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减”政策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2022-05-30朱昀
朱昀
摘 要: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是 “读懂孩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与教师应坚持“五育”并举,不断培养学生的“志趣”:需紧抓供给侧改革,注重提升育人实效;需立足“宏观部署”,着手“微观用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需强化资源配套,细化“减负”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建设与均衡持续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基础教育改革;教育教学实践;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18-0034-05
自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我国印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三个文件。这三个文件注重针对性、体现系统性,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化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强调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新时代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举。
一、中小学合理“减负”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减负”是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具体而言,“减负”不是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而是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优化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有减有增”地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负”不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是减量提质,加强学生德、体、美、劳的实践,因材施教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保证学生学业达到合理的程度。“减负”的关键在于合理性。一是要加强“内涵建设”,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严格控制课程内容和培训时间,实现课程由量的减少到质的提升。二是要将学业负担转化为能提升学生高质量学习生活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三是改变以分数、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状态。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学生“玩”的天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为什么要合理“减负”。首先,国内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仍然负担过重,“课外辅导班”“大班额”等现象屡见不鲜。虽然教育部门积极推动基础教育改革,鼓励学校建立弹性离校制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但由于教育部门、学校、家长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生态,导致“减负”越减越重,家长焦虑情绪愈演愈烈。其次,“唯分数论英雄”理念在学生家长思想中根深蒂固,尤其是中高考升学的分数标准更容易让家长关注学生成绩。由此可见,教育部门层层加码的减负反而把责任推给家长,导致“校内减负,校外补”。最后,从国际视角来看,国内中小学课堂与国外一些课堂相比还存在差距,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填鸭式”教学现象普遍,steam教学、挑战性课堂起步较晚,实践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此外,合理“减负”并不仅仅基于国家政策这一现实因素,而是有着较为深层次的理论依据。首先,从学生成长角度看,合理“减负”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方面,合理“减负”有利于保障学生拥有充足的睡眠、玩耍、锻炼时间,使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按照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原则,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合理“减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热情,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其次,从中小学校职能看,学校应以夯實基础知识为己任,为不同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适宜的基础教育。合理“减负”有利于“读懂”学生,强调追求质量、追求个性、追求幸福和尊严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绿色”环境,真正让学生在“玩”“慢”“宽”“活”中成长。最后,从知识学角度看,合理“减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需要。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人的发展奠定各方面的基础。基础教育不是传授技能,而是培养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础教育是知识的简单再生产。而由于应试考试压力,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成了“应试”机器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合理“减负”将是回归教育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
二、合理“减负”的对策
(一)“高规格”抓供给侧改革,“快节奏”注重育人实效
推动基础教育改革,首先,要以“高规格”优化供给质量和效率。一是优化供给结构和质量。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去除“入园难”“城镇挤”“大班额”,完善素质教育实施途径,合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提升教育质量,真正“读懂学生”,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自律、个性化发展,改变唯分数、唯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等突出问题,做活优化教育质量增量。二是优化时间和空间供给。通过“高规格”顶层设计,提供内容丰富、优质高端的教育供给。在时间上,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避免片面的应试教育。在培养方式上应更加多元和灵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在空间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统筹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整合优化优势教育资源,推进“市域”“省域”共享发展,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坚持缩小区域差距。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群体的特殊性,需更加关注家庭困难儿童、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的学习教育情况,分类施策,给予其教育资源上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教育更加公平、公正。三是坚持供给与需求双转化。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学业负担重”“学习效率低”“学习满意度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本原因仍然是供给结构不够合理,效率不够高效。事实上,学校作为供给方,其评价的标准不应体现在“指尖升学率”的高低上,而应体现在“因材施教”基础上的“分类指导”。因此,需坚持供给与需要的双转化,坚持知行合一、身心合一,实现“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天赋潜能”的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实施优质资源和机会精准供给。“高规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撒胡椒面”,而是要更加精准地“投放”教育资源管理和供给;要扩大供给主体范围和职责,通过法律、资源配置强化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宏观上保证教育机会均等;要改革招生制度,落实义务教育领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扭转“夏令营疯狂”“大班额”等现象,并为其提供更多优质师资和资源选择的机会,建立基于数据监测的精准供给评价体系。
其次,要以“快节奏”注重提升育人实效。一是降低学业负担。学业负担越重,学生增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因此,合理“减负”要更注重育人实效。“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负担,而是要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减负,优化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内。二是快速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现育人格局全覆盖。需充分挖掘多主体育人功能,中小学全体教职工要覆盖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实现教与育、管与育、服与育的融合贯通;需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入学考、毕业考,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需挖掘育人元素,坚持减少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实行均衡编班;需实现育人点线结合、聚面成体、多体联动,推动知识增长和快乐成长有机结合;需大力推动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育人方式,拓展家庭育人资源,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防止盲目攀比,促进网上网下正向互动工作格局的建立,达到多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三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树立科学的政绩观。遵循规律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依据。基础教育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积累的规律,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和接受能力,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因此,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应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不片面以升学率考核学校和教师,不分配升学指标;不违背招生考试规律刻意超标出难题怪题,需合理制定考试内容,规范入学秩序。此外,在入学、升学竞争选拔制度下,需突出爱党、爱校、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二)立足“宏观部署”,着手“微观用心”
