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星:被秦创原唤醒的一颗“种子”
2022-05-30李嵱
李嵱
因为春种基金,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师钟德星被“唤醒”。在母校本硕博十年苦读的专业沉淀,以及留校任教后对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十年的钻研和收获,使他在发现秦创原春种基金如春雨般的机遇时,内心的创业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他开始了一种全新意义的学习,浑身每个细胞都在渴望成长。
钟德星是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整整十年在掌纹识别技术的钻研和研究成果,使他获得秦创原春种基金的支持,由此开始了项目的孵化工作。
他把自己埋进这个全新的孕育创新驱动力的土壤里,然后发现,自己身上也发生了奇妙的转变。
其实,这一切是他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我讲了一个故事,就有人愿意给我投一百万。”直到这件事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才感受到那种被“激活”被“唤醒”的力量所在。
掌纹识别遇“伯乐”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是交大人的初心,也是交大带给钟德星的思想烙印。对于他从事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成果转化、创新创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2014年,当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在学术圈和产业界十分火热的时候,钟德星独辟蹊径,开始掌纹识别技术的研究和探索,甘坐冷板凳。
掌纹识别最初是由一批华人学者开启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多年努力,钟德星团队的掌纹掌静脉识别的误识率可达千万分之一的水平。这样的技术优势源于掌纹和掌静脉结合所实现的多模识别,具有高度唯一性和准确性。而且非接触式采集方式也带来了高安全性。
而钟德星最看重的一个优势,是掌纹识别的高私密性。“人脸信息的过度采集让公众开始担忧人脸识别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而掌纹识别采集则需要用户主动配合才能完成,这就可以让大家把自己的信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他做了一个握拳的动作,呈现出一种自我掌控的力量。这个小小的动作,奇妙地揭示了他的一种初心和美好。科技应该让人们生活更便利、更安全,也更加容易自我掌控。
“从人机交互心理学来讲,我的脸始终暴露,手却是能够把握住的,所以也是可以掌控的,更私密,不会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人拿走。”
在母校本硕博十年苦读的专业沉淀,以及留校任教后对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十年的钻研和收获,使钟德星在发现秦创原春种基金如春雨般的机遇时,内心的创业激情一下子被点燃,获得了爆发的力量。
在钟德星看来,这种爆发和一般的创业者显然不同。他是自己科研成果的发明者和持有者,也有想让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的心愿,当机遇来临,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如今,这种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已经内化在他的创业团队以及他们的初创公司西安易掌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易掌慧科”)里面。当他向毕业后散落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学生们发出回来创业的邀请时,他得到“四大金刚”的积极响应。
当他们打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教师的传统界限,面对新的赛道时,他们也开始改变自己。
钟德星开始认真和市场恋爱,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应用。他觉得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这种求知的饥渴,和年少时的专业学习又截然不同。这一次是主动的,是生死攸关的学习和转型。
坐在钟德星对面,记者能明显感受到,作为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唤醒”的一颗“种子”,他的身上所焕发出的强大力量。
沿着“台阶”向上走
2021年,掌纹识别这颗酝酿了多年的“种子”,得到了秦创原春种基金的发掘与支持,掌纹识别技术就此从纸上、从实验室走向了广阔天地。仅仅半年多时间,钟德星和团队成立了易掌慧科。今年第三季度,掌紋掌静脉识别技术即将在智能门锁、出入口闸机、地铁闸机等方面得到应用,实现量产。
在钟德星身上,一年间发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以前的指挥棒,就是发表高水平论文,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现在考虑得就多了,你这个技术足够好,但是市场能不能接受?你是不是有足够的优势和优点,让客户能用你的东西。”
在对接投资人的过程中,钟德星也在换位思考,从投资人角度审视自己:他为什么要来支持你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能不能实现快速增长?
