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洋科考女首席韩喜球:深海探测永无止境

2022-05-30越女争锋

妇女生活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考船航次大洋

越女争锋

她从事海洋地质研究近30年,曾因一个航次就发现4个海底“黑烟囱”而惊艳世界大洋科考圈,是国内外少数同时涉猎多种海底资源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专家之一——

做地质研究能够“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简直太神奇了

1969年出生于浙江台州的韩喜球,是家中长女。她自幼聪明懂事,不但帮父母下田干活,还主动照顾3个妹妹,由此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

父母无意间为她取的名字——韩喜球,在她求学过程中常被人解读为“喜欢地球”。这份与地球的不解之缘,在1986年她高考填报志愿时得到了验证:学习成绩优异的她有很多种选择,但她偏偏填报了一个令很多女生望而生畏的专业——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

进入大学后,在别人眼中的冷门专业却让韩喜球沉浸其中,学习起来格外刻苦。在她看来,地质研究能够“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简直太神奇了。

1990年,韩喜球作为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攻读沉积学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她不仅专业课成绩出类拔萃,还超前地将目光瞄向了学科国际前沿,刻苦学习英语,啃读国外文献。

1993年,韩喜球硕士毕业后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深海沉积与大洋多金属结核研究。

那时科研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也不优厚,一些科研工作者纷纷下海淘金。也有企业向韩喜球许以高薪,请她加盟,但都被她婉拒了,因為她喜欢深海科研,为此甘受清贫。当实验室无力购置电脑时,月薪仅200多元的她却拿出上万元积蓄,为实验室添置了一台高配置电脑。有人对她的做法很不解,她则豪横地表示:“喜欢,就是王道。”

深海大洋波谲云诡,一个个谜底有待人类破解,让韩喜球深感自然之伟大、个体之渺小。为了解开心中的一个个学术疑问,硕士毕业5年后,她选择了继续深造,考入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紧张工作之余奋力向学术高地进发。

2001年底,德国基尔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休斯教授邀请韩喜球前往德国交流学习。韩喜球也渴望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与国外同行交流,欣然前往德国海洋研究中心,开展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随后又两次赴德国做博士后研究。

在德交流学习期间,韩喜球积极参与德国科学基金会重大研究计划及中德合作项目,跟随科考队下海勘察,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专业养分,学术水平飞速提升。

一个海洋地质学家能找到1个海底“黑烟囱”就值得骄傲一生,她却在一次考察中找到了4个,惊艳世界大洋科考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开发新的矿产资源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太空一样,深海一直是人类关注的另一个资源战场。国际海底管理局探矿与勘探规章规定,先到先得,因此深海探矿是一场国家间速度与智慧的较量。

2005年,我国启动在国际海底区域调查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计划,并首次组织大洋环球科学考察。学成回国不久的韩喜球被委以重任,登上“大洋一号”科考船,担任太平洋和印度洋航段的首席科学家助理,开启了为国寻宝的漫漫海洋探矿之旅。

海洋科考充满艰辛。狂风巨浪袭来,船只颠簸得厉害,就算是在海边长大的韩喜球也吐得一塌糊涂。烈日炎炎时,高温把甲板烤得炙热,人在上面行走都困难,韩喜球却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有时干完活,她会累得近乎虚脱,连端起饭碗的力气都没有。即便如此,她还是凡事冲在前头,从不吝惜体力与精力,比男子汉都强悍。

凭着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在“大洋一号”科考船第19航次考察中,韩喜球脱颖而出。尤其是在第二航段,她参与发现了西南印度洋洋脊上的首个海底“黑烟囱”——海底喷射出来的高温热液在遭遇冰冷海水后,迅速沉淀形成黑色金属硫化物,形似滚滚黑烟,故被称为“黑烟囱”——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发现“黑烟囱”,就意味着找到了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这样的发现相当不易,因为在科考船上用万米长缆拖着仪器,在数千米深的海底搜寻,犹如大海捞针。但韩喜球做到了!她也因此被指派担任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

大洋科考实行首席负责制,整个航次成功与否,取决于首席科学家的决策。在此之前,我国大洋科考都是男性科学家担任首席。大到航次调查计划,小到具体布设采样站位,以及人员、仪器的安全,都由首席科学家负责。一个说话轻声细语、身材娇小的女子,能胜任吗?韩喜球接受指派后顾不上内心的焦虑,不停地给自己打气:用实力说话!

