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浏览社交媒体超3小时易抑郁 等
2022-05-30
美国《科技时报》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瀏览社交媒体30分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会受到负面影响,浏览时间超过3小时,出现包括焦虑和抑郁在内的心理问题的风险要比其他人高出60%。
参与这项研究的拉希姆博士说:“许多现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数字和社交媒体的使用与青少年健康之间的联系,但很少有人关注这种长期的联系。我们的研究表明,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在一年后出现心理问题。”
拉希姆澄清,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使用社交媒体必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只看到了相关性。尽管如此,拉希姆认为少花点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对年轻人是有好处的:“社交媒体可能会让青少年与日常生活产生隔阂,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平衡社交媒体带来的好处和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德辉)
“隔代亲”得到科学验证:祖母对孙辈有强烈保护本能
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报道,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首次提示了“隔代亲”的神经学联系。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了50位祖母的大脑。她们的孙辈年龄在3岁到12岁之间。研究人员向她们展示其孙辈的照片以及她们不认识的儿童的照片,还有一些是已成年子女的照片和另一些不认识的成年人的照片,同时观察她们的大脑反应。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人类学家兼神经科学家詹姆斯·里林告诉记者,观察的结果是,面对孙辈的照片,祖母会出现强烈的情感共鸣:当孙辈表现高兴时,祖母也感到高兴;当孙辈表现悲伤时,她们也感到悲伤——祖母大脑中有关共情的区域被激活了。
相反,当祖母们观看成年子女的照片时,大脑中与认知同理相关的区域活跃度更强。所谓认知同理,即在不产生同类情感的情况下寻求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
詹姆斯·里林认为,这样的结果,某种程度上与小孩子可爱的外表有关。这种意在激发保护反应的现象在科学上是已知的,很多物种都有着同样的现象。
报道称,同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类母亲抚养子女会得到帮助。詹姆斯·里林希望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祖母身上,从而探索一种在人类学上知名的理论——祖母假说。这种假说认为,进化让女性寿命更长,从而使得她们能够照料孙辈。
里林认为:“实际上这是首次从这个角度观察祖母的大脑。”以前观察老人的大脑通常是为了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之类的疾病。
参与研究的志愿者来自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地区,包含各族群和社会各阶层人士。
通过比较祖母和父亲的成像结果,里林指出,总体上祖母大脑中情感认知相关区域的活跃度更高。他也强调,这是一种平均水平的比较,个体不同,得出的观察结果也不尽相同。
报道称,科学家还向所有参与研究的祖母提出了作为祖母有何挑战和好处的问题。有关家长对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被提及最多的。另外,里林指出:“我们感到有趣的事实是,很多祖母提到了可以将孙辈交还给他们父母的好处。”
很多祖母表示,从时间和财务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和自己的孩子相处。科学家总结:很多祖母表示,自己作为祖母比作为母亲更受欢迎。
(陈永军)
德国家庭设立“法定睡觉时间”
充足睡眠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但多项研究发现,欧洲青少年睡眠时间过少。2021年5月,一项对24个欧洲、北美国家和地区展开的调查显示,各国青少年上课日普遍存在睡眠不足问题,约25%的青少年每周至少有一天入睡困难,上课日达到建议睡眠时长的比例为32%~86%(非上课日这一比例为79%~92%)。此前,德国DAK保险公司的调查也显示,该国近1/3的青少年有失眠问题,1/2的青少年抱怨每天很疲倦,年级越高睡眠时间越短,9年级和10年级学生平均只睡7小时。
研究者认为,缺觉首先要归因于学业压力大,其次是孩子们看屏幕的时间太长,不少中小学生每天在电视、手机、电脑前消耗的时间达4小时。德国教育工作者遗憾地表示:“学生们晚上只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却忘了给自己充电。缺乏睡眠不仅伤了他们的身体,不少孩子经常抱怨头疼、眩晕、恶心,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为此,欧洲多国加紧对孩子们的睡眠展开管理。
