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导读课培养创造力
2022-05-30胡莹莹
胡莹莹
笔者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借助导读内容,促进创新意识萌发。本单元课文都是科普类文章。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语文要素的体现。在导入环节,教师以单元导读及“快乐读书吧”导语中提到的生活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对某些生活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并提出疑問。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开始思考自己对哪些现象产生了疑问,并通过聆听同学的想法体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交流中,一名学生不仅提出了问题,还阐明自己已经做实验验证了实验现象的真实性。她解释道:“先在一个矿泉水瓶中灌入大半瓶水,再在瓶身上钻一个洞,把一根吸管插进洞口。盖上瓶盖的时候,水并不会流出来,但打开瓶盖后,水就会流出来。”学生被该生描述的现象所吸引,大胆猜想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有的学生猜想“水瓶盖子盖起来时,外面的空气对瓶中的水产生挤压,水就出不来了”,有的学生猜想“打开盖子时,外面的空气可以把水挤压出来”等。产生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教师乘机引导学生进入《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增长知识和见闻。教师借助导读内容设计开放性问题,以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为抓手,引发学生思考、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依托阅读记录表,促进创造性观点生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了阅读科普类作品的方法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在书中选择一个“站点”(全书共六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填入表格,然后自主查找答案,并记录自己的思考。这一环节旨在教会学生边读边记录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问题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答案,鼓励学生广泛查证、独立思考,提出有创造性的观点。一名学生记录了“什么样的材料最坚固又最不坚固”的问题。他在书中找到的答案是“铁被公认为最坚固、同时也是最不坚固的材料,因为铁最怕潮湿、雨水和雾气……容易因生锈而腐蚀掉,这是一种氧化反应”。他自己的思考是“铁路大桥、铁轨在下雨的时候怎么防生锈”。为了解决疑惑,他提出了“可以在铁的表面涂一层防水物质来防止生锈”的观点。根据水油分离原理,他首先想到的防水物质是油。通过实践,他发现油确实可以防止铁生锈,但经过雨水反复冲刷以及高温炎热的作用,铁表面的油会逐渐减少。通过查阅资料,他发现:人们一般通过在铁制品外层刷油漆防止铁生锈,因为油漆会迅速变干变硬,能比液体油更持久地附着在铁制品表面。借助阅读记录表辅助整本书阅读,促使学生展开个性化思考,提出了创造性观点。
制定阅读计划,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在制作阅读计划表时,教师让学生自主规划,并阐明:阅读计划表的制作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结合计划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分享了几张学生的阅读计划表:第一张以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了阅读计划,以一节节小火车的形式呈现了阅读进度安排;第二张图表结合,在简约的表格旁边画了一幅精美的插画,表现一个女孩站在书架前找书的情景;第三张是一张简单明了的阅读“打卡”表格。教师还发现,学生的阅读计划不局限于在纸张上呈现:有的学生把千纸鹤串起来,把计划写在鹤的翅膀上;有的学生自制一套“俄罗斯套娃”,将阅读计划按周期分别写在各个“娃娃”上。
(作者单位:枣阳市民族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