去哪儿找?怎么找?整个团队都等着韩喜球发话。大海仿佛存心要给她出难题,科考队员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登船不久,便遭遇特大台风,原本5天的航程走了6天。科考船在每个站位停留时间是有计划的,一个站位耽误了时间,后面的航段就无法衔接,必须争分夺秒地工作。但海况太糟糕,韩喜球不敢贸然下令开展工作,否则仪器设备和人员安全都难以保证。那几天,她压力很大,几乎无法入眠。幸运的是,到达预定海域后海面恢复了平静,韩喜球下令立即开展水下作业。

谁知设备又不给力。海底摄像设备刚到1000米深的地方,信号就中断了。韩喜球马上下令回收设备,替换其他作业方案,同时下令检修设备。

那天,韩喜球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作为首席科学家,她不能像其他科考队员那样轮班,只要船上的马达不停转,她的工作就不能停。有些年轻队员都扛不住了,助理也劝她休息一下,但她依然斗志旺盛,没有停下来。

令人惊喜的是,这一航次,韩喜球共发现了4个“黑烟囱”。要知道,一个海洋地质学家能找到1个海底“黑烟囱”就值得骄傲一生。韩喜球一下子找到4个,让世界大洋科考圈都感到震惊、羡慕。

2017年2月至4月,韩喜球担任“蛟龙号”载人深潜航次首席科学家,两次下潜到3000多米深的西北印度洋洋底,调查、观察海底“黑烟囱”。在冰冷的海底荒漠,热液活动区像个热火朝天的成矿工厂,更像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乐园。近距离打量这样的深海奇观,尤其是目睹宝贵的矿物资源时,韩喜球眼眶渐湿,忘记了所有的枯燥与劳累。

如今,经过近30年努力,韩喜球已成为国内外少数同时涉猎多种海底资源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专家之一,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传统观念认为海洋是男性的战场,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上天入海,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建功立业。”

2022年三八节当天,韩喜球在首届西湖女科学家发展论坛上发言,鼓励女性勇敢选择热爱的事业:“传统观念认为海洋是男性的战场,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上天入海,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建功立业。”同时她还分享了自己与10级以上风浪正面相遇的艰险经历。

那是12年前,韩喜球团队在西南印度洋首次自主发现了一个新的海底热液异常区。而这个海底热液异常区正处于印度洋魔鬼西风带上,当时,十几米高的海浪直扑科考船四層楼高的驾驶台玻璃窗,身型巨大的科考船摇晃得犹如一叶扁舟。海况太差,科考船也到了必须返航的时间,韩喜球本可以立即撤离,但她不想走。“我们已经发现显著的热液异常,下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来到这片海域。”稍做权衡,韩喜球决定再坚持一下。她和团队从午夜开始等待,等到凌晨时分,风浪稍微减弱后,立即将设备放入深海,做最后一搏。她在驾驶台指挥船舶前进路径,由船长亲自驾驶,朝预定探测目标艰难移动。这时,阵风又起,超过10级的狂风呼啸而过,“大洋一号”拖着两三吨重物与风浪搏斗。整整4个小时后,对讲机里传来科考队员的报告:“我们发现红色热液沉积物了!”“我们发现硫化物了!我们取到样品了!”韩喜球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作为首席科学家,韩喜球可以为这个区域命名。当助理请她命名时,她抹了一把眼泪,脑海里出现了家乡的画面。于是,她用杭州的名山“玉皇山”命名这座无名海底山脉,用“玉皇”命名该热液区。

随着国际社会对海底地理实体命名越来越重视,我国对此也予以明确规范。韩喜球把由她领航发现的12个地理实体和4个热液区,都赋予了准确的通名,还取了包含中华文化或中国元素的专名。西北印度洋一处海底山脊被她取名为“卧蚕”,不仅因为山脊走势像一条卧蚕,还因为“蚕”总能让人联想到韩喜球的家乡烟雨江南。

作为海的女儿,韩喜球带领团队揭开了大洋深处一个个幽暗秘密,让世人瞥见这个星球最深处的美丽。可作为母亲,她却缺席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重要时刻。

儿子年幼时,韩喜球每次出海前都会给儿子买一些海洋探险绘本。母子俩一个在实地探险,一个在书中探险,中间隔着遥远的大洋,用长长的思念连接。可随着儿子年龄渐长,海洋探险绘本已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渴望母亲的陪伴。而韩喜球经常漂在海上,显然无法成为儿子心目中的“满分母亲”。

儿子曾埋怨,为什么自己的母亲没法像别人的母亲一样陪伴孩子。直到他上了大学,才逐渐理解了母亲的事业,也给予母亲爱的呵护。比如,每次妈妈出海前,他都会给妈妈一些蔬菜种子,有时是白菜,有时是萝卜,让妈妈撒在办公桌上的花盆里。一个航次下来,种子会萌发嫩芽。深海大洋里的这抹嫩绿,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牵挂。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韩喜球和团队已有近两年没能出海,53岁的她肤色又白皙起来。不过,身虽远离大洋,心却依然牵挂,韩喜球时刻为下一个航次准备着。

2022年端午节当天,韩喜球在办公室手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登山观锦绣”,下联是“潜海探深幽”,横批则嵌入了她的名字——喜欢地球。这是韩喜球的心声。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科考船航次大洋
挺进深海的功臣:“科学号”科考船
悬浮屋
科考船木甲板安装工艺
海洋星探组
五行真经(6)
前往大洋深处
第十章 前往大洋深处 (上篇)
中美海洋科考船对比分析
我国集装箱航运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