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
2022-05-30卢冬梅
卢冬梅
质疑是习得的必需,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先决,但在我们的课堂上,似乎总是教师提问的多,学生提问的少。有些学生甚至已经养成从来不提问题的习惯,不善提问、不会提问,缺乏提问意识。其实无论在课堂的哪个环节,教师都不应满足于仅通过自己的提问进行教学引领。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及时质疑可以说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更高境界,是一种能动的、理性的行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敢问
1.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心理学指出,当学生融入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时,更能激发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多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上将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表象生成学习情境,向学生形象展示,让学生从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主动表现、主动实现,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积极的学习兴趣,建构良好的学习生态。
2.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例如他们会问“一天为什么是24小时”“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形的”,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带学生亲身體验或者实验,也可以通过故事学习法帮助学生体会某个数学知识的来源以及它与生活事物的联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把握好数学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3.给予充分肯定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爱举手、不敢提问主要是由于心里有顾虑,“说得不好怕同学笑话”“答得不对怕教师批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提问积极性,要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鼓励学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当他们回答得不完整时,教师可以说:“你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吗?哪位同学愿意先帮他一下吗?”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共同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从而打消学生的惧怕和心理隔阂,让学生真正做到“敢问”。
二、让学生会问
1.抓住课题本身问
课题是一节课的课眼,也是一节课的中心。其实课题中就隐藏着许多问题,教师板书本节课课题后,让学生从课题中尝试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有价值的板书,引领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课堂活动,无疑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对年、月、日已有的认知整理成四个核心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提出问题:“关于年、月、日,你有什么疑问?”此时面对黑板上的板书,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的问题会更真实、更有价值。学生带着疑惑说出了“为什么2月有28天或29天”“为什么一年会有365天或366天”。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在黑板上相应问题边打上问号,把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目标,让教学目标变得显性化、可视化。学生在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敢于表达、勇于探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水到渠成的课堂知识体系生成中,体会学习的愉悦感和获得感,感悟数学的真善美。
2.抓住知识本质问
学生只有对知识的本质有较为透彻的理解,才会有主动、积极的交流与探讨。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和操作活动更加透彻地感悟圆的本质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第一环节是实物画圆。教师为学生准备好钉子、绳子等物品并提问:“你能利用它们画出一个圆吗?一边画一边想,圆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此时每位学生心里想的问题肯定是一样的——“用这些东西怎么画圆呢”,用钉绳画圆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它恰恰最能凸显圆的本质特征。这里的“定点”和“定长”都是学生看得见、摸得到的。第二环节是教学生用圆规画圆。此时教师不需要对圆规做介绍,而是让学生自己不断产生疑问从而不断研究,圆规上的手柄和两只脚有什么用,怎么画?要注意些什么?画完后教师再适时地追问与总结,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圆的基本特征的认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数学思维的本质——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
3.抓住问题矛盾问
教师可以从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入手,抓住矛盾冲突来设计教学问题,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让学生假设在野餐郊游时分享食物,并对不同食物提出分配方案。当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以解决新问题时,学生就会积极地去动手操作与探索,从而在体验活动中对分数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的新旧知识产生矛盾,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
三、让学生善问
1.学生互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推行“兵教兵”的方法,鼓励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讨论、合作解决。让更多学生获得“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将一师一生的点点问,拓展为教师引领,将平面的课堂立体起来,延伸开去,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做出相应的、积极的评价,及时表扬那些提出理想问题、新颖问题的学生。
2.小组问
在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各个阶段,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内合作提问,让胆小的学生在小圈子里先提问、先锻炼;通过小组内合作提问,提高班级提问的水准;通过小组内合作提问,加强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多个教学环节分解到不同小组,将串联式课堂教学发展成“串联—并联—串联”,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预习、复习问
当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有声的课堂提问”渗透到“无声的课前预习问、课下复习问”中去。预习问,可以让学生学会为何预习、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满载而归;复习问,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了什么、如何学、为何要学,怀揣胜利果实,期待下一次起航。常言道:“吾日三省吾身。”而我们的学生,“每课三问我学”,不亦乐乎。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
责任编辑: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