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探究
2022-05-30金树芊
金树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消除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数学一直是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关键环节深度加工,把学生数学学习的信息不断优化、整合,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质疑、自省和探索,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数学。
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归纳提炼出数学深度学习的方法,与大家交流讨论。
一、创设学习情境,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发生
信息化背景下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把静态问题,以动态形式呈现,能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容易唤醒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实现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
案例1:在讲授《勾股定理》一课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勾股树”的动画(如图1)导入新课,当这个动态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观看。当“勾股树”最后变成这个图形(如图2)时,教师说:“这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这里隐藏着什么奥秘呢?”当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至第24页时,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设计,数学知识才能“活”起来,才能让学生感兴趣,才能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本质和学习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搭建“支架”,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再深入学习的时候,教师提供的恰当学习“支架”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知识的关节点处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精准、恰当的学习“支架”,提供相关知识内容的演示、操作、实践等活动,提供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材料。例如微课程、微讲解等内容,都是引起学生数学思考、让学生更加深入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信息技术工具提供精准的学习“支架”,通过微课等形式帮助学习,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隐性为可视,学习内容灵活、多样,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实施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几何画板、多媒体等技术可将静态的数学知识、抽象的数学问题等内容以动画、视频等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让学生对学有困难的数学问题有直观感知,学生在观察图形动态变化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案例2:边长都为4cm的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OEFG(如图3)放置,点O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本题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教师如果不采用动态演示的方法,学生不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正方形OEFG转动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发现特殊位置(如图4和图5)的情况,这就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在思维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凭借想象难以理解的知识或不容易想到的变化过程,通过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演示教学工具,把学习的困难点通过动态演示呈现在学生面前,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起到促进作用,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优化了课堂的“教”与“学”。
课后提升环节中,对学习过的知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思考。多数学生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知识很多、很乱,不知怎样入手。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把自己讲过的内容转化为比较符合学生特点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高品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解决学习的相关问题,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问题解决的经验和能力。如果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通过迅捷、百度脑图等能够绘制思维导图的网站或利用Mind Manager等软件绘制可以添加图片、视频、超级链接等内容的电子思维导图,突出知识重点,提升趣味性,让课后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三、应用探究工具,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深化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形成深度学习的。当前,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常见的数学软件,它可将数学画图、数学建模、计算等功能融为一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小实验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证明定理是否成立等数学活动。这样在自主探索中得到的知识才记得牢,用得好。
在课堂预设中,我们不想让学生提前看到的内容,可以利用电子白板隐藏功能来实现。我们在研究几何图形问题时,有些辅助线不需要在解题开始时出现,可以提前隐藏起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在适当的时刻,将其展现出来,有益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与隐藏功能类似,显露器与聚光灯这两个功能的使用,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分批、分层呈现数学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而且对学生探究性学习开展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案例3:在讲授《正方形判定》一课时,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具备什么条件的矩形是正方形?具备什么条件的菱形是正方形?具备什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具备什么条件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样设计,引导学生从特殊四边形出发进行思考,然后再回到一般四边形,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探究规律,探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探究,然后由小组学生代表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就是要判定该四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在操作上,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探究工具的交互和触摸功能,在有限时间内,直接让学生在白板上将判定正方形的条件进行拖动,从而实现双重交互,为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充足条件。
四、应用评价工具,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延续
教师传授知识和点拨疑难过程中如果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那么教师讲和学生学的效率都會打折扣。而当前的评价工具基于学习反馈的及时性与个性化,可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等内容的个性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智慧平台等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教”的作用,提高学生“学”的效率。
1.使用平板电脑提交练习题,完成达标反馈、小测试等内容后,系统后台立即做出反应,及时精准反馈各类学习信息,并根据学情生成后续练习,既加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个性化需求。
2.使用平板电脑的交互功能,如“限时抢答”“随机抽题”等,增强课上学生互动表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借助平板电脑的拍照上传功能,教师及时调整授课侧重点,同学间还可以进行互批互改,还可以点赞、留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3.使用平板电脑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进行加分统计,准确反馈各小组分数,及时评价。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作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借助QQ空间、微信群、学科网站获取更多的信息与学习资源,将自己的收获与同学、老师交流,构建起交流、协作、互助的学习群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反思交流能力。
这样的评价方式,便于学生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加强学习、练习的针对性。便于教师掌握学生个体学情,也便于教师诊断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后续学习情况作出更合理的解释,进而作出更有效的教学决策。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恰当融合,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的同时,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思维,引发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尝试精准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更有深度、更有效果。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