性格活泼善于沟通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相互搭配等。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目标,允许并鼓励个性化能力的发挥,拓宽学生岗位技能学习方向,实现了“人尽其才”的目的。分层是结合学情调研分析,根据学生知识素养和岗位技能要求,设置组长、核心组员、组员;分组主要为了激发团队竞争意识,岗位技能的差异在小组竞争合作中迅速补平,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三)创新设计能力的有效培养

教学团队充分研究字绘插画各个环节的关键技能,科学提炼了“字绘六步法”,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重构,并通过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库”,发挥主题性资源的应用优势,保障字绘插画项目的有效推进。

项目课程按照“任务处理、素材收集、创意设计、应用发布”四个主要阶段部署工作任务,其中前两个阶段重视主题性素材资源的收集归纳,后两个阶段强调了“资源应用”的创新能力培养。尤其在“创意设计”阶段再细化成六个步骤:回“艺”——抠“形”——填“字”——勾“线”——赋“色”——渲“图”,通过回忆故事确定主题,根据主题发散思维,收集大量素材建立“数字资源库”,在共享资源素材的基础上应用拼贴方法创新字绘构图与绘制,完成字绘作品的创作应用(见图1)。这一过程,“数字资源库”让学生的创意有了素材基础,更大限度地发挥了字绘作品的主题性创意,同时作品的完成速度快,完整度高。真正实现了从“原画创新”到“资源应用创新”的策略性转变,学习效果明显。

三、“资源应用创新”是实现中职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原画创新

插画设计课程中的原画创新是指根据插画的主题,进行原创设计的绘制,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绘画基本功,以及对主题思路的系统化设计。以创作步骤为例,首先要充分理解主题的内容,原创设计与主题贴切的造型和图形符号,完成构图设计与细节绘制,提交作品。整个创作过程对于中职生来说要求较高,作品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教师也需要提前完成主题的分析与素材资源的准备。因此,原画创新的教学是教与学两难的现状。

(二)资源应用创新

项目课程中应用的“资源应用创新”方法,是根据主题启发学生自发寻找相关联的大量图片素材,首先是将语言文字转变为可视化素材的步骤,这一步很好地启发了学生,充分理解主题内容,甚至能做到主题的拓展,接下来是应用可视化的素材资源拼贴创作,这很大程度减轻了学生原创造型的负担,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这一步更加适合插画多元的构图形式。学生能更高效地完成作品初稿,建立极大的自信心,完成最终作品。

通过“资源应用创新”的方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了中职生原创设计的难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同时,艺术设计专业的同类课程中,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库”的过程是可持续的。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中职创新设计人才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即由人设计,为人创造、制造。而“智能”于艺术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阿里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在2016年的双十一期间设计了1.7亿数量级素材,每秒制作8000张双11海报。当下,只要提供一张原图和某位大师艺术风格的图片,人工智能就可以自动合成带有这种艺术风格的图片或作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背景,“数字资源库”应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学团队对课程进行反向思考,以“人工”的方式共建课程的“数字资源库”,对资源库的应用作为“智能”设计的再创新,转变从“原画创新”能力的培养到“资源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实不失为培养中职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结束语

教学实践发现,从“原画创新”到“资源应用创新”教学策略的转变,可以有效提升中职生艺术类专业的创意设计能力。尤其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资源的发展背景下,资源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正是有工匠精神的中职生所擅长的。把数字资源库的建设纳入我国数字工业的基础性工程,并按照一定的规律与技术方法,实现资源整合、调用与应用创新,这一过程能有效提升中职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插画资源库艺术设计
就要紧紧粘住你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星.云.海》
《花月夜》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无脸小插画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