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初探
2022-05-30贺海涛梁全红
贺海涛 梁全红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运用校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那么,如何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作业呢?
识字类作业:拓宽识字范围,培养识字兴趣。识字类实践作业旨在以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自主识字。具体地讲,一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绘本或其他书籍,借助拼音自学读书时遇到的生字;二是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学在社区、商场、街道、公园等生活场景中遇到的生字。
例如,学习了“认识汉字”主题单元后,教师组织开展了“了解传统文化,走进生活学汉字”语文实践活动,先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社区、商场、街道自主认读食品包装袋、报纸、宣传单等素材上的生字,并将相关素材收集、整理起来,制作成手抄报,再在课堂上开展“我是识字小达人”手抄报展评活动。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剪、贴、装饰等手段,把收集到的素材上的生字呈现在手抄报上,并进行了充分展示。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学习,认识了更多汉字。识字类实践作业,既调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
语言类作业:敢于发表看法,提高交际能力。语言类实践作业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口语实践,积累、整理、总结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建立个性化的口语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实现有效的交流互动。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解说员》为例。课堂上,教师以“介绍我的校园”为题,引导学生写校园解说提纲,并提示:讲解时条理要清晰,声调、语速要适中,还可以用手势、表情辅助表达。学生通过自主解说及同学之间互相点评、补充掌握了简单的解说技巧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语言类实践作业了,如创设博物馆需要汉字文化讲解员、社区征集志愿者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动物园召集解说员等问题情境,请学生选择一个场景撰写解说词并实际解说。学生先自主选择解说情境并在生活中实操,然后在作业群里以音频等形式反馈学习成果。这样的语言类实践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技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阅读类作业:拓宽读者视角,积累习作素材。阅读类实践作业主要包括课前预习阅读作业和课后补充性阅读作业。课前预习阅读作业的任务是:学生在学习新课文前查找并阅读相关材料,了解课文作者、写作背景等。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前,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与鲁迅的关系,明确文本写作背景。课后补充阅读作业是对教材文本的有效延伸,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后有一道选做题:“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学习本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整本书获得问题的答案。补充性阅讀不但能增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天润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