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连环画出版的思考

2022-05-30何玉麟

出版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艺术特点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何玉麟

摘 要:近几年中国连环画呈现出强势复苏势头。本文梳理了中国连环画出版发展脉络,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连环画出版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与欧美漫画、日韩漫画对比,分析了中国连环画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根据当下情况,提出了符合连环画特点的创新发展思路,指出中国连环画出版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连环画出版 艺术特点 创新发展 产业融合

“中国连环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之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文艺革命先驱鲁迅、瞿秋白、茅盾等很早就十分重视连环画。鲁迅先生在1932年专门写了《连环图画辩护》等文章,指出连环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茅盾先生在《连环图画小说》一文中说,“这一种形式如果很巧妙地应用起来,一定将成为大众文艺最有力的作品”,并且在1951年亲自为新创办的《连环画报》题写了刊名。

近代以来,由于市井阅读的需要以及相关印刷技术的发展,中国连环画在上海得以发展、成熟。20世纪20年代开始,上海连环画出版迅速发展,并辐射到全国。近代中国连环画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连环画出版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连环画出版在宣传党的政策、普及文化知识、提高人民大众基本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连环画出版进入了长时间的低谷期,中国连环画出版人进行过各种尝试、努力,试图复兴中国连环画。近几年,中国连环画出版的发展有了新的起色,但是对于中国连环画是否还具有重要出版价值、如何创新发展、是按照动漫的模式发展还是按照绘本的定位发展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

一、中国连环画出版的历史发展

中国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在马王堆汉墓的漆棺上就有用多幅图连续描绘的故事,莫高窟的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壁画有佛本生故事。到了宋代,有插图的书本大量出现,连环画的形式已大致成型。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明代万历二十年的《孔子圣迹图》刻本,以连续白描图画详细描绘了孔子的一生。明清时期,线描插图大量涌现。

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了石印的《〈三国志演义〉全图》,这是第一部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文学原著内容的作品。1925年到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传》等连环画图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连环画出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有了巨大发展。毛泽东同志对连环画做出了专门指示,随后大众图画出版社成立,1951年《连环画报》创办、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由此形成了中国连环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期间全国出版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赵宏本等)、《穷棒子扭转乾坤》(刘继卣)、《西厢记》(王叔晖)、《山乡巨变》(贺友直)、《铁道游击队》(丁斌增等)、《我要读书》(王绪阳等)等优秀连环画作品。

1978年以后,连环画进入又一个高峰,出版了《枫》(陈宜明等)、《人到中年》(尤劲东)、《人生》(孙为民等)等作品。据统计,1982-1983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4500余种、15亿册以上。其中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创作出版的15集《岳飞传》多次再版,到1984年累计印数达到400多万套。连环画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对祖国下一代进行德、智、美方面的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新中国连环画创作了众多经典的作品,也为美术界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美术人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巨大变革,而文化行业的体制、机制普遍滞后,中国连环画出版进入低谷期。连环画一度被许多人认为是注定会消亡的东西,许多连环画从业者没有了信心。

但是近些年,中国连环画重回大众视野。“小人书”也重新进入到青少年读者中。这也让我们看到,连环画在弘扬主旋律、教育青少年、宣传政策等方面仍然有着巨大的社会作用,优秀的连环画仍然有着强大的活力。

二、连环画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从世界范围来讲,作为通俗美术读物,美国有漫画《蜘蛛侠》《蝙蝠侠》《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日本有《铁臂阿童木》《灌篮高手》《火影忍者》等,欧洲有《丁丁历险记》等。在中国,与他们相对应的艺术形式就是连环画。中国连环画作为一种通俗美术读物蕴含着丰富的、深刻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思维习惯。从连环画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连环画起源于民间的图画记事,到了明清也是从市井开始普及;新中国成立后,主要读者对象也是普通百姓和青少年。

我们认为,中国连环画、欧美漫画、日韩漫画处于同一个线性序列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在内容上,中国连环画适合表现历史、文学等严肃内容,日韩漫画适合表现娱乐化的内容,欧美漫画处于两者的中间位置;在绘画风格上,中国连环画以写实风格为主,日韩漫画已经有符号化倾向,欧美漫画绘画风格处于两者的中间位置。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与各个艺术形式所对应的社会、民族的特性有关。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能说哪个更为优越,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不同民族的特性。

中国连环画注重思想内容的深度,绘画艺术水准高,上图下文,画面节奏较慢,其蕴含着的正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特点。这是与中国人重视知识积累、注重内在修养等民族特点相对应的。

