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锤炼作文语言打造亮丽佳作

2022-05-30张智勇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地文章语言

张智勇

热题再现

一句不经意间看到或听到的话,一帧美丽旖旎的风景画,一场激情澎湃的讲座,一次自由旅行,一本书……也许都会给你精神的震撼和奋进的力量。人生要不断为自己赋能,才能有勇气、有信心走好脚下的路,创造美好生活。

请以《为自己赋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

题型透视

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命题,依然秉承历年命题思路,采用“导语+命题”的形式。内容指向了个人的成长,题目贴近生活,使考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题目所给的材料巧妙拓展了写作思路。无论是立意还是选材,都为考生张扬个性、展示才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1.抓关键词审题

《为自己赋能》这一题目的关键词是“自己”和“赋能”。其中,“赋能”是写作的主旨,“赋能”最早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写作应该围绕“从某种事物中汲取积极向上的能量,使自己成长、变得强大”这样的主题来写。“自己”是写作的主体,要注重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心灵上的滋养和精神上的成长。从整体看,这个题目强调的是个人的改变,有改变的过程,有改变之后的结果。行文中,要突出谁(什么)怎样为自己赋能,更要结合自己生活的经历,突出赋能前后的变化。

2.补充成分来选材

我们要知道,谁(什么)为自己赋能中的“谁(什么)”,就是文章的核心。从材料“一句不經意间看到或听到的话,一帧美丽旖旎的风景画,一场激情澎湃的讲座,一次自由旅行,一本书”可以看出,“谁(什么)”可以写人物,如抗疫英雄钟南山,84岁的他一边提醒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前往武汉,一边却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这份担当,赋予了自己勇于担当、为国献身的正能量;可以写事物,如从大自然中一株在风雨中昂扬生长的小树身上得到了启迪,让“我”不畏风雨、乐观向上;也可以写情感,在母亲的一声声唠叨中体会母爱,感受亲情的力量;还可以写阅读,与书为友,在阅读中为自己“赋能”……确定好写作的对象,就要着重展现其特征、特性、细节,挖掘更深的精神内涵。

3.构思布局求精巧

在文体的选择上,既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一般情况下,考生多采用记叙文,在选取典型事例时,可以细致刻画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的组合,比如回忆往事:儿时,奶奶站在村口,直到看到“我”时才露出满脸笑意;烈日下,父亲挥汗如雨,不知疲倦地运送货物;夜里,母亲挑灯为奶奶缝制过冬的棉被。三个镜头,分别表达出奶奶的温暖、父亲的担当、母亲的孝顺,在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关爱家人,学会了承担责任,文章叙议结合,点出主旨。

技法点拨

优美的语言,让人如饮佳酿,如品珍茗,回味无穷。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呢?

一、锤炼词语脱凡俗

一篇优秀的文章犹如一座精美的建筑,而准确洗练的优美词语则是重要的装饰,古往今来的作家们绞尽脑汁地“炼字”,就是为了寻找到最能传情达意的唯一之选。尤其是叙事写人的文章,动词、形容词用好了,能收到“一字传神”的效果。

例如习作《美丽的智慧》一文:“安静的考场里的空气随手一抓,都是一种紧张。”句中的“紧张”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感受,居然可以用手来“抓”,多么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二、巧借修辞添情趣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比喻、拟人可使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排比、反复可使语言富有气势和节奏;设问、反问可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烘托、对比可使事物的特点更鲜明、突出。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富有文采。

在修辞手法中,比喻和拟人是最常用的。例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山尖上的雪比作一道银边,写出了雪的晶莹闪亮。再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羞了,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山腰上的薄雪写得十分可爱。

在文章中运用引用和排比,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这句话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恰当引用古诗词,既生动地写出了幸福的含义,又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三、善用句式表情意

现代汉语的句式丰富多彩,常见的有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反问句、设问句、对偶句、排比句等,要想令自己的文章语言优美,就要注意各种句式的交错使用,从整齐中求变化,从和谐中求灵活。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有这样一段话:“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这段文字就巧妙地将对偶句、反问句等多种句式融于一体。

四、引用佳句显才情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作家灿若繁星,他们的作品成为后人宝贵的财富。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句,千百年来流传甚广,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文章中穿插一些这样的名言佳句,不仅能使语言富有文采,同时也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总之,“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我们的作文只有语言出彩求新,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佳作工坊

为自己赋能

一考生

我家对面是一处正在建设的小区,工地正对着我的书房。中考迫在眉睫,每天天不亮,我都在工地嘈杂的人声和机器轰鸣中醒来。每天深夜,我还要在倒班工人的工作声中入睡。

周六这天,我坐在书房看书,可对面工地上的声浪搅得我心神不寧。六月的天气很热,太阳刚一冒头,地上就像着了火。

“心静自然凉”“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搜肠刮肚,翻出劝自己静心的句子,想给自己浮躁的心找点儿安慰。然而,并不管用。

临近中午时,我索性扔下书本,拉开窗帘,滚滚热浪仿佛要隔着玻璃冲进开着空调的书房,工地上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有的工人师傅索性脱掉上衣,露出古铜色的皮肤。随着工人挥动的臂膀,我好像看见汗珠正从他们的脸上、胳膊上、脊背上渗出来。那大大小小的汗珠,在阳光的直射下,晶莹剔透。

我推开窗,想看得更加真切。然而,热浪瞬间涌进屋来,我赶紧关了窗。窗内窗外,冰火两重天,我想象着工人的不易。一时间,那些锤头砸在钢筋上的声音,那些锯片切割木头的声音,那些砖头、石头碰撞的声音,仿佛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又一层楼快要封顶了。下午,天阴了下来,似乎要下雨,在忙着浇筑混凝土的工人们,进度明显加快了。“六月天,娃娃脸”,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

“好!”几十名工人站在暴雨中,异口同声地仰天大喊。

他们是想发泄生活的疲惫,还是在为自己的勤奋喝彩,又或是在感谢老天给他们带来了凉爽?

一瞬间,我忽然有些感动。也许那叫好声本就是随口而出,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在我看来,那却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声音。他们的生活单调辛苦,那喊声是他们在为自己的生活减压,为自己的命运赋能。

我推开窗,向着对面的方向,大喊一声:“好!”喊声淹没在哗哗的雨声之中。我知道,在这关键时期,我也需要一声来自心底的喝彩,来为自己赋能。

窗外雨声哗哗,我的心却格外宁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本文有删改)

名师点评

工地劳动本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考生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力量,可见行文选材独特。更令人称道的是,考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娴熟:

1.古诗引用。考生在文中对古诗的引用恰到好处,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推动了文章的叙述。

2.对比鲜明。“我”的书房的安静与工地的热火朝天形成对比,“我”的书房的凉爽与室外天气的闷热形成对比,这些对比体现出强烈的反差感,使人印象深刻。

3.刻画细致。对雨中工人劳动场面的描写,甚至带有几分浪漫主义色彩,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深化了“为自己赋能”这一主题。

猜你喜欢

工地文章语言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语言是刀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热闹的工地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