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的培养

2022-05-30石炳乐

天津教育·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物理学高中物理

石炳乐

中学物理是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对人们了解客观世界、学习探索世界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将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划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既是物理教学价值的深层次体现,也是物理学习的高层次追求。基于《标准》的指导,本研究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分析了高中物理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几点策略,以期对深入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做好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提供一定指引。

一、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是物理学习的高层次追求,为明确其意涵,本文结合《标准》,从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这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就科学本质而言,物理学科教育要反映科学的本质,在物理学科领域,对科学本质教育的开展与行进已有数十年历史,科学本质也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当下,它已成为物理学科教师必须学习、探讨,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内容之一。就科学态度说,可分为三种,一是研究物理及相关内容时表现出的情感,二是对物理研究时原有的认知成分,三是对待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实验所作的反应、持有的态度,当前的物理学科教育较为重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对态度缺乏一定的关注。就社会责任说,它是人在学习物理时必须承担起的责任,包括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提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等。

(二)高中物理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作为《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高中物理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正日益受到重视,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其意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对科学本质有明确的认知,如知道科学知识建构以观察和经验为基础、明确科学知识不是绝对真理等,在有了正确科学观的基础上,客观地进行科学探究;其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如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生命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融合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意涵,优化课程标准、改善课程内容,提出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以应对当下学生高中物理学习中面临的相关问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中物理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

不同阶段的高中生对物理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不同的,其中,高二年级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水平略强于高一年级,原因在于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及其他学科的“熏陶”,对科学的认知更加深化,态度更加积极。相比之下,高三年级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水平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高三年级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课业任务繁重。学生自相对轻松的高一、高二升入高三,一方面要面临更多的课业安排,如刷题、考试、模拟等,另一方面各个学科的教师都会抢占学生的自习和课余时间,与物理学科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物理实验活动被大大压缩,并转化为了“在書桌前学习”,导致学生以疲惫甚至消极的情感去应付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活动、物理实验活动。物理学科的科学性较强,需要借助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问题,而上述活动的消失以及学生的消极情绪,都不利于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育。

(二)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物理学科的传授者,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认知、落实,都会对学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在认知上,好的物理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并对社会做出贡献。当下,高中物理教师普遍重视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认为这样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愿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理念。但也存在一部分教师辨不清主次,优先关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最后关注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落实上,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绝非易事,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在积极落实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并能引入“说一说”“做一做”等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但也存在一部分教师缺乏合理方法,不能充分利用各类活动或阅读材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高中物理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的策略

(一)做好榜样示范

在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中,教师做好榜样示范功不可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看到、被学生效仿,因此,在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中,榜样示范可以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此,高中物理教师首先应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要意识到科学态度与责任对自身教学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积极的教学手段,不断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例如,在讲授“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教师不能采用“单纯教授+板书”的形式,而应准备好实验器材,做好实验规划,扎扎实实做好实验教学,与学生一起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要注意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这样学生就会注意到教师这一重复的动作,并分析其背后的物理理论和实验知识。

其次,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明确分数不是第一位的,物理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加强师生沟通、积极联系社会热点等方式,激起学生对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的兴趣与思考。例如,在讲授“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时,就可以利用提问与沟通,先提问“汽车和火车同向行驶,速度都在增加,但速度增加的快慢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来引出加速度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举一些例子,说明“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描述的是三种不同的情况,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加速度”。

此外,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教师应利用自身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物理教师的知识越丰富、教学态度越严谨,就越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养成积极的科学态度。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解答有关电场、磁场的应用题时,也可能出现解错的情况,这可能是存在推理上的错误,也可能是题目本身有问题。对此,教师应主动承认这一错误,并及时纠正,让学生真正看到教师对物理、对知识及对学生的尊重。