中国连环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中国连环画以写实风格为主,但又有变形的,如贺友直晚年的作品等;也包括传统中国漫画,如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等。在具体表现手法上,中国连环画线描最受大众喜爱,但是用水墨、水粉、水彩、木刻、素描、油彩、丙烯、摄影等也都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线描连环画有《山乡巨变》(贺友直)、《铁道游击队》(丁斌增等)、《白求恩在中国》(许勇等);水墨连环画有《秋瑾》(吴山明等)、《三岔口》(林锴)、《白光》(贺友直)、《伤逝》(姚有信)等;工笔彩绘连环画有《西厢记》(王叔晖)、《武松打虎》(刘继卣)、《闹天宫》(刘继卣)、《桃花扇》(任率英);钢笔连环画有《交通站的故事》(华三川)、《青年近卫军》(华三川)等;铅笔素描连环画有《渡江侦察记》(顾炳鑫)、《无产阶级的歌》(汤小铭等);木刻连环画有《狼牙山五壮士》(彦涵)、《土地》(邵宇)等,其中彦涵创作于延安的《狼牙山五壮士》由周恩来转送给美国记者后,1945年美国《生活》杂志印发了袖珍本;另外还有一些以民间工艺形式制作的連环画作品,如剪纸连环画等。

三、新时代中国连环画出版现状

新时代,中国连环画出版工作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关心,连环画出版工作者不断努力,打开了新的发展格局。

(一)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连环画工作做出指示,强调要重视发挥连环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淀区民族小学看到孩子们写的书法“精忠报国”时,与师生们分享了连环画对自己的影响,指出:“我从小就受这四个字影响。四五岁时妈妈买了‘小人书,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刺字不疼啊?妈妈说,虽然疼,但岳飞会始终铭记在心。我记到现在。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了培育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十六字要求。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自2014年开始,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出版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北京小学生连环画》三批,共计654册。内容大致包括四大类:一是红色经典,如《鸡毛信》《小兵张嘎》《地球的红飘带》等;二是传统文化,如《岳飞传》《成语故事》《儒林外史》等;三是外国文学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等;四是科学、历史、童话、民间故事,如《马兰花》《黄道婆》等。这些连环画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转化为形象化的、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方式。

(二)新创作主题连环画内容日益丰富,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主题类连环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大力推动连环画尤其是主题连环画的创作出版,把连环画的导向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效结合,探索在新形势下振兴连环画的新途径,新创作出版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题连环画,如《最美中国人》《最美奋斗者》《人民的战士》《长征·1936》《红色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党史系列连环画》等。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百集军史系列连环画《星火燎原》,北京出版集团推出《首都道德模范》系列连环画,新疆人民出版总社出版大型爱国主义教育連环画《新疆历史画丛》(100种,多语种)、《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系列连环画。

为弘扬主旋律,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还出版了一大批再版主题类连环画,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百种优秀连环画》,被中宣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出版了《春天的画卷——纪念改革开放40年连环画集》(3卷),并推出了以“春天的画卷——纪念改革开放40年连环画集”为主题的“春天的列车”文化专列;出版了藏汉文双语版的《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优秀连环画选辑》《长征史诗连环画·伟大的远征》《毛泽东画卷》《人民就是江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连环画集》等。

(三)连环画作为严肃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得到重新认识,在图书市场上强势回归,显示出连环画仍有广阔的群众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每年出版连环画1000余种、1.5亿元码洋左右。其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占约35%的份额,其他10余家出版社约占30%。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还推出了一批普及版连环画,如《中国连环画经典故事——红色经典》两年销量达到5万套。新疆人民出版总社2012年出版的《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系列连环画,以多语种形式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印数达275万套。

近些年,出版社大力开展连环画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策划了一系列特色阅读活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在中国童书博览会、上海书展、南国书香节等展会上开展连环画展销和相关讲座活动,得到广大家长和少儿读者的欢迎。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典连环画故事系列》(袋装),每年销售上万套。

(四)连环画对外文化交流成绩初显

为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各家出版连环画的出版社积极开展与国外出版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地球的红飘带》再现了长征的伟大历程,因恢宏的绘画风格顺利输出到韩国。“古典文学彩色连环画系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版权输出到韩国、巴西等国。

2016年以来,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参加罗马尼亚书展、第十七届祖国大陆书展、巴黎书展、阿布扎比国际书展等,举办了多场经典连环画作品展、图书展销会和相关文化讲座,以连环画为媒介促进文化交流,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我驻外使领馆和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的广泛好评和普遍认可。

