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30徐冰冰

中国科技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馆员科普科学

徐冰冰

科学教育广义上指所有能够促进人的科学素养提升的教育,既包括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内外与科学有关的教育,也包括培养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还包括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是公共图书馆职能和责任。面对公众日益强烈的科学技术认知需求,公共图书馆依托资源和服务开展科学普及服务和科学教育工作,在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设桥梁,既是自身职责的要求,也迎合社会公众的需求。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的相关经验,梳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科学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提出有关建议。

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的经验

美国的科学教育起步早、历程长、经验足,在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和经过实践证明的成熟经验。重视校内外的科学教育融合,通过科技展览、科技沙龙、青少年科技宫等丰富的校外教育形式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图书馆等机构与学校、社区、家庭的联动科普,以及参与科学教育项目的机制方法也比较成熟。

学校教育之外,公共图书馆参与的科普和教育活动大多是以专门的项目开展。如美国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非正规教育项目,支持在博物馆、科学中心、植物园、动物园、图书馆等开展的展览或教育活动。2016 年,美国教育部《STEM 2026》报告将公共图书馆视为STEM 学习协作网络的一员;2018 年,美国白宫与STEM 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制定成功路线:美国STEM 教育战略》报告,将公共图书馆列为开展STEM 教育的重要战略伙伴。使公共图书馆开展STEM 教育有了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更具备方向性和预见性。

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STEM 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支持公众科学发展的实践活动,包括创客空间、展览和动手工作坊等,以项目为主,授课和讲座为辅。纽约费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是积极响应STEM 教育的先锋,积极开展STEM 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最早成立STEM 工作室,免费提供3D 打印机和数字制造工具,随后开展了一系列STEM 教育项目,包括机器人、工程、数字制造、三维设计、科学实验、计算编码等。2009—2012 年,太空望远镜科学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史密森天体物理天文台在NASA 资助下设立“观看宇宙”项目,在64 家公共图书馆举办流动展览。美国公共图书馆“夏季科学”(SummerScience)项目将暑期阅读转为暑期学习模式,面向青少年群体,主要开展科学实验、手工制作、STEM 课程等活动,提升青少年儿童科学素养并激发其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兴趣。

美国公共图书馆科学教育活动既强调掌握科学知识,也注重参与性和社会实践的认知。重要的是,公共图书馆与学校或与多种社会机构如美国图书馆协会、科学技术相关组织和企业进行合作,有较成熟的机制,具有专门的资金支持,并对项目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有助于合力开展有特色的科学教育活动,打造项目品牌。

国内公共图书馆的科学教育实践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明确规定“科技馆(站)、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应当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2021 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提出“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2018 年1 月1 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等服务。

推送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阅读类科学教育活动 如館藏推荐、科学讲座、科普阅读等活动将好书直接推送给公众,倡导阅读,传播科学知识。国家图书馆在每届“文津图书奖”揭晓后,开展“文津读书沙龙”“文津图书奖巡展”等读书活动。每年科技周期间也会策划相关活动,组织邀请科学家开展主题讲座、策划掌上阅读专题,读者通过微信就可以进入阅读专区,在线阅读。

宣传图书馆资源服务的专题课程类科学教育活动以讲座、公开课、教学片等方式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推送给公众,改变公众对图书馆的刻板印象,提高读者信息素养。国家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推广”活动,陆续走进十几家高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题讲座,有针对地介绍馆藏资源服务及其利用,解答读者疑问;“每日课堂”则在固定时段为到馆读者现场介绍馆藏文献利用、信息检索、专利基础等知识,并挑选部分主题录制视频后放在官网供读者学习。

融合新技术的展览和互动体验类科学教育活动 新技术的应用让展览的可观性更强,增强互动更能提高参观者的体验。金陵图书馆“人工智能机器人”系列科普活动,以科普展览配合电影沙龙、手工沙龙等活动,利用3D 打印技术、数字媒体制作、无人机等先进科技手段和设备,宣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让小读者自己动手参与,探索科学。杭州图书馆科技分馆面向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展“3D 打印之‘火星计划”科技体验活动,依托馆内天文科技体验展区科普天文知识,并用3D 建模软件和3D 打印机制作火箭模型。

提供专业指导的探究式研学类科学教育活动 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比如研学营、夏令营等,通过对科学主题的知识挖掘和探索,参与者亲自动手查资料、做实验,学习科学方法,领会科学精神。金陵图书馆举办的“我爱南京城”主题活动,依托馆藏地方文献,以小读者独立查找资料、解读资料的方式,用自己的视角解读南京这座文明古城。防城港市图书馆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特色,开展“探秘红树林”“探秘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户外研学科普阅读活动,通过亲身考察和体验,让青少年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工作的不足

我国的科学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公共图书馆参与科学教育实践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体系化水平明显不高,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各方面实践均显滞后。

理论研究欠缺,尚未形成完善的实践体系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有完善的参与机制,而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自身对开展科学教育的认识还不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作为公益机构,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相关政策、合作方式、资助资金等也没有完善的机制。另外公众对图书馆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阅览和外借服务,要真正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教育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缺乏专门人才和设施 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是跨界创新的探索,但并没有专门的馆员。针对项目聘用外部人员,对图书馆的情况并不了解,普通馆员在各自的业务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参与科学教育项目也需要专门的培训。但在缺乏完善体系的前提下,并没有专业系统的人员培训机制。另外,开展科學教育实践要有合适的场地、教具、展品,这些也离不开专业人士的设计和策划。

开展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和保障性不足 传统的阅读推广和科普展览主要是从图书馆到读者的单向传播,难以考虑到读者的科学素养存在年龄、职业、城乡和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针对性较差。研学、夏令营等形式基本都是面向青少年群体,而且是否开展此类活动,往往与图书馆所处的地区和经济条件有一定关系。

科学教育课程缺少创新及探究性质 由于当前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不完善,公共图书馆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把握和课程深度的设计也没有参考标准,在实践中如不注意教法,课程容易停留在单纯讲授的形式,缺乏创意和灵性,缺少让孩子探究的过程,无法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

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工作的建议

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统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工作 加强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的政策和案例研究,形成共识和标准化指导,规范相关工作的开展。研学类科学教育活动由于资本市场纷纷介入,恶意竞争及冒名顶替现象严重,也需加强统筹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项目开展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和科协等组织机构合作,统筹各级公共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活动。

建设专业的馆员队伍,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的科学教育实践 建设专门的科学教育馆员队伍,结合业务和项目对普通馆员开展相应的培训。让馆员了解各类馆藏,熟悉多种专业数据库,有丰富的检索经验,发挥馆员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科学教育课程设计水平和活动组织水平,开展专业性强、互动性强的课程设计,策划有深度的科学教育活动。

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打造项目品牌 利用官网、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图书、展览、培训及录制的系列课程和专题性科普文章,扩大宣传推广。搭建科学教育项目的物理和虚拟空间,开展直播增强活动的线上线下同步互动、读者与馆员沟通、建议征集和反馈收集,打造项目品牌。

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创新的科学教育形式和内容 了解地方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挖掘馆藏特色文献,挖掘非遗技艺中的科技知识,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参与,设计有特点的教具作为文创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项目。

猜你喜欢

馆员科普科学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
微科普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