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施教 塑造趣味课堂
2022-05-30金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活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向学生展示语文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角度,有效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置身于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释放学习活力。同时,教师应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塑造小学语文趣味课堂。
一、巧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趣味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组织与运用、情感思想的调动,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形成学习意识,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教师应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如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和吸收语文知识;通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些方法更形象、更直接,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同时,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趣味,从而有效地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情境中去,从而全面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时,教师应注意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并不多,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插图和课文结合起来,根据课文中的故事情节,通过阅读“连环画”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文言文语言简洁的阅读价值,使学生能够发现和探索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学习文言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以前你有没有阅读过我国古代寓言故事?从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你认为寓言故事和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有什么特点?教师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进入一个更深的层面,使学生产生问题探究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与故事中心情节相关的图画,让学生根据故事的主题去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阅历,将故事的内容和意义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上述案例中,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语文阅读过程增添了不少乐趣,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但降低了学生知识获取的难度,更让获取知识的过程充满趣味。同时,创造的情境所渲染出的氛围,也令语文课堂更具趣味性,成功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拓展教学内容,扩充课堂趣味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但由于他们在课堂中所获取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因而课堂教学资源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想要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还需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以教学内容的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令学生在思考问题之时,能够发散思维,从多方面体会课文的内涵。基于此,学生在语文课堂趣味资源的浸润之下,他们的学习需求能够得以满足,其学习追求得以上升,其语文学习体验也得以加强,从而为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对语文知识的主动积累,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这篇课文中的科普知识充分提炼,以此帮助学生体会到文章学习的价值,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萌生对科学的热爱、探索求知的兴趣。对此,教师要做好拓展教学,将课文中科学知识的趣味性进行延伸,促进学生对科普性的文章产生极大兴趣,从而更能感知到学习内容以及过程的趣味性。比如,在导入部分,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各类恐龙以及一些鸟类的视频,并要求学生找出恐龙和鸟类各自的特点。基于此,教师便引入文题,并提问:“看到课文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比如:所有恐龙都能飞吗?恐龙和鸟的体型相差那么多,恐龙真的能飞起来吗?问题的引导令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还可推荐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始祖鸟不是鸟祖先》,这样既能将课外拓展同课内学习联系起来,更能令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探究永无止境,从而燃起科学探索热情。
由此可见,无论哪种拓展形式,只要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就能塑造课堂趣味性,拓展课堂趣味资源,实现趣味拓展。
三、丰富作业活动,延续语文课堂趣味
在基础教学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在学习之后积极巩固、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来促进学生复习活动的展开。而在当前“双减”政策的影响之下,作业的布置不应再局限于枯燥的抄写、背诵等,避免学生生理、心理上双方面压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对作业活动内容、形式进行丰富,便是势在必行之事。精彩的作业活动,也能有效延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令学生获得良好的复习巩固成果。
例如,在《竹节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具有年代感的玩具十分感兴趣,便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助其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同时也能增强作业的趣味性。首先,教师以字词的填空、句子的改写、阅读理解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而后,教师便安排学生按照课文中所描述的制作材料、步骤等,找寻相关的材料或是替代材料,尝试进行制作,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这一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更乐于去回顾课文,并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享受作业带来的乐趣。
上述案例中,教师的作业设计,灵活程度较高,学生的选择空间也更为广泛,使得作业不再是教师训练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工具”,而是学生感受语文学习趣味性的重要媒介。基于此,教师对于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塑造,也更具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塑造,不仅能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创新方向,更能为学生创造更为轻松、欢乐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以此实现其语文学习热情的长久维持。教师一定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积极挖掘教学资源,以课堂趣味性的增进为重要前提,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形成对学生注意力的“有力抓手”,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之路日渐明朗。
金云(南通市小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