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索
2022-05-30李浪光程鹏
李浪光 程鹏
一、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职校园体育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是现实客观存在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这是一个共性的认识。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具有共性,它们都是高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不断的积累形成的,能够集中反映出高校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人文素养、精神面貌。
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铸魂育人、思政育人、体育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在打造具有本校独特的校园体育品牌文化的活动方面,应该立足区域性、传统性、传承性、创新性,做到守正创新,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东西,这样也会使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建设变得更加丰富。
二、牢固树立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这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和关心我国的体育工作,关注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体育工作者如何开展好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从国家层面到个人层面关心体育对国家和个人产生的影响。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肩负着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有效养生,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等,同时,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能够展现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体育教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健康有身体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身体和心理健康两者应该是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有部分体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关注学生身体上的健康,却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这是不够全面的。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应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健康、健全的人格、社会健康、思想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育思维,变化教育形式,创新教育理念,把握学生特点,切实把身心健康教育统一起来。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在本质要求
进入新时代,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与核心关键,在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呢?将“五育理念”作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即“铸魂育人、思政育人、体育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突出政治引导和党性锻炼,多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体验式教育、情景式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政治上解惑、思想上解疑、体育上强体、文化上认同、实践上出彩”,力求从不同方面探索,使“立德树人”方式由单一灌输、被动接受自觉地转为主动参与和多向互动。
(一)铸魂育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
一是坚持政治引导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强化政治意识。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铸魂育人,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通过开展每节课“五分钟”党史学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青春心向党,强国有我”和“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活动”学习教育活动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引领广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两个维护”。三是聚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持续加强对互联网传播平台的监管,全面梳理、备案全校各单位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博账号,制定网络新闻和新媒体信息发布“三审”制度,进一步规范网络新闻信息的审核和发布程序。
(二)思政育人,凝聚各方力量,提升育人水平
一是坚持基层党组织服务育人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来,通过组建学校“新时代师生宣讲团”,出台理论宣讲团制度,定期深入师生广泛开展宣讲,开展“我的青春我的国”“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场场“青春宣讲”活动,让信仰的力量在师生中不断引发共情共鸣。二是坚持思政课教师课程育人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一体化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打造“中国梦”“强国之路”“智慧思政”“青春思政课”等思政教育品牌,积极开展好“中华优秀文化进高校”“宿舍精神文明公约十不准的创建”等系列德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体育育人,体魄立根,精神立魂,共护成长
体育育人价值包含了“育體”与“育德”两个方面的价值,其中“育体”主要指向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发展,“育德”主要指向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对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而“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唯有加强青年学生体育锻炼,强健体魄,才能以更饱满的精神、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生活,为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更新教育理念,紧扣学生身心健康需求开展体育教学。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标准等的设计制定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注重加强学生体能锻炼,引导学生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中砥砺品行,强身健体,从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四)文化育人,厚植文化根基,培育时代新人
坚持文化育人,发展有灵魂的教育,是现代教育永恒的主题。学校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形成多彩校园生活,提升育人魅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文体文化建设。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努力使校园环境能对学生产生“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陶冶功效。一是利用多彩的校园生活,提升育人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它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学生的一生。二是提升校园体育活动质量,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充分挖掘学校体育品牌活动,利用每年举办的新生杯篮球赛、校园足球嘉年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比赛、迎新年迷你马拉松比赛等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在学生中传播“青春无悔,运动无限”的体育精神。三是利用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进行德育工作。例如: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爱国主义教育、重阳节感恩教育、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格,陶冶了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人文主义情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五)实践育人,创新载体,打造新时代体育教育新高地
一是依托体育竞赛平台,推动学生体育专项技能“动”起来。各高职院校要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代练”的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大体育赛事,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专项技能运用到体育赛事中,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拓展红色体育渠道,“领”航校园体育氛围。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和授课模式将红色元素融入体育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红色理想信念。通过创新体育教学重温党史中的体育红色记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三是筑牢多元实践平台,推动运动技能“动”起来。在疫情形势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贡献出体育人的一份力。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假期社会实践和相关调研活动,通过实践调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积累从理论到实践的经验,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四是要致力于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将赛事成果转化,并与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坚持联动多方资源,拓展科创平台,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培养研究兴趣,提升创新能力,展示学术水平。以“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双创意识和双创精神,推进创业创新纵深发展,努力打造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和谐稳定密切相关
一是加强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和章程的建设。在校园内组织开展和实施体育文化活动,需要有相关体育文化制度作为依据和保障,使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出现有失公平的现象。与此同时,要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宣传,让学生遵守纪律,遵守制度,遵守竞赛规程,使得校園体育文化制度体现公平公正。二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相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人际关系中是一个载体,在体育活动实践的过程中,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增强人与人观念上的统一,文化和信仰理念上同源,使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得以体现,促进学生形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敢于拼搏、实事求是、争创佳绩的精神面貌。三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科专业建设有促进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有利于促进科研工作者对文化的认同感,对学校更有归属感,在个人工作和研究上能够相互促进,能更有成就感。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同样在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学校内的个性发展还不够成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正处于不确定的阶段,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相对独立。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接触和参与文化建设,能够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四是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校园文化环境蕴含着学生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形成互帮互助的作协关系、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和团结奋进的集体精神。
五、树立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为标准的理念,促进学生体育意志、体育意识及体育品格的形成
一是创新体育运动形式,强化素质能力提高的实效。加强第三课堂体育运动的开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以及寒暑假体育课余作业探索创新,同时,推进体育课余作业制度,深化家校沟通联系,强化家庭督促,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体育锻炼计划的执行情况,并鼓励学生展示锻炼成果,增强体育锻炼自觉性。二是利用艰苦、恶劣的环境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创设一些艰巨的任务、困难的情境,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去适应。让学生涉足“险境”,亲历险象,使他们体验到困难和艰苦,让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磨炼意志,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三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运动有助于克服学生的恐惧和软弱,提高学生的体力和柔韧,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独立性格以及柔韧性、意志力、协调性。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持久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他们性格开朗乐观、精神振奋、充满生气。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使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消除心理疲劳,释放不良情绪,得到身体上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愉悦。
参考文献:
[1]王秀红.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课模式转变思考[J].科技风,2021 (15).
[2]方亚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研[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5):15-17.
[3] 张文华.新时代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86-89.
[4]刘宁凌,廖思闵,张全全.高校体育文化记忆的价值研[J].教育学术月刊,2021(1):35-41.
[5]李浪光.隐性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J].运动精品,2021(04).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