钟德星把6月份称作打单月,是公司敲订单的时间。7月份会做路演,为下一轮融资做准备。如果结果理想,今年能够有过百万以上的营收,可以超过种子基金的投资额度。从去年7月份开始,短短一年时间,公司不仅能自己活下来,还能够造血,他觉得很骄傲。
看到自己的技术即将融入市场,钟德星坦言自己还是蛮兴奋的,“是得到客户认可的那种兴奋。”
钟德星说,易掌慧科一年迈出的三大步,从智能门锁到为闸机厂商提供技术支持,接着是把他们的算法形成芯片。“当时定了三个台阶,目前全都已经踩上了。”
钟德星是秦创原春种基金撒下的几百颗“种子”中的一颗,在此过程中,他首先获得的是秦创原的认可,然后是基金经理和科技经纪人的帮助。特别是在西安疫情封城那段时间,他们在科技经纪人贺尧鑫指导下,稳扎稳打,接受了一些培训,学习股权知识、财务知识,以及校企合作的知识等等,这都是在高校做老师时接触不到的内容。
在给投资人讲述掌纹识别的故事时,钟德星回溯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科研之路,他发现了更早的源头:那是2008年夏天,他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在一个周五的晚上,他看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当屏幕上打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字幕,他无法抑制地泪流满面。他心里明白,中国改革开放,学习很多西方的东西,并不是要成为西方,而是要将这些东西中国化,让中国成为更好的中国。
“同样,我们也一样,一个人不断学习,不是要成为他的老师,而且要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钟德星说。
2022年6月13日,西咸新区公示了首批“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在入选的青年科技人才名单中,钟德星的名字赫然在列。
创业是一条融合的路
走在创业路上,钟德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和市场是不能割裂开来的。他也坦然承认他们还没有把市场磨合好。
“技术跟市场要合作的话,不是说你技术好就一定可以用,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帮你做市场的人,能不能通过这个事情获利获益?”钟德星说,下一步会授权长三角的代理商来做市场的事情。
数字人民币,是易掌慧科将要跨上的另一个台阶。“数字人民币是一种新的电子支付途径,如果把电子支付比作一片群山,那么其中两座大山是支付宝和微信,数字人民币在里面还是小众。”钟德星解释说,“我们的掌纹识别和刷手识别,在生物特征识别的群山里头也是小众,主流50%是指纹,20%是人脸,下来才是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钟德星说,当时给春种基金讲掌纹识别的故事时,还没有数字人民币刷手支付这个念头,做着做着,这个梦想一下子变得好大。
如今,再给投资人讲掌纹识别的故事,钟德星首先会这样说:我是带着初心使命而来。而初心就是促进我们研究的掌纹识别技术广泛应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努力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的身份识别体验。而使命就是要去服务国家,提供数字人民币刷手支付ASIC芯片级解决方案,消费者向商户付款时,可摆脱手机和第三方支付,将线下支付渠道从第三方公司部分收回到直接使用数字人民币,促进数字人民币推广和普及使用。
钟德星始终相信,人才是第一资源。“你的技术可能领先一段时间,但是很快两三年之后它就陈旧了,就有新的东西。所以最重要的一定是人才。”在钟德星看来,秦创原不光是激活他们的项目,更重要的是激活了他们這个团队。
2021年9月,易掌慧科开启了掌纹识别技术产业化之旅,钟德星从一个孜孜不倦的科研人逐渐成长为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创业者。在创新创业路上,生活节奏变得飞快,对接需求、联络客户,推敲设计、定义产品……这让他每一天都过得异常充实。
“他们评价说钟老师又年轻了,从一个有点经历过社会的打磨、有点消沉的一个人,又变成了一个乐观积极的人。我们都说怀揣创业梦想,创业梦想并不是说我要挣多少钱,而是因为要做这件事情,我能够打开眼界能够成长。”
如今的钟德星团队已经踏上开发数字人民币刷手支付技术的赛道,他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期待着掌纹识别成为继指纹、人脸之后的第三大市场规模的生物识别技术。
记者问,这个项目要真正爆发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我觉得很快。”钟德星说,“我觉得三年就够了,到2024年的时候,我感觉至少你可能会在生活中发现,哎,这个地方能刷手了,跟钟老师有关系。”
钟德星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