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先秦儒家视角探讨德育的可能性

2022-05-30郑雪清

关键词:荀子美德孟子

郑雪清

摘 要:在学习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基础上,本文从先秦儒家的视角探讨德育的可能性,先秦儒家对于“美德是否可教”的回答不同于苏格拉底,主要原因是先秦儒家与苏格拉底对于美德的本质,美德是否为知识,美德教育是否有师生三个方面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分析孔子、孟子、荀子道德思想中对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解释。

关键词:先秦儒家 苏格拉底 德育可能性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7.039

先秦儒家十分注重礼乐文化,为了让社会有序、和谐,儒家大师孔子、孟子、荀子等,立足于政治、社会、人生等相关层面阐发了一系列的价值目标、政治秩序、社会理想、人格追求、行为准则等,其中蕴含丰富的、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值得今天的我们带着现代意识重新探索研究。

一、先秦儒学的特色及历史地位分析

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史中,先秦儒家思想凭借独特的活力与影响力,占据了极其关键的历史地位,属于我国古代思想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探究古代学术思想的重点。与先秦时期的其他诸子之学相比,儒学属于我国形成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久的学术派别。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首个大变革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社会关系、制度、意识形态等出现了许多变化,思想领域各类流派与学说激烈争鸣,至此中国文化发展进入了“轴心时代”和“哲学突破”。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均是在这一阶段初创、奠基以及繁荣。最终形成了儒、墨、道、法等各具特色的诸子学派,其中儒学的影响力是最深远的。尽管先秦儒家一开始并未在百家争鸣中占据优势,还被称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但是,随着和诸子学说的不断碰撞、交流,儒学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并演变成先秦时期和墨学并列的一大“显学”。同时,随着秦汉大一统巩固后,儒学占据了独尊的地位,产生了主导中华传统文化两千余年的深远历史影响,至今不绝。自秦汉以降,其他诸子之学渐渐偃旗息鼓、销声匿迹。对于道家思想而言,由于过于重视自然,表现出了消极避世的特点;过于注重个人生命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而出现“为我”“心斋”的极端,所以只可以在不得志时慰藉人心,或是在政权初建过程中作为休养生息的权宜之计。另外,尽管墨家思想凭借“兼爱”“强从事”以及天志论,但由于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脱离现实幻想。法家思想走向冷冰冰的严刑峻法,在经历了秦时的一度辉煌后潜藏身迹。

二、先秦儒家对德育可能性的分析

1.孔子道德思想中的“美德是否可教”

孔子的道德思想体系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义”为准则,“仁”为核心。孔子的道德教育目标主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孔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在个人方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还对君子和小人做了区分,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君子、小人。孔子把“知天命”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依据,“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君子都要畏于天命。孔子對于“天命”的含义也给出了新的解释,这里的“天命”不再是单纯讲人本身的性命,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必然性,还有另一个意思即天是人的自身价值的源头,敬畏天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一种道德价值的体现,所谓“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古代圣贤之人用其来约束自己。从社会发展来看,孔子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德政,进而需要大量的贤才君子,而以德治国是为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孔子提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政人何?”统治者实行“以德治国”的前提条件是要严格约束自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道德目标层面来看,孔子认为人的美德就是对神明、生命的尊重,其实哪有所谓的神明,最大的神是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古代圣人只是将人的道德底线赋予神的色彩,使它的存在具有权威性,使人严格约束自身行为。

孔子提出的道德教育目标是一切道德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定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仁”是道德教育核心内容,“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义”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准则。

那么所谓的“仁”指的是什么?孔子的很多弟子都提出过这个问题,“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虽然给予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但实际表达的核心思想都是“爱人”,孔子提出的“爱人”远比今天大家所说的“爱人”寓意深远,很多学者都把“爱人”的内涵做了对内和对外的区分。本文想从民众和统治者两种身份上来区分“爱人”,对于民众来说,“爱人”,首先要爱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重点关注的是后半句,但爱他人也是在爱自己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不自爱的人怎么会去爱别人。所爱之人,不仅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包括非亲非故的其他人,这是因为孔子提出的“仁”是以“孝悌”为本,所以首先要爱自己的家庭成员,但如果把仁爱限制于家族关系,这显然不是“仁”的最终要求,所以孔子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及大众。对于统治者来说,要在民众所应遵循的“爱人”的道德要求之上还要做到礼下庶人、致富于民、施教于民。孔子出身贵族,对于民众阶层尤其是奴隶阶层的人们心存同情之心,孔子提出礼下庶人,要求解放奴隶,改变奴隶的社会地位,给予奴隶阶层人身自由;孔子主张统治者最应该解决的就是民众的衣食住行问题,只有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才能保证国家安定,统治者要致富于民,怎样才能做到使人民的生活富足呢?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具体实行起来就是反对统治者实行暴政。统治者要廉洁从政,勿要挥霍国家的财富,要勤俭节约。不仅要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还要以德教化民众,鼓励民众学习文化,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维护社会秩序。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教育没有教师和学生,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却与之截然不同,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也与中国人谦逊待人的态度有关,做人要谦虚,教师从小就教导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等等之类的训诫名句,我们为了自己能取得进步,总是虚心向每个人学习,因此孔子认为美德教育无处不在,可以说“德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也说明了孔子肯定了德性是先天存在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彼此学习美德,通过“言传”和“身教”的方式教授美德,孔子明确提出了知行分离的关系,认为“知”是统治者的权利,被统治者只能“由之”,即照着“知”者的指示去做行。但孔子肯定人先天具有德性,教育可以使人的德性更加完善,而且孔子推崇“身教”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孔子作为贵族,自身也运用“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说明了“知”和“行”可以聚集在同一阶层的人身上。

