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30杨丰
杨丰
[摘 要]文章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探讨将Google Earth与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以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Google Earth;地理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6-0088-03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其优势,可以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彩[1]。Google Earth是一款虚拟地球软件,具有运动、定位以及自由翻转等功能,能将原本的平面变为立体,静止变为运动,抽象变为具体,单一变为丰富[2]。运用Google Earth辅助地理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观察那些无法直接感知的、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
一、Google Earth 辅助地理教学的优势
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广的学科,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部分内容,具有明显的空间性、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这使不少中学生觉得地理很难学。比如一些地理原理、概念抽象难懂,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离生活实际较远,仅通过教科书中的图片和文字来理解和掌握较为困难。教师运用Google Earth 辅助地理教学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学科中空间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Google Earth显示阳光在地面运动的轨迹的功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知和理解;在教学“经纬网与时区计算”时,教师点击“视图”中的“网格”,可以显示地球经纬网,方便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教学“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时,教师可预设从南方丘陵至北方平原的游览路径,让学生通过动态的观察比较得出不同地区聚落的分布、规模等。教师还可以添加地标,如“丽江”和“塔里木盆地”,方便在授课时快速定位至目标位置,这一方面能节省教师上课的时间,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中的静态图片,从更加立体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
综上所述,Google Earth能化难为易:对于学生来说,能让学生较轻松地理解空间性较强的难点,较直观地感知距离他们十分遥远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更方便地比较不同区域的异同点,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能让教师避免用繁杂的语言去描述学生难以感知和理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泼。
二、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湘教版教材在“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这一主题下,除了简短的几段正文,还安排了一个“阅读”、三个“活动”板块,结合实例说明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很好地落实了课标的要求。考虑到教材内容以文字材料和静态图片为主,教师选择Google Earth软件辅助地理教学。Google Earth能对所需观察的地理区域进行放大、缩小,有利于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感知,并逐渐深入地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类型及发展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地形、聚落等方面的知识,在知识储备上较为充分。在生活中,学生对身边的地形、聚落、交通等也有切身体会。这些对于学习本课时的内容都有所助益。本阶段的学生从静态、局部范围的地理图片中准确而全面地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不足,因此仅凭静态的图像和文字探究本课时的知识点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困难。
(三)教学目标
1.人地协调观:能够认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明白人类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
2.区域认知:具有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聚落特征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分析地形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3.综合思维:能够认识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类型及发展的影响;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3]分析地形要素对区域聚落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地形与聚落之间的人地关系问题。
4.地理实践力:能够理解地形是人类聚落形成、发展的基础,并辩证看待地形对聚落各方面的影响;能够理解聚落的选址要以尊重自然为基础和前提,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能够分析地形与聚落之间的关系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类型及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师:(让学生通过Google Earth看中国各省会城市近32年来的快速变化)各城市32年间的变化有何特点和趋势?
生: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各城市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是聚落的一种。聚落是人们因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環节二】探究学习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8页的“半坡村落”,思考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上,以及这给先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生1:村落位于河谷阶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利于农耕,具有防御野兽的作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半坡村落位于河谷阶地上,接近水源,土壤肥沃,便于灌溉,利于农耕和渔猎,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能起到防御作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地形对聚落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很大。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不同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请同学们观察Google Earth中展示的游览路径。这条路径是由南至北延伸的。我国南方以丘陵为主(见图1),北方以平原为主(见图2)。请同学们从聚落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等方面分析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的主要差异,并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生:山区地形复杂、起伏大,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分散,人口较少;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聚落规模较大,空间分布较集中,人口较多。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表格总结如下(见表1)。
山区地形复杂、起伏大,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分散,呈点状或带状,人口较少;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聚落规模较大,空间分布较集中,多呈团聚式、棋盘式、条带式等,人口较多。
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高原地区的聚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9页的“活动:丽江古城”,然后观察Google Earth中丽江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见图3),思考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以及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生2:丽江位于云贵高原,虽然纬度低,但由于海拔较高,因此夏季凉爽;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到达,因而冬无严寒。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不错。丽江坐落在云贵高原丽江坝子上,海拔较高,因此夏无酷暑;从丽江古城Google Earth图像中可以清楚看到古城北面、西面有高山阻挡冬季风入侵,所以冬无严寒。
最后,再让我们探究一下盆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请同学们观察Google Earth 中塔里木盆地的聚落空间分布与交通线路(见图4),思考: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及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生3: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沿着交通线路分布。
师:是的。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四周高山环绕,气候干旱,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上,这些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城镇、乡村多沿交通线分布,呈条带状。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环节三】总结概括,梳理知识
师: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地形会直接影响聚落的分布,气候、水源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聚落的分布。受各地不同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聚落的分布特点如下(见表2)。
【环节四】课时训练,巩固知识
下面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见图5)。读图并指出早期该城市选址有利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有保障,土壤相对较为肥沃,水运交通便利,易于发展经济。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运用Google Earth软件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不同地形类型,探讨不同地形区中聚落所呈现的不同特点。教师需要具备熟练运用多媒体和相关软件的能力,在备课过程中将需要用到的Google Earth视图进行分析和处理,使之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高效进行。如对南方丘陵地区和北方平原地区Google Earth视图进行添加路径处理,视图由总体向局部变化,且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对丽江、塔里木盆地Google Earth视图进行添加路径和勾勒多边形处理等,以在授课过程中能快速打开所要用到的文件。在课前,教师还需多次练习,直至能熟练运用Google Earth软件,以免在授课过程中出现卡顿或操作失误的现象。教师也可运用Google Earth的屏幕录制功能,提前录好课堂所需观察的视图,以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影响正常教学的问题。
運用Google Earth辅助地理课堂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减轻教师的讲解分析压力。将Google Earth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实践价值,值得中学地理教师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不断改进地理课堂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新.新编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周靖.Google Earth 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8):12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