(二)深化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要求很高,面对复杂的推理、繁多的公式,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无味之感,从而渐渐失去对物理的兴趣,更不用提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了。对此,教师应利用好物理学史。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物理学史是人类探索物理世界的历程,展示着物理学思想的发展和演进,能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理解物理学探究过程的有趣、特色与艰难,并逐渐认识科学的本质。教师应首先确定选题、选择承载科学本质教育的物理学科教学内容,继而检索梳理相关物理学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再结合《标准》和学生实际、建构授课内容。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实施路径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去观察科学探究的過程,感受科学探究的多样性,从而促进科学本质的教育。

以“天文学”为例,作为各门科学发展之始,在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之后,天文学的下一大步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开普勒(1571—1630年)迈出的,他的见解同哥白尼相同,并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大定律;接下来是意大利人伽利略(1564—1642年),他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对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定律提出了质疑,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实验。教师应向学生讲述这一过程,指出物理学发展的艰难以及“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后人的物理学发现就是在前人探索出的真相上实现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真实的物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进行科学本质教育。

(三)联系社会生活

高中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育应以回归生活为目的。如果进行了科学态度与责任培育之后,学生不能将此运用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那么,此前的培养目的、培育方式方法都需要进行反思。在物理课堂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时,教师除了要介绍相关的物理知识、前沿知识,还要有意地与生活联系起来,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如在讲述“牛顿力学”时,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交通安全问题举例,包括超速、不系安全带、追尾等,这些不仅蕴含有丰富的力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从心底树立起不超速、不酒驾、系好安全带等安全意识,提高综合素养。

而在遇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或现象时,就应主动与物理学联系起来,如《民法典》规定的严禁高空抛物,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思考一枚硬币从18楼落下的问题,首先提问“硬币是不是越落越快?”当学生经过争论,达成一致后,再邀请一位学生回答“硬币是越落越快,从哪里可以看出,硬币刚离开18楼时几乎是静止的,落地前已经相当快”;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再进行追问“只说硬币越落越快,还不够,谁能说出硬币下落速度变化?”又有学生回答:“硬币越落越快,就是它的速度正比于落下的距离。比如,它落下2米时的速度是落下1米时速度的两倍。”其他学生接着回答:“我看是硬币的速度正比于落下的时间,它下落2秒后的速度是下落1秒后速度的两倍”紧接着,又有学生说“你们都说速度的变化,可是速度很难测量,还不如说落下的距离。比如,在第1秒内下落是距离是1,在第2秒内下落的距离就是2,在第3秒内下落的距离就是3,等等。我这个想法容易用实验来检验。”学生热烈讨论,莫衷一是,最终由教师提议“明天在实验室做实验”,让学生对速度、加速度、动能等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高空抛物对人可能造成的危险与伤害。

(四)强化科学实践

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农业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引发了一次次的产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技术的进步尤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强大的手段,并引发人们对物理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反过来促进物理学的发展。实践出真知,物理学作为实践的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强化物理实践,让学生课堂上进行真正的科学探究和深化科学的实质,学会用科学来解释客观事物。科学实验的具体流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学习核心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科学实践必须以知识为依托,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要先夯实学生的物理学基础,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从而能有准备、有方向地进行实践。二是要界定探究问题,设计实践方案。在进行科学实践之前,教师要先把握好方向,让学生知道自己要解决怎样的问题,并对相关的实践问题进行界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建议。三是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探究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完成自己的任务,遇到不合理的实验环节要及时调整,期间教师可在一旁观察指导,对学生的实验环节和数据进行分析指正。

例如,在讲述“胡克定律”时,除了要讲述相关的概念——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就叫作弹性形变,实验结果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这个规律是由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所以叫胡克定律。此次开展实验过程如下:首先要准备好实验器材,包括弹簧、钩码、试验记录表格、铁架台等,并向学生抛出问题“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大小与其伸长量有什么关系呢?”其次,进行实验——将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观察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所到达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弹簧在不同拉力下伸长的长度;再次,要求学生作出F-x图像,以弹簧所受弹力F为纵坐标,以弹簧伸长x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图像,并提问“由F-x图像能得到什么结论?”通过这一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分析了高中物理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的现状,提出应通过做好榜样示范、深化物理学史、联系社会生活、强化科学实践,为做好高中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刘芸)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物理学高中物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