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新区美育高质量发展实践研究

2022-05-30宋涛

新校园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育教研特色

宋涛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促进师生终身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以“卓越高新、品质教育”为目标,坚持“体育为基、智育培优、美育引领”,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进行实践探索,深入推进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高新区美育工作聚焦存在问题、聚焦发展需求、聚焦提升目标,破解美育工作路径依赖,依托美育工作科研体制改革,通过“研、训、评、展、赛、演”一体化教师发展模式,创新美育工作,打造科研型、特色化、地域性新样态,逐步形成工作规范、特色突出、发展高质的城市新区美育工作新模式。依托《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通过艺术领域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课程,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一、掌舵,坚持“素养导向”,找准学生全面成长“风向标”

1. 整合区级体艺管理团队,进行美育工作科研体制改革

成立高新区美育工作指导小组,整合教育局体卫艺科和教科院体艺教研工作职能,打造学术型、特色化、地域性发展格局。

科研型、业务型、智能型,打造区域美育教研学术型团队。用研究的工作方式推动美育工作落实,即发现问题、寻找经验、解决问题、生成经验。用课题研究、项目课程化的方式推动项目开展,培育课题成果,促进项目深化。教育技术应用于美育项目的开展、实施、推介、评价等环节,促进项目智能化。

地域化、团队化、雁阵化,打造特色化学校美育研究集群。推出高新区特色艺术项目、音乐项目、美术项目,推出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特色项目、单项项目、各学校特色项目、单项项目。整合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资源优势,凝聚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优质师生力量,培育区域美育教育第一梯队,引领全区美育工作融合发展。

民族性、国际性、地域性,打造美育区域性文化转型。推动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风格的民族性项目。推动艺术工作国际化、多元化、开放化、融合化。坚守地域特色,共享区域资源,培育学生具有山东特色、潍坊特色、高新特色的美育情怀。依托地域性本土美育特色资源,如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浞河念月、板桥文化、凤凰山战役等,以传统文化传承滋养区域文化底蕴。

2. 通过“研、训、评、展、赛、演”一体化教师发展模式,打造美育学科“教学评一致性”教研团队

深化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课程改革、课堂创新,提升教与学的质量。用评价机制监测、保障、提升、改善教学质量。通过体育艺术课程一体化的展示、竞赛、展演,促进课程深化,使学生体质健康素养、艺术素养双提升。建立中小学美育“研、训、评、展、赛、演”一体化体系,重点开展美育教学研究、课堂创新、评价创新、艺术展演、成果培育,发挥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合力资源,发展团队优质项目,促进课程落地。

名校入驻、名团入驻、名师入驻,增强学校发展动能。发挥周边高校专业资源优势,联合高校建立艺术对口支援基地,实施挂牌发展,梯次推进。建设美育活动发展联盟(名师工作室),整合各学校美育骨干教師,组建艺术活动联盟,让骨干教师走向专业发展助力职业发展的道路,使其在专业发展和专业研究的道路上提炼培育成果,提高视角站位,调动工作积极性。

改革美育综合评价办法。依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质量要求,对学生完成学业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进行评价,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做整体刻画。建立专项技能测试、日常参与、质量监测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要求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国家、省市美育质量监测文件,研究监测命题导向,创新优化区级质量监测实施路径。

3. 依托美育强基计划,培育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新区美育高质量发展样板

依托美育强基计划,规范美育工作。在前期区内美育工作高速发展的基础上,落实新的年度发展目标,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 “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美育教学模式,鼓励各学校结合校情制订学校美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教学改革特色。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测评,优化高新区美育工作督导方案,积极打造各校美育特色品牌,提高从课堂到评价的全链条质量。

明确发展特色,突出学生个性成长。充分发挥高新区名师工作室的作用,通过“研、训、评、展、赛、演”一体化教师发展模式,切实促进美育教师的群体成长,以科研兴教和项目赋能思维进一步推进和提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注重完善中小幼美育艺术课程体系相互衔接,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竞赛展演“四维一体”融会贯通的发展格局。组织遴选艺术传统特色学校,结合地方高校实施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追求卓越品质,推介高质成果。通过完善课程教学、教师队伍、条件改善、评价机制建设,逐渐形成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美育特色和各学校美育特色,突出培育各校发展成果,开展课题研究、项目调度、论文发表、展演汇报等多形式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形成区名师工作室资源库、美育项目典型案例集等成果,并召开成果推介会,通过数据分析制订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

