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个性化布置策略解读

2022-05-30程晓娟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个性化小学语文

程晓娟

摘  要: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如何优化课外作业设计方式,让课外作业能够起到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等方面的作用。文章从趣味性的基础性作业、自主探究性的提升性作业、课外延伸类的迁移性作业等方面入手,主张合理设计个性化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内容,让学生乐于完成课外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个性化;布置策略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量大、任务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立足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目标,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语文课外作业,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满足学生不同的课外学习需求。

一、布置趣味基础题,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薄弱,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学会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提高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做法,为学生布置趣味性的个性化课外作业。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角色人物创设趣味性的作业场景,让学生走进场景之中,对作业内容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识字类的课外作业,将这个环节的作业任务命名为“火眼金睛纠错字”,然后创设趣味性的场景:铁罐在与陶罐比赛写字时,写错字啦!假如你是谦虚的陶罐,你能帮助骄傲的铁罐找出错字吗?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错字的词语,让学生走进趣味性的场景,自主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给出的词语是“需弱”,学生需要找到“需”这个错别字,然后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字:虚。

其次,教师可以借鉴学生经常玩的游戏设计趣味性的语文作业。例如,很多学生都玩过“连连看”的游戏,教师可以罗列出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将其顺序打乱,让学生分别给陶罐、铁罐连上符合它们性格特点的词语。这一作业能够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巧妙地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知识。

最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编排特点,为学生布置“创编角色剧”的趣味性作业。教师可以将这一作业命名为“金笔杆”,鼓励学生分析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神态等特点,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不脱离课文主题的前提下,创编简短的角色剧。

这些作业内容既体现了趣味性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精简性。一方面,学生可以对课外作业产生自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每完成一道练习题,都可以巩固不同的基础知识。总体而言,教师通过设计这一趣味性的基础课外作业,可以满足基础不扎实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体会到了写课外作业的乐趣。

二、布置自主探究题,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应注重增强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让学生产生主动的学习行为,并对课外作业中的探究性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好、具有良好学习水平的学生而言,教师所设计的自主探究性课外作业习题能够满足其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母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以下三个原则,合理设计探究性的课外作业。

第一,中心词原则。中心词可以反映一篇文章的主题,启发学生思考课文内容,使其能够联系上下文解析课文结构。例如,教师可以将“母鸡的形象”作为中心词,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课外作业: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讨论了母鸡?母鸡的形象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第二,情感原则。教师要让学生深刻解读课文,探究课文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往往需要学生剖析作者的情感,甚至当作者的情感发生起伏变化时,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例如,课文采取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外作业:作者为什么先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一面?如果是先写母鸡令人喜欢的一面,那么还会体现出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吗?

第三,线索原则。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文本线索,对课文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例如,课文蕴含了明显的文本线索——母爱。于是,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据此设计作业内容:作者在刻画母鸡对小鸡的母爱时,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作者对母鸡的这种母爱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教师根据上述原则布置课外作业,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文内容展开独立的思考,可促使他们进入到深度学习的良好状态。对于希望进一步提升个人阅读学习能力的学生,这些课后作业能够满足其学习需求,让学生学会深入文本,挖掘文本隐藏的深层知识。

三、布置迁移性作业,开发学生的智力

迁移性作业是指教师在迁移学习理论引领下设计的课外作业,它能够促使学生展开拓展性的学习,将从课堂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学习中。一方面,这一课外作业设计方式能够凸显个性化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会灵活地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其他的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迁移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开发自己的智力,能够借助语文知识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冊《金字塔》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迁移学习理论,合理设计课后习题。

第一,对比迁移法。对比是学生展开迁移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可以对不同阅读材料进行对比阅读,将已有的阅读知识和学习技巧迁移到其他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自主选择并阅读两篇介绍相同事物的课外文章,借鉴课堂所学的对比阅读经验,谈谈两篇课外文章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方式介绍相同的事物。

第二,跨学科迁移法。跨学科学习能让学生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对本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多维度的解读。教师可以合理地设置跨学科的课外作业任务。(1)从历史的角度,找出课文中谈论了哪些金字塔传说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金字塔传说的历史故事。(2)从美术的角度,鉴赏教材插图,从网络上找出课文中提到的美术艺术作品,下载相关图片,进行审美鉴赏,写出它们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3)从数学的角度,根据课文中提及的数据计算金字塔的体积,并写出计算过程。(4)从地理的角度,讲述金字塔涉及的相关地理知识。

第三,体验迁移法。学生可以根据之前的学习体验,总结学习心得,并将其迁移到其他学习体验活动中。学生在解读课文内容时,是以游客的视角欣赏金字塔。教师可以借此布置课外作业:由学生扮演讲解员或者导游员,向他人介绍金字塔,并将解说的内容写下来。

教师在设计个性化课外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迁移性作业的优势。其一,对比学习法的运用,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从纵向角度展开独立思考;其二,跨学科理念的融入与运用,能够让学生学会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多维度地解读文本内容;其三,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课后作业的自主性。

部分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学习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教师通过设计上述个性化课外作业,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超越现有的阅读水平,朝着更高的学习目标出发,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综上可知,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能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个性化的课外作业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让学生获得个性化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个性化课外作业的类型,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完成个性化课外作业。

基金项目:2020年度庆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QYLX(2020)682)。

参考文献:

[1]马少君.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更有效[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10).

[2]李葆芳.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的优化策略研究[J]. 电脑校园,2021(1).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个性化小学语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