四、新时代中国连环画创新发展之路

新时代,中国连环画有了新的变化,给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发展连环画,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弘扬主旋律,展现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连环画的发展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创作出弘扬主旋律,展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这类作品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革命历史题材故事,比如,近年来沈尧伊老师历时三年创作的长征主题连环画《长征·1936》三部曲,以及长征系列绘本《西征东归》《落脚点》《不忘初心·红色绘本》。《长征·1936》是长征革命史诗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的姐妹篇。二是以当代模范、楷模展现时代精神的故事,如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最美奋斗者》、《人民日报》刊登的《脱贫故事绘》等。

创作主题类连环画作品,创作者要准确掌握大量的史料、现场资料,典型环境的塑造也必须符合史实、实际生活。人物造型准确,还必须通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创作出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艺术形象,当代模范、楷模故事要有触动人的闪光点以及给人以持久激励的正能量。

(二)符合连环画的特点,创新脚本内容、绘画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的两次高峰都得益于在脚本内容、绘画表现两方面的创新。从连环画自身发展角度看,第二次高峰出现了许多艺术水准很高的连环画作品,但是由于在内容以及绘画上渐渐脱离连环画是大众普及类美术读物的这个基本定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连环画很快进入低谷。

沈尧伊先生曾说,“文学性和绘画性的结合是中国连环画的生命力源泉之一”,“连环画是插上文学翅膀的艺术”。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脚本,对于保证连环画较高的思想水准、艺术水准是一个有效途径。当然这样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降低了连环画的原创性。贺友直先生说,中国连环画与外国漫画相比,最大的弱点就是缺少原创内容。也就是说中国连环画差不多都是通过改编而来的,这样就降低了连环画艺术存在的独立性,生命力就不强了。事实上,要让一个作者既能原创好的连环画脚本,又能绘画得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即使是有一定成就、创作经验丰富的连环画画家,也很难做到既编出好的故事,又创作出好的图画。从实际创作来考虑,如果让作家专门创作连环画脚本故事,让画家专心完成绘画,这样兼顾文学性、绘画性,倒不失为另一个有效的创作途径。

在绘画方面,连环画以连环衔接、互相启承的画幅作为艺术手段,其画面的连环性是其最基本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要求。为了更好地表现情节内容画面,连环画的连环性还必须有节奏的变化,不同视角的变化,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呈现等。除了画面的变化,连环画画面保持有一以贯之的特点,或者营造出一种氛围,也会给读者带来强烈、持久的感染力。這就要求绘画者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写生创作的经验。贺友直先生创作连环画“小人物、小动物、小动作、小道具”的“四小”理论,就是为了让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赋予作品生动、有趣的特点,在具体绘画风格上要符合时代特点的。至于哪些绘画样式既能保持较高艺术水准、展现中国风格,又能被大众喜闻乐见,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三)读者定位精准,尤其要重视出版青少年喜爱的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老少皆宜,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喜欢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在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的年代,连环画以较小的物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包括大人、小孩,及文盲、知识分子。如今,出版市场繁荣发展,读者定位更为精准,而连环画老少皆宜的特点已无法适应此时的细分市场。当前,连环画需精准定位,以满足读者需求,其中尤其要重视青少年阅读需求。

通过阅读连环画,以榜样的力量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连环画人物形象鲜活感人,主人公机智、勇敢、百折不挠、奉献、热爱和平……这些优秀品质也是少年儿童应该培育获得的。连环画故事情节生动,图文并茂,画面具有叙述功能,能够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乐趣。连环画艺术水准高,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丰富,给少年儿童以美的熏陶和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

当前青少年连环画,可以尝试围绕一些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策划选题,比如把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等改编创作成连环画;定位为青少年读者,还是要以彩色为主。

连环画要获得持续发展,需要针对各年龄段、各阶层读者的不同需求细分定位、差异化发展。这将是今后数年间连环画应该面对并智慧解决的问题。

(四)拓宽视野,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一直以来,中国连环画的发展是由相关连环画出版社主导的。随着我国出版业与外国出版业、出版业与其他行业产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要振兴中国连环画必须要有广阔的视野。

中国连环画尤其要注意与国内外的动漫产业横向联系,创新性结合,触发崛起的“引爆点”。在出版社内,我们要了解编辑、出版、发行、营销等各部门的情况,与其他部门加强沟通、加深了解;在出版社外,要了解其他出版社、整个出版业、动漫产业的情况,了解金融业、传媒业等与出版产业链相关行业的情况。我们还需要研究国外出版社、出版产业的情况,借鉴国内外动漫产业在内容创新、经营、运作上的成功经验,突显中国连环画自身的长处。

笔者认为,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对于连环画来说是可以借鉴的,以优质内容资源为基础,通过自己运作或者引入相关行业合作方,经过多次开发,实现产业链延伸,如衍生品、影视、游戏、产业园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猜你喜欢

艺术特点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