4.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追求科学美育教育生态,促进学生美育真实发生

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开齐开好开全艺术课程。学校可利用课后延时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校级艺术活动时间不少于每学期两次,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以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和全面成长为落脚点,搭建校级、区级、市级赛事平台,营造良好的艺术活动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特长,帮助美育特长学生登上更大的舞台。

发挥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办学优势,突出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艺术品牌项目。区内学校分成四个“教研岛”,每个“教研岛”团队推出一项特色研究项目,进行高新区艺术学科教学研究成果精准培育,推出一批校级名师工作室,分学科进行教师专业基本功培训、教学设计研究、课堂改革创新,确保艺术课的质与量。优化艺术教学内容,创新艺术教学方式,完善艺术教学评价,从而全面提升艺术教学质量。

基于艺术课程标准进行艺术教学一体化设计。进一步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音乐学科引进顺序性音乐教学研究,深化理论研究与课堂实践融合;美术学科引进美术教育协同创新联盟项目,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下的美术课堂研究。

二、扬帆,树立“教、学、评、展、赛、演”标杆,引导师生成长

通过潍坊高新区区级、“教研岛”、学校三级教研团队建设,重视教学研究。引进艺术课程先进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学习艺术课程方式新变革。依托《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改进艺术学科评价方式,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通过艺术学习的展览、比赛、演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区域美育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课程建设稳步推进,课程资源日益丰富,美育受惠群體不断扩大。

1.项目式发展,促进美育工作科研体制改革落地

采用教学实践活动和科研理论研究相结合方式促进改革落地。关注教师实践体验与成果培育能力生成。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引领。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美育名师工作室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引领的平台。建设学科“两级、四维”名师工作室,采取内培外培相结合的方式,从专业素养、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和成果培育四个维度对区域名师进行全方位培养。以区域名师工作室为核心,建设学校名师工作室,带动学科教师全员成长,构建全区教师雁阵式群体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学科名师专家带,骨干教师名师带,学科教师骨干带”的方式,全面提升美育教学质量,促进各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问题式课题研究,促进美育科研团队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对优秀教师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潍坊高新区教科院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需求,把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问题解决、经验升成为导向,项目设计多样化任务,以课题、论文、赛事、课程等成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其中,课题研究选题宜小不宜大,要符合自身实际,课题研究的概念要严谨、可复制、可操作。成果培育要贯穿教师发展的始终。

3.成果式驱动管理,以专业发展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共同打造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未来有梦、脚下有路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引导教师带着解决问题的需求导向去学习,外出跟岗要边学、边悟、边评、边用;同时吸引其他地区团队到高新区跟岗学习,以智慧众筹为区内美育高品质发展提供新思路。教师要积极争取培训交流的学习机会,基于目标导向学习,持续跟进学习,同时争取展示的机会,实现基于问题改进的提升。

4.创新美育评价,促进美育强基,提升学生美育素养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要求,项目定期举行测评活动,测评结果放入学生的健康成长档案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测评数据对各学校的艺术工作进行实时调控,加大对学校的督导力度,加强测定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激励、改善功能。

三、乘风,新艺术课标开启“新航线”,指引美育发展新方向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引新方向。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正式走入核心素养时代。课程标准对艺术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高新区基于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任务式教学、项目化学习,做好核心素养统领的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建构任务群设计教学,教师共同研读课标,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明确“艺术学习价值”“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学习艺术有什么用”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和美育熏陶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品格和关键能力。

继续优化艺术学科“教学评一致性”教研团队。打通教师专业基本功、备课、上课、测试、课堂、课程、教研、活动之间发展的壁垒,分类、分级、分层,使教研团队更加专业化,促使其更好地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艺术活动指向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为学生、教师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进一步发展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学校美育团队。突出城市新区“教研岛”教研团队特色,形成一定的优势影响力,将其打造成为省内突出、市域领先的艺术名片。依托“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艺术项目,培养每一位学生至少掌握一至两项艺术技能。发挥潍坊地域美育特色文化,立足潍坊地域文化培育新特色,让艺术属于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艺术,深深烙下潍坊艺术印记。

未来,潍坊高新区将继续深化落实区域美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充分发挥城市新区“教研岛”团队作用,做好区级、片区、校级三级教研活动,通过“研、训、评、展、赛、演”一体化教师发展模式,切实促进艺术教师的群体成长,以科研兴教和项目赋能思维进一步推进和提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注重完善高中小幼美育课程体系相互衔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形成城市新区美育高质量发展推广经验模型,通过模型的“建模、入模、破模”,探索课程实践中对学校办学的增值影响,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艺术素养提升,蹚出一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路子。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

责任编辑:闵 婕

猜你喜欢

美育教研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中医的特色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完美的特色党建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美育教师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