首先,立足“宏观部署”,优化公共政策,调动各方资源为学生服务。一是缩小区域差距,提高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制定完善的招生体制,按照“就近入学规则”,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师资队伍培养体制。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体现了教育发展的矛盾从生存型教育向发展型教育的转变,标志着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进入新阶段。为此,应完善“进得来”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干得好”的岗位竞聘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应全面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基础教育事业,并在福利待遇、职称晋升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应通过“传、带、帮”结对帮扶、交流等形式加强城市和农村教师一体化培养,推进师资水平均衡发展;应坚持专业素质、人格素养、政治素养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乡村教师核心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三是重构教育环境,构建“三全育人”应有格局。我国中小学“学业负担重”“学习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生态问题,其片面的升学率政绩观、教育考核评价导致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归属感较低。因此,重构教育环境,引导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思想,取消“唯分数”“好、差、高、低”的思想观念,营造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要构建育人新模式,聚焦学生学习成长特点,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因材施教、深耕细作,实现“各有千秋”的育人效果;要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给各地区、各学校、各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可选择的教育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感和幸福感;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应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不以学业成绩观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指数。因此,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身心发展水平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可加强学生文化教育建设,构建合理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应健全评价标准,依据学校办学的宗旨和课程标准开展质量评价,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数据分析完善评价标准,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以考察学生进步的努力程度以及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效;应注重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应科学运用评价结果,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发挥以评促改的作用。
其次,着手“微观用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高度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与知识接受能力,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的特点,用心育人。教育的过程不是直接“灌输”,而是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体性;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定制提升自我的学习计划,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促进自身兴趣特长的养成。二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实践让生命更有温度。《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三是关注贫困家庭学生。学业负担和家庭困难容易导致贫困学生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因此,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精准帮扶。可通过成立学业帮扶小组,制定 “一对一”指导帮扶体系,加强对贫困学生的精准帮助。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摆脱心理束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心家庭困难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资助政策,将“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在知识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因材施教。
(三)强化资源配套,细化“减负”措施
首先,要强化资源配套。一是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教学、网络课程等教学,以新课程、新教材为起点,以探索新方法、新技术为重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吸引力;要突出育人研究,围绕“立德树人”合理减轻学业负担;要强化课程资源研究、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要增加实践性教学,突出德育实效,创新作业方式,不断提升教学和作业设计水平。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认真遴选配备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完善专职教师定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合理流动,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同时加强队伍成员培训,建立省、市、县全员培训制度,重视乡村学校教育工作,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民族边远地区开展教学指导,建立“一对一”教师联系薄弱学校制度。三是要完善保证机制。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保障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经济发展地区,引入隐性竞争机制,促进教育投入的增长;在贫困地区,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四是要强化监督评估、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在工作中应重点督导评估学生幸福感、学习效率,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改实效等因素,将评估结果作为激励教师评奖评优的依据。
其次,要细化“减负”措施。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格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严格控制课后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提高学习效率,不挤压其他课程时间,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将考试成绩与学生升学等相挂钩。二是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排查,对违规招生、虚假宣传的培训机构进行整改,严禁误导家长和学生;要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在课程上“减负”,在效率上“增负”,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提质增效的育人效果。三是限制竞赛评优方式。弱化竞赛评优考核评价的分组功能,重视其诊断改进功能。众所周知,适当的竞赛评优用于学生分组学习虽可以起到个性化指导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演变为“快慢班”。因此,采取对学生的等级评价考核制度,防止竞赛的“直通车”“诡异车”,不应以任何形式和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四是加强家庭“减负”的实效。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理念,不能以“小孩子懂什么”为由独断专行,应尊重子女的个体差异和天性,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避免盲目攀比增加课外负担;应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兴趣,尊重孩子的参与权,切实履行好教育监护责任,为学生“减负”和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吕玉刚.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J].中小学管理,2020,(01).
[2]展立新,陈学飞.哲学的视角: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四重误读和误构——兼答杨德广“商榷”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04).
[3]姚 松.教育精准扶贫中的政策阻滞问题及其治理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4]朱雪波.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构建[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