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设计框架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索研究
2022-05-30周历媛
周历媛
“大概念”的确定是设计一节课的起点也是终点,即以终为始。强调真实情境的创设,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教学过程中,“大概念”贯穿始终,环环相扣,教学反馈借助于可视化的学生活动来呈现,是否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一目了然,学生也心中有数,为进一步调整教学提供依据和经验。教学人教版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一课时,笔者基于逆向设计的思维,确定了“人地关系”这一大概念,创设“研学”的真实情境导入,三大问题层层深入,五大环节构建教学脚手架,学生活动结合《学习任务单》,以终为始,凸显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设计了逆向设计框架下的“欧洲西部”教学探索(图1)课例。
一、教学设计突破点
1.基于问题
通过三大问题的提出,着力于“由思导学·自主归因→由此及彼·大胆假设→由点到面·深入解析→由因探果·逻辑梳理→由课引思·回归生活”五大教学环节,深度剖析“人地关系”这一大概念,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达成目标。
2.基于真实情境
将“研学旅行”确定为本节课的情境主线,导入是研学小分队的所见所闻,过程是对所提问题的分析和逐层深入,结尾是研学小分队的探索再发现,真实有效,贯穿始终。
3.基于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将各地理要素拼摆激活,形成一个知识链条——人地协调观。这一环节的自主完成让学生心里有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只要我能摆出这个关系框图并且说明理由,我就掌握了这一重点知识。”
4.基于地理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在“逆向思维”的引领下,首先确定的大概念就是“人地关系”,即在欧洲西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在平原广阔的地形条件下,发展了现代化的畜牧业,揭示了“因地制宜”的原理。(2)地理实践力。本节课例引发学生的充分思考,研学小分队进行了“牛羊肉和乳制品来源地探究分析”的市场调研,借助地图,发现了“黄金乳畜带”的奥秘,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自我探索、自主研究实现;另外,在课堂上,教师提供大量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并运用于日常教学。(3)区域认知。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位分析,就是最基本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点。(4)综合思维。学生听、看、学、想,多感官学习,借助地图、文字、讨论、活动等多形式呈现,综合考量,树立清晰、科学的地理思维。
5.基于未来探索
本节课例不局限于課堂本身、课本内容本身,而是指向未来、面向未知。课堂最后,研学小分队通过市场调研意外发现的“黄金乳畜带”,是教师在设计课例之初并没有预料到的。正是这一发现,一定程度上证明:逆向设计能够充分刺激学生思考、自动生成疑问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勇气。
二、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如表1。
三、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探索结束,但是前行的脚步不能停止。本课时教学在 “逆向设计”的框架中获取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真实情境贯穿始终,对学生有强烈的代入感和参与感;在这一背景下,从访学中实际观察发现入手,一步一步解读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解码其背后隐藏的地理逻辑和原理,最终又以学生的市场调研结束,培养他们观察批判创新的意识,提升地理实践能力。但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仍然有以下困惑:(1)逆向设计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借鉴,只能“因课而异”,根据每节课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进行重构,难度较大。(2)逆向设计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对评价反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视化评价机制”是其独特之处同时也是困难之处。想要设计一款既适合课程内容又可视化地反馈学生所学的评价机制,难度较大,可操作性和反馈达成度也需要长时间实践来反复调整。(3)逆向设计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拓展性较强,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深入浅出地实施课堂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和地理专业素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实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