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透”式师生关系论调要不得

2022-05-30李长周

师道 2022年7期
关键词:论调恩师热情

李长周

一位快要退休的中学老师在网上发帖,表达了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学生不过是教师人生中的一个过客,甚至就像老师加工输出的一个产品,“不教了,也就一拍两散了”,以后的生活没交集没沟通,即使见面也形同路人。这位老师进而认为,正在教的学生对他是“虚张声势的热情,过两年也就淡忘了”。

“都是过眼云烟”,这位老师最后以此作结。很明显,对于师生关系,这种过来人“看透”式的所谓感悟,是一种悲观主义论调,既带有淡淡的悲情色彩,更深含浓浓的虚无思想。而从留言与点赞情况来看,持此观点的老师竟大有人在,所以不容忽视。我认为这种“看透”式的悲观虚无论调实在要不得,应予以反思与纠正。

首先,说学生的热情是虚假的,这一点相信大多数老师都不会认同,这种说法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真诚的社会群体,莫过于中小学生了。阳奉阴违、阿谀谄媚、假装亲近套近乎这些职场路数,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是不会的。学生是率真自然的,喜欢哪个老师就亲近,不喜欢就远离,根本不会什么“虚张声势的热情”。以成人世界的套路揣度学生,这根本就是不了解学生。

其次,这种悲观虚无论调,对教育教学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也是巨大的。对师生关系的“看透”,必然会使老师丧失对工作的激情与对学生的热情,代之以消极与冷漠,乃至敷衍了事,这样势必严重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失去了积极情感,这种冷冰冰的教育教学,无异于机器加工模式,学生真就成了产品,而老师也不过是机器而已。这哪里还是教育?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不也会成了冷漠的机器吗?显然,这种思想与情绪的扩散,会对学生与其他老师持续造成负面影响,间接影响教育事业。

反对这种师生关系的悲观虚无论调,就要深察这种论调的思想根源。据我看来,这种对师生关系的悲观主义“看透”,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一种“恩师偏执”思想与个人功利主義。有些老师抱有陈旧观念,好以“恩师”自居,潜意识里希望学生对自己感恩戴德,至少要在情感上有所回报,倘若现实不符合其个人的期待,就觉得学生无情无义,自己白费心血。

这种“师恩偏执”思想从何而来?我认为是源于一种心理错位。具有这种观念的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对学生的付出乃是职责所在,是岗位要求,而不是志愿服务,不是乐于助人。换句话说,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非分外之事,所以教师不应该以“恩师”自居,觉得学生对自己有所亏欠,应该感恩戴德。新时代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彼此建立良好印象,而不是老师对学生的恩赐。

当然,这样说并不等于抹杀教师的功劳,也不等于反对倡导感恩。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功劳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学生应该懂得感恩。但是,这种感恩只是一种内心的认可与敬重,与关系是否亲近、情感是否深厚无关,更与回报无关。在我看来,这种感恩甚至与见面打不打招呼也没有关系。很多内向的学生,遇到老师大多不会主动打招呼,甚至会躲着老师。显然,这种“形同路人”并不能说明学生不懂得感恩。

感恩,通常深敛于内心,而未必外化于言行。当一个学生长大后,提起老师,他能回想起一些美好的事情,或者泛起一种美好的感觉,甚至仅仅只是一个良好的印象,或是一句正面的评价,我认为这对老师其实就是一种感恩了,尽管他没有给老师送去节日问候,甚至与老师见面也不打招呼。我认为,这种内敛于心,静悄悄的感恩,正是师生关系良好的结果,也正是老师应该追求的。

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深敛于内心的感恩?对教育缺乏激情,对学生缺乏热情,显然不可能做到。一个冷冰冰的人,怎么可能给别人留下美好的记忆?连个好印象都没有,谁又会去感恩呢?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平等的,更是饱含深情的。教师热爱学生,并把这种感情融进教育教学工作中,即使很严厉,给学生留下的必然也是美好的记忆。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奢望学生的回报,但是不能不追求学生对自己的美好回忆,哪怕只是一句:那个老师不错。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棋盘镇张庄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论调恩师热情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曾字拜见恩师
到底怎么对自己
谢谢您,我的恩师
“热情”的沙漠
追思恩师黄晓同
草根论调
怀念恩师欧阳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