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2-05-30刘向红
刘向红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标志。新时期,我国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关键就是实行素质教育,也就是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应的知识,还要在其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新课改中的新目标,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在学科教学模式中融合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数学 渗透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7.013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每个领域中都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学教育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要求是将其中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文化全部呈现出来,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養,此外还要将文化教育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以此彰显数学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文化。基于此,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是最为基础的学科,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教育中只有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更加轻松。但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有很多复杂的数学公式,烦琐的计算过程等,以至于教师在讲解数学内容时,其课堂氛围会比较乏味、枯燥,导致很多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会对新鲜事物产生浓烈的兴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合传统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构建数学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
再者,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数学教学中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很多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都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兴趣正好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好教师,如果没有学习兴趣那学生的听课质量就会逐渐下降。然而在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增加传统文化,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引入和课程相关的寓言故事和传统经典,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学校在进行现代教育时会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育质量,例如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校教学活动,家庭活动、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等课外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时,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重要条件;学校可以定期举行相应的“古典数学节”,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引导他们主动了解中国文化。
其次,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是“怎样搭建一个让学生多多接触传统文化的平台?”如果只是简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不能构建最佳的教学模式,需要让学生在浓烈的兴趣中学习数学,同时将这种学习热情保持下去,甚至能够在未来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创作。因此学校还可以结合数学课程增加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趣味数学内容,比如“珠算”“解密古代数学家”等,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
要想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一个方面,而需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文化素养、学校文化等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对于文化传播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在教育途径和教育要素中为学生传递优秀传统文化。
(二)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问题的成因
因为初中数学教师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难以在数学教材中寻找合适的文化输出点,导致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只看到了数字、公式等,并没有深究其中的文化价值。还有部分数学教师觉得传统文化教育只是语文教师的任务,自己只需要将数学内容讲解完成即可,这样的教学理念并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下降。还有部分数学教师觉得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只会耽误自己的教学进程,或在数学课堂上融合传统文化时只是为了敷衍教学任务,并没有深入分析初中数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至于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缓慢。
三、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目标
传统文化源自人类的实际生活,是生活中的文化产物,因此传统文化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且已经融合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构建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但因为数学知识比较繁杂和琐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慢慢适应传统文化的数学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文化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因此在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文化,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教师都应该积极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能力,以此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在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中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者和继承者。同时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国家的富强和强大,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热爱国家、热爱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统文化与教育相结合
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教育中还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比如在选择数学教材时要重视“仁、义、礼、智、信”的儒学文化精髓,并以此构建更具文化价值的数学教材,同时还要注意数学教学主题的文化性质。在具有传统文化性质的教材基础上,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文化教学资源,比如积极引进当地民族文化,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图形等相关内容时,可以融合相应的剪纸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对图形知识的理解,还能感受传统文化工艺,以此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设校园文化,为构建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环境,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角落,搭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环境,坚持内外兼修,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可以让师生随时随地感受中国经典,在环境的影响下提升数学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理念。
(三)社会参与
传统文化教育不止局限于校园,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因此除了校园要为学生建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社会也要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播力度,以此提升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而社会可以根据学生的总体特征组织有效的文化活动,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理念
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指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结合数学教材的内容和文化价值,增加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数学教学活动,改变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时,首先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单一教学数学学科知识,要将知识、过程、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在其中增加传统文化,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也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规律,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位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数学学科要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设置有效的教材内容,使得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因此,数学教师积极进行文化传播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具备一定的有序性和文化性,因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对应的传统文化,同时要在数学教材中深度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以此对学生进行熏陶。
(三)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主要分为三步骤,也就是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融合传统文化。课前引导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查阅资料,收集和数学知识相关的传统文化,例如谜语、成语故事以及歇后语等;在课中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典故、名人故事以及谜语游戏等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积极上台讲述,以此让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增加学习的兴趣。课后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选择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数学文化试题,让学生深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1.利用与数学相关的传统文化导入课堂
当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借助大禹治水的故事,将绳子的长度分别划分为3、4、5,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古代人们的智慧,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在课堂中增加古人故事,让学生感悟数学智慧
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数学家赵爽的证明,他的证明不是简单验证勾股定理,而是展示了我国古人对知识的探究能力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又如教师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增加古典诗词的内容,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诗词表达的意思或情景和数学知识相互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了解传统文化。
3.设计探究型的课后作业或预习任务
因为数学知识中包括了很多故事,具有很多传统文化内容,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收集相关素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增加对知识的印象,并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能感受更多的文化精神,从而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比如在教学正负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正负数的理念,且掌握了相应的运算方法。三国时期刘徽正式建立了负数的理念,他是最开始明确正负数含义的学者。因此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究相关资料,不但能够了解正负数的相关含义,还了解了我国数学历史,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4.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关键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因为学校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全校要积极合作,所以教师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尤其是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用心设计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5.接触数学名人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围绕内容研究并介绍其中的数学家和相应的历史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在教学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墨子学派的相关资料,如《墨经》中早已把“圆”解释为“一中同长”,且比欧式更早。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与数学相关的传统文化,可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同时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站在自己的认知面感受数学素材,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思维。同时,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感受数学魅力。
参考文献:
[1] 屈景兰、潘祥万《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构建初探》,《数学教学通讯》2020年第11期。
[2] 李夏英《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构建初探》,《文理导航》2021年第5期。
[3] 孙久英《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8期。
[4] 陈伟娜《新课程改革下“数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0年第9期。
[5] 覃丽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IT经理世界》2021年第1期。
[6] 姚锦涛《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傳统文化的实践研究》,《明日》202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