德国家庭通常给孩子设立“法定睡觉时间”——晚上7点。年龄小于14岁,晚上7点必须上床,最晚不得超过8点,家长到时间就会熄灭孩子房间的灯,哪怕睡不着,孩子也要躺下,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早晨孩子也有“法定起床时间”——6点,最晚不得超过7点。德国家长普遍相信,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促进大脑发育、增强免疫力,而且睡得好才能长得高、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此外,欧洲的儿童电视频道晚上7点以后就不再播放节目了,许多公共场所也规定晚上七八点以后不得让青少年进入。商业性的电视台晚上10点以后不得让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现在直播节目中。欧洲一些国家此前也要求幼儿园要给孩子留出午睡时间,但像德国等国家只上半天课,下午1~3点就放学了,所以后来也不再强制午睡,孩子可以利用放学时间回家补觉。
(申晓萍)
德国家庭设立“法定睡觉时间”
充足睡眠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但多项研究发现,欧洲青少年睡眠时间过少。2021年5月,一项对24个欧洲、北美国家和地区展开的调查显示,各国青少年上课日普遍存在睡眠不足问题,约25%的青少年每周至少有一天入睡困难,上课日达到建议睡眠时长的比例为32%~86%(非上课日这一比例为79%~92%)。此前,德国DAK保险公司的调查也显示,该国近1/3的青少年有失眠问题,1/2的青少年抱怨每天很疲倦,年级越高睡眠时间越短,9年级和10年级学生平均只睡7小时。
研究者认为,缺觉首先要归因于学业压力大,其次是孩子们看屏幕的时间太长,不少中小学生每天在电视、手机、电脑前消耗的时间达4小时。德国教育工作者遗憾地表示:“学生们晚上只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却忘了给自己充电。缺乏睡眠不仅伤了他们的身体,不少孩子经常抱怨头疼、眩晕、恶心,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为此,欧洲多国加紧对孩子们的睡眠展开管理。
德国家庭通常给孩子设立“法定睡觉时间”——晚上7点。年龄小于14岁,晚上7点必须上床,最晚不得超过8点,家长到时间就会熄灭孩子房间的灯,哪怕睡不着,孩子也要躺下,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早晨孩子也有“法定起床时间”——6点,最晚不得超过7点。德国家长普遍相信,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促进大脑发育、增强免疫力,而且睡得好才能长得高、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此外,欧洲的儿童电视频道晚上7点以后就不再播放节目了,许多公共场所也规定晚上七八点以后不得让青少年进入。商业性的电视台晚上10点以后不得让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现在直播节目中。欧洲一些国家此前也要求幼儿园要给孩子留出午睡时间,但像德国等国家只上半天课,下午1~3点就放学了,所以后来也不再强制午睡,孩子可以利用放学时间回家补觉。
(申晓萍)
喜欢读小说的人表达能力更强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书籍渐渐被碎片化的信息所替代,手机和电脑成为当下年轻人休闲阅读的第一选择。近日,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爱看小说类读物的年轻人,语言表达能力更强。
研究团队招募200名当地大学生作为受试者,使用约克大学的雷蒙德·马尔休闲阅读预测量表,分析他们的阅读动机、阅读障碍、阅读态度和阅读兴趣。完成量表后,受试者进行语言能力测试和阅读能力测试,分数越高代表阅读和语言能力越强。结果显示,对阅读有兴趣的人通常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喜欢阅读小说的人比喜欢阅读非小说类读物的人有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像《哈利·波特》和《饥饿游戏》这种小说类书籍的教育价值远不如那些教育类书籍更受家长和老师的欢迎,但他们发现,与那些只爱读教育类书籍的人相比,为了从小说中获得知识而阅读的人测试得分更高。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爱读书对儿童和成人都有益,读书除了能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词汇量和理解能力,定期阅读还可以增强社交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同情心。
负责该研究的教育学教授马丁表示,老师和家长应该适当允许孩子阅读一些小说类读物,更要避免让孩子在读小说时产生负罪感和羞耻感。如果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喜欢对书中内容刨根问底、与书中作者和角色产生共鸣,这些都是好事。
(胡学敏)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