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王斌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王斌

摘  要:主题阅读教学意在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着力于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主题阅读指围绕主题把课内外的语文知识、阅读资源整合起来,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核,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主题阅读教学为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摆脱“少、慢、差、费”的窘境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主题阅读中的主题,既可以是文章体现的思想,又可以是文章表达的情感,其要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教师应该开展主题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通过更多相似类型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更加完善地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

一、立足教材,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主题

教材是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以教材内的文章为抓手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课内文章的过程中习得阅读方法,以便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课外阅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情感。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中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赏析课文,深入理解并提取文章主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奥斯维辛是二战时期的一个“杀人工厂”,课文的作者是一名记者,提示学生记者在写作新闻时通常会着重于新闻事件本身,但是这名记者却在文章中描写了许多新闻事件的参观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悟、思考:为什么这个新闻如此的与众不同呢?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奥斯维辛的悲伤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蝴蝶》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两个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学生表达阅读感想后,教师可以再总结本篇阅读的主题——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二、围绕主题,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

课内外相辅相成的开放性阅读教学符合“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与鉴赏理念。主题阅读教学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内外的文章感悟、建立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思想情感联系。教师要就同一主题整合课内外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将在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课外,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4必修》(以下统称“必修4”)中的《热爱生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有关生命本质和意义阐述的、富有哲理的阅读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围绕“生命”这一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要由此促使学生在阅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时领悟:诗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在阅读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时明白:人不仅仅要对自己的生命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对其他的生命也要懷有敬畏之心;在阅读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时明白:生命意味着勇气,有限的生命能创造无限的价值。同一主题的文章,作者写作的角度不同,读者的阅读感悟也就不同。主题阅读教学的优势就是让学生进行全面的阅读学习,帮助学生锻炼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感受能力。

三、结合现实情境,激发学生主题阅读的兴趣

高中阶段的阅读文章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很多学生在阅读中都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回忆起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要有走进主题阅读中品读他人文章的冲动。阅读主题的确立能够明确学生的阅读方向与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文章的内涵,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必修4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时,作者对“爱”做出很多解释,哲理随笔的阅读题材使学生一时学习起来感觉到很困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需要教师在学生阅读学习时科学、合理地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以情境化的展现让学生理解文章句子的深刻含义。文章中最值得探究的就是“母爱与父爱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在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列举生活中的事件解释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文章提到母爱是无条件的,这种无条件的母爱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教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无条件的爱,母亲对孩子的爱就是没有条件的,但母亲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可能的问题有哪些,尝试举例。同样,教师接着让学生思考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在联系生活实际的阅读学习中,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从中认识到爱的对象发展促进了爱的能力发展,母爱与父爱的本质区别,使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能更加了解“爱”这一主题。

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多元评价学生的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及时总结自己在主题阅读中的“得”与“失”,明确自己在主题阅读中的收获与不足,虚心听取、采纳他人的建议,调整主题阅读的学习方法,达到阅读的理想境界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主题阅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多种多样,教师开展多元评价,便于学生从多主体的评价中全面地看待、分析自己的阅读学习。另外,多元评价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推手,是引领学生阅读学习前进的指路明灯。主题阅读教学旨在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教师要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在课内阅读中掌握方法,并能应用到课外阅读学习中。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必修》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其中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心态和性格的写法。在课文中,王熙凤看见林黛玉后做了“携着、打量、送至、拭泪”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动作,教师要让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详细地描写王熙凤的动作。在学生说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对写作原因进行详细讲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赏析文章中其他写作手法的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本篇课文掌握描写人物的写作手法及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答对学生的主题阅读学习提出指导建议,也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阅读学习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评价他人的主题阅读学习观点,让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到主题阅读评价中;通过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提高主题阅读的学习效率。

五、结束语

主题阅读教学将课内外同一主题的阅读资源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课内学习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同时在课外的广泛阅读中开阔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思维与能力。主题阅读能够塑造学生心灵,是能让学生真正习得方法的阅读。在主题阅读中,学生能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从中汲取养分,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牛玉梅. 高中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19(4).

[2]张小芳.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5(17).

[3]赖慧珍. 浅谈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8(25).

[4]赖鲁墨,黄敏. 高中语文教学中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4).

[5]王玉轩. 主题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7).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统整 比较 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