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研、赛”融通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中的探索

2022-05-30李凤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网店大赛电子商务

李凤

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影响”。[1]从2008年开始,各部委、各省市先后举办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在全国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已成为推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各级各类大赛的深入推进,全国各级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常规教学如何适应技能竞赛的要求,如何转化技能竞赛的成果,如何将技能竞赛、课程教学和市场需求几者之间进行有效融合这一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院校大力推行“产、教、研、赛”融通的模式,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产、教、研、赛”融通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新亮点

伴随着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的升级,新零售的崛起,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度不断加大,带动了电商从业人员的不断攀升。但社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在电子商务专业中依然存在。特别是实战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中,因教学资源的限制,更偏向于理大于实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停留在想象的层面上,较难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广州市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电商人才。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企业用人重在能用、好用,这就要求毕业生在学校里就需要积累一定的经验。技能大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学资源欠缺,提供仿真度较高的市场环境,给予学生模拟训练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新亮点。

(二)提升学生主动实践能力,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一直致力于探索技能提升方法。但往往因为实战条件有限,模拟练习无资源、无评价,使得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失去热情,被动实践只为完成学分,缺乏积极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寻找到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的主动性,成为职业院校教师重要的关注点之一。大赛经过多年实践,已形成一套客观的评价体系,完成竞赛后,系统会自动给出相应得分,便于师生了解学习成效。同时,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比赛平台、资源和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期望通过“产、教、研、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主动实践能力。[2]

(三)提高技能大赛开展连续性

现有教学模式大多是课、赛分开,课程教学和大赛辅导分不同时间进行,甚至是授课教师与指导教师非同一人。作为大赛指导教师,选人和培训的安排是最大的难题。非授课教师较难全面了解学生的主要技能点,有时候需要在大赛辅导时重新教授相关知识点,不仅耽误训练进度,而且较难把握训练成效。若能将基础训练放在相关课程教学中,不仅能提前让学生了解相关技能比赛,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初步选拔参赛的学生。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不仅能增加课程教学资源,而且能提高技能大赛开展连续性。[3]

二、基于“产、教、研、赛”融通模式的课程建设

(一)网店开设课程构建与技能大赛介绍

网店开设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融合了网店开设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流程,应用性、实战性强,主要对接网店运营岗位,为学生从事网络贸易打下基础。因此我校从电子商务产业背景出发,通过企业专家访谈会,提取了电子商务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归纳为相关的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构建了课程的内容框架,以网店开设和运营工作过程作为网店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顺序并由此来编制课程标准;教师下企业参观实践,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学习电商企业相关岗位操作流程和技能,完善和更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在淘宝平台和i博导电商运营比赛模拟平台上开设店铺,积累网上店铺开设和运营经验,充实和完善课程教学任务,主要任务包含如下部分:

(1)网店前期规划,包括市场调研和网店定位、规划。 (2)网店开设与店铺装修,包括店铺申请、商品发布、店铺装修。 (3)网店推广,包括站内和站外推广,如淘宝SEO、淘宝直通车、钻石展位、内容营销、社群推广、活动报名与店内促销等。 (4)网店日常管理,包括商品和订单管理 、淘宝客服与物流管理。

然而,在教学中不能保证每位学生有条件运用真实店铺和项目进行实践。博导前程杯电商网店运营技能竞赛平台能较好地模拟真实环境,可以帮助培养学生运营思维。此外“羊城工匠杯”“众创杯”等创业类比赛则是以真实的产品或项目进行参赛,能较好地让学生体验创业项目的挖掘、策划与运营的过程,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项目的整体运营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产、教、研、赛”融通模式教学改革策略

根据对电商市场发展、企业需求、大赛内容的分析,并总结多次比赛经验,拟在课程内容对接、课程资源建设、创建竞赛兴趣班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实现“产、教、研、赛”融合的良性互动。

(1)课程内容对接

产业、教学、技能大赛不应该独立存在,而应是相互融合的关系。我们将i博导网店运营大赛内容、创业比赛和我们网店开设课程教学计划进行了比照,发现该赛事三个模块:网络店铺的开设、网店推广和网店客服的相关内容可与网店开设课程的内容进行对接。同时可将创业比赛项目的挖掘、运营规划等内容穿插到网店开设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提升。

(2)课程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将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提炼,并将相关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细化编制成工作页、课件、任务书等教学资源。采用仿真 + 全真、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注重實践操作。为锻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网店运营素养,该课程严格遵守网店开设流程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嵌入电子商务网店运营比赛和创业比赛内容,将学生参赛训练素材和优秀成果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展示,在相应的比赛平台上进行学习和实操练习,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技能比赛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质。

(3)创建竞赛兴趣班

创建电商网店运营、电商创业项目策划兴趣小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并从兴趣小组中选拔学生组成团队参加电商网店运营比赛和创业比赛,真正做到赛融于教、赛教融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大赛获奖几率。

三、“产、教、研、賽”融通模式成果及评价

“产、教、研、赛”融通模式将“电商岗位能力要求、专业技能竞赛考核重点与电商实践课程”三者相融合,使理论、实践、技能、比赛几者相结合,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将企业工作任务作为开发基础,工作过程作为教学顺序,技能比赛资源、技能要求和企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载体,以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成果如下:

1)电子商务类课程“产、教、研、赛”融通的模式解决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让课程建设和教学来源于企业,服务于企业;转化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经验和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成果、经验,编制了贴合工学结合发展模式的课程标准、工作页、任务书、PPT、微课、素材资源包、优秀作品案例等课程资源,为电子商务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开辟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2)电子商务专业参赛学生的培养与选拔机制,解决了部分学生参赛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前学生在比赛前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现在通过兴趣班进行参赛学生的培养,既节约了成本,又扩大了学生参赛的覆盖范围,使培训和选拔流程更加规范,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更高。目前我校学生已在“博导杯”全国电子商务网店运营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

3)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使职业教育课程能够服务于社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与企业技术骨干深入沟通探讨,参与企业运营工作,指导参加技能大赛。将实践经验、人才需求、技能大赛要求和课程的教学实践几者融合,这样能大大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素养。我校以网店开设课程内容为基础,完成了花都“乡村振兴”网店运营管理的社会培训,评价反馈优秀。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变化很快,如何开发适用于教学的真实操作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完成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复杂的电子商务实际环境的综合能力;如何与企业建立更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开拓企业项目资源,创立课堂外的项目工作室,提高校内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配备兼职企业导师提供课外辅导,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地转化。如何打破空间、时间界限,创新教与学新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使课堂内外,教师、学生、企业之间形成有机的生成与互动,仍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仍需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规划(2017-2020年)[Z].2016-08.

[2]基于“产、教、学、赛、创”五位一体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J].财富时代,2020(9):44-48.

[3]唐洁.课赛融通模式在网店运营实务课程中的实践[J].智库时代,2018(5):229-230.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网店大赛电子商务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北村返乡开网店:卖的不只是“乡愁”
网店“卖”毕业生值得推崇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