2.孟子道德思想中的“美德是否可教”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对于孔子道德思想的继承发展,讲道德教育,我们还是从人性开始谈起。虽然孔子肯定了“德性是先天存在的”,但是并没有提出人性善的观点,孟子在孔子道德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人性本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人的善性源于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但是由于后天接触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就会失去这种善性,成为恶人,因此需要美德教育保存善性。

孟子的道德教育目标也是从个人、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分析,个人方面就是要培养“大丈夫”,“大丈夫”要具有高尚的气节和浩然之气,如何去培养“大丈夫”的人格呢?孟子提出培养理想的人格主要是靠内心修养,通过“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四种途径来培养“大丈夫”。孟子在社会方面提出的目标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不是完善的政治制度,也不是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进行教育,希望人们养成理想的人格,改善不好的社会风气,人民的道德修养提高了,就会拥护国家的君主,自觉接受统治者的管理,整个国家的风气也会有所提升。

孟子的道德教育内容也是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这一点也是继承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教化人民学习三纲五常,即孟子提出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多是基于几种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也看出孟子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那么如何去推行道德教育的内容呢?孟子提出以下几种方法,对我们今天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所以人只要接受教育,扩充善性就可以获得美德,孟子给出了扩充善性的几种方法:身正为范、教亦多术、推崇圣贤、躬行实践。“身正为范”是对孟子提出的人性善的回应,同时也支持孔子的“人天生具有善性”的观点,孔孟都非常注重“身教”的教学方法,我国古代很多的教育家都强调“知”最后要落实到“行”上。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不管是道德的区别还是接受能力的区别,所以在进行道德教化的过程中,要采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化方法。孟子提出多种教学方法,有直接的教学方法,也有间接的教学方法,“推崇圣贤”就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方法,古代教育家都会运用“真人教学”和“圣贤之言”来对人民进行教化,孟子认为圣人是社会中道德完全的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同时,圣人也是百代人的教师,圣人经过的地方,人民都会受到感化,圣贤之师是所有人的教师,这里本文存在疑惑,孔子认为圣贤人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存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孟子却提出圣贤之人经过的地方,都会给予当地人民教化,那孟子口中的圣贤之人是真实存在的吗?因为孟子提出人的本性中天生就有四种善端,所以人所具有的美德知识先天具备,所以行在后知在前。孟子同孔子的观点一致,认为“知”与“行”分离,这一观点充满了主观色彩,对于后世的借鉴意义不大。

3.荀子道德思想中的“美德是否可教”

荀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与孔孟的观点截然相反,还是从人性论开始讲,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但是他认为人的德行是天生就有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的善是天生的,但是荀子却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所以才学习美德知识追求善。其实,荀子所提出的“性恶论”不同于法家的“性恶论”,荀子提出的“性恶”更准确地说是恶端,这个恶可以通过后天的习得转化为善,因此社会应该根据人的不同等级地位,制定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范畴,“以礼分施,均偏而不偏”,以此调节人与人,人与群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既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求,又给欲求之性以合理的价值导向。荀子认为人性中含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这就是所谓“性伪之分”,“性”与“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互统一,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美德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荀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儒”,荀子把贤能之士划分了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俗儒徒有儒者的外表,背诵古经却不知其用;雅儒是无知的一类人,但是承认自己无知;大儒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自如应对新事物,治理好国家,显然大儒是“既知且行”的贤士,荀子对贤能之士划分层次也为后来的教育家提供了借鉴。

为了培养大儒,荀子制定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主张学习《诗》《书》《礼》《乐》和《春秋》,并强调以《礼》为重点,“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学习内容基本上继承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那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荀子提出了“闻见”“知”和“行”的方法。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这句话表达了学习的过程与阶段的统一,以及学习的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也就是“知”向“行”发展,“行”以“知”为基础,这体现了荀子主张“知”高于“行”的观点,此外,荀子还提出“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知其善而行,这一点与苏格拉底的“知善必行善,知惡必不行恶”的观点一致。

以上分别阐述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先秦儒家虽然对于人性善恶各有定论,但是渴求学习美德知识的想法一致,只是先秦儒家追求的美德知识是建立以“孝”为本始的血亲情感基础之上的,而苏格拉底的可教性建立在知识理性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虽然苏格拉底对于美德是否是知识,美德是否可教持怀疑态度,但仍然认为美德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美德也是可以教的,最终与先秦儒家的想法也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郭瑞香《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郑州轻工业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2] 张华《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3] 沈萌萌《孟子道德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4] 张春兰《荀子的性恶论及其道德教育思想》,《中国培训》2017年第2期。

[5] 余维武《德育的可能——从先秦儒家的视角看苏格拉底对美德是否可教问题的探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荀子美德孟子
诚实是美德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谐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