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语·调查·提醒

2022-05-30

现代家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受访者家长老师

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这就是教育的真境界。

——语出教育专家李镇西。真正的教育就是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不急不躁,从容不迫

放弃和认命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请记住,在任何一个你没有察觉的时刻,包括现在,通过行动去改变命运的机会,一直都在。

——语自张桂梅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不惧怕,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

不用一些超出自己经济实力的产品,你是不会觉得有效果的。

——护肤玄学

自己不曾拥有,但能快乐地欣赏别人的拥有。

——真正乐观的人必备的品质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

——语出《红楼梦》。多关注自己的不足,少挑剔别人的过错

不是身边没有人,而是心里没有人。

——何谓孤独

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忙碌和早睡。

——人越闲越慌,越熬夜越焦虑

支付越来越简单,钱却依旧难赚。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普通人越休闲,网红、明星就挣得越多。

——普通人忙碌一天之后,大脑和身体得不到有效休息,会在空闲时间选择进行一些轻松的娱乐项目,比如看综艺、追剧、刷短视频

68%受访者认为

孩子要多参与家务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1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关于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调查。受访者中,81.7%是家长。

对于家长为孩子大包大揽的做法,59.1%的受访者直言不赞成,但有40.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值得注意的是,交互分析发现,受访家长赞成的比例(43.1%),明显高于其他受访者(31.0%)。也就是说,比起非家长群体,家长群体更认同对孩子大包大揽。

北京市昌平区某国际小学二年级教师周聪认为,家长要勇于放手,敢于让孩子吃苦,孩子才能成长。但与其教育孩子,她认为更要引导家长:“尤其小学阶段的一些学生家长,对孩子非常紧张,在情感上做不到对孩子放手。比如孩子在学校有情绪了,家长的情绪就很容易受影响。很多家长在育儿上不接受学校老师的建议,认为自己的理念才是对的。”

周聰建议:“我们要相信,孩子自己是有意识的,渴了会喝水,饿了会吃饭。家长不要不放心,大事小事都来代劳。孩子可以在失败中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学得非常快。”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表示,家长应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我们很多家长觉得,小孩不懂不会,大了就好了。但当孩子长大成人了,家长还是会把子女当成大的小孩来看。就像很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在爸爸妈妈面前,你就是一个孩子。这样的说法是对的,但如果把它作为养育的方式,就容易导致孩子不独立。”

家长应如何教育孩子独立?68.0%的受访者建议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家庭活动,62.9%的受访者指出应让孩子负责自己的事情,57.1%的受访者建议父母学会尊重孩子的决定。

(杜园春)

家长要帮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

如果孩子过分注重表扬,得不到表扬就产生负面情绪,就应该引起家长重视了,因为这种过分追求表扬和关注的背后,可能潜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孩子缺乏内在的力量,不够自信,试图通过外在的肯定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孩子缺乏自我价值感,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为了帮助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会放手,不要包办代替,要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分内的事情。如果家长总是包办代替,其实是在变相否定孩子的能力。长此以往,孩子累积的只是自己的无能感。

杜绝错误暗示。孩子过分寻求老师的表扬,还可能是因为家长无意中向孩子传达了一种意识,让孩子认为,家长爱的是能够得到老师表扬的我,而不是不受表扬的我。比如,有些家长会问“老师有没有表扬你”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很可能把家长的爱与自己能否得到表扬关联起来,甚至为了让家长多爱自己一点,努力寻求老师的表扬。

过分的赏识教育也可能造成孩子对表扬的依赖。赏识教育并不完全排斥批评,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很容易让孩子缺乏抗挫折能力。如果孩子到了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就可能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从而产生失落、自我怀疑的情绪。所以,教育以表扬为主是正确的,但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批评,并说明原因。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批评和表扬都是正常的,得不到表扬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滦汀)

发怒有风险 吼娃需谨慎

哈佛大学一项历时10多年的研究发现,父母经常对孩子吼叫、斥责,会提高孩子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

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过一组关于语言暴力的实验,结论是:当人在遭受语言暴力时,其痛苦程度不亚于神经系统所能感知到的痛感。也就是说父母在骂孩子时,孩子所遭受的语言创伤和身体上的疼痛等级是如出一辙的。

被吼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继承”吼叫。父母如果总以吼叫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很可能学会这种说话方式:或许在年龄稍大后吼父母,使亲子关系增加一层屏障;或许以吼的方式和他人交往,影响社会人际关系。

2.丧失安全感。1~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阶段,父母的表现会让孩子害怕,无法获得安全感,长大后也很难从别的地方感受到安全感。

3.产生自卑感。当一个孩子跟父母分享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困难时,父母不仅不给予帮助,反而加以批评,这会使孩子难过,觉得自己很笨,一点小事都做不好。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变得自卑。

4.导致青春期叛逆。孩子的逆反心理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专断、强制型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催生青春期叛逆。

5.增加抑郁风险。安全感丧失、自卑,这两种心理状态都是抑郁情绪甚至抑郁症的重要诱发因素。

单纯的吼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想改变现状,想让孩子变得更好,请先从避免吼娃开始。

(商略)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受访者家长老师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