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 让语文学习深度发生

2022-05-30张淑芳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写作能力教学模式

在“双减”大环境下,我们要积极探索,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上,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只有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情感。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并运用相应的语言技能,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阅读效果,并把优质的词汇和句子集中起来储存在“素材库”中。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这些优秀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当前“双减”形势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相关研究,小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同时,能够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来培养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从而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通过阅读与写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进而提高语言能力。

二、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1.注重学习和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知道,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领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悟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找出差异并制定方针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大变革中,教师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思想观念、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考慮每个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学业上得到均衡发展,积极参与学习,从而促进其成长。

3.全面关注和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把读写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把读写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1.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来阅读和写作

在运用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时,要使学生对所读的书、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和理解,要从文章的内涵、思想感情、写作特点、语用特点、表达方式等多个方面去分析,收集和记录文章中的有效信息,在这里积累的不仅仅是一些好的句子,还包括文章的结构、历史典故、事实依据等等。

在深入理解课文之前,教师要用语言形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为学生创造与课文相符的阅读环境。例如,在阅读历史作品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保证语言的铿锵有力,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朗诵作品时,教师要使语言轻松活泼,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写作水平相差无几。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阅读和写作融合的模式得到切实落实。

把读写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写,练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写作。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文,教师要有很好的控制力,把朗诵课推到高潮之后,再让学生写作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阅读和写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弱,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语文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教育活动,这样既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通过角色表演,能使课文中的字词“活”起来、“动”起来,也能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在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角色,并通过小组游戏,让学生体验角色的情绪。此外,角色扮演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情感可以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制订教学目标合理化

小学生大多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探险,喜欢发问,但自制力并不强。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并针对具体时间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有说服力的表扬。在备课时,教师应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4.读写结合教材教学

小学课本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质的素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把这些优秀的素材高效地运用到课堂上。另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大量的阅读,不断地积累,才能提高作文的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5.提高综合素质的写作训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要求学生看完书后再做读后感练习。在语文阅读课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在语文写作中,采用分段模仿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而是要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一种长期的学习习惯去培养,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7.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重视差异化的阅读、写作,开展分层教学。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在练习时,教师要关注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性、层次性,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练笔结构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小练笔。

8.引导学生阅读和积累知识

通过对写作本质的分析,我们发现,写作是记录意识的活动。只有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素材,才能让写出来的文章更有魅力,结构更有层次。所以说,读书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文字功底更加扎实,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字,更好的运用文字。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应结合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特点,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的互动关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多元化的,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要不断探索,想方设法地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张淑芳(天水市麦积区桥南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写作能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