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学情实施语用教学

2022-05-30张世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法规范

张世华

在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如何落实这些语用目标呢?

一、立足教材,引导学生规范运用文字

在高中学段,语法知识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语法规范意识。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大多是经典名篇,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文言文、古诗词等古代文本上,忽略了教材其他文本的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不利于引导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着意在现当代文本教学中引导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时,笔者在白板上呈现这样的语段:“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①第一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分别是什么?②第二句中的“一个多世纪”能否换成“100多年”?③第三句中的‘大规模能否挪到‘曾的后面?④第三句中的“改建、扩建和装修”能否改为“扩建、改建和装修”,或改为“装修、改建和扩建”?对于问题①,学生很快回答“主语是‘港督府,谓语是‘建成,本句没有宾语”,但对于笔者“为什么缺少宾语”的提问,学生很难正确回答。于是,笔者给学生补充相应的语法知识:“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一定必须具备主语、谓语和宾语。主谓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子,它是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主要有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本句即为名词性谓语句。”对于问题②,学生经过同桌讨论后,仍不得要领,大都认为两者可以互换。笔者便从概数角度引导:“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100年为一个世纪,虽然“一个多世纪”可以换成“100多年”,但两者相比,“100多年”的“多”显得过于宽泛,而“一个多世纪”则无此虞。对于问题③,一部分学生认为“能”,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能”,笔者便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广泛引起了关注”为例解说语序,通过类比,学生明确“状语成分做修饰语时,要紧接被修饰对象”。对于问题④,学生稍加思考,即可分析出“改建”“扩建”和“装修”三者的先后顺序,明确了三个词语不能互换的原因,并认识到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最后,笔者总结:语言文字的运用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只有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才能让语言表达清晰、明确,才能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尊重规律,指导学生精准运用文字

对高中生而言,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精准性上下功夫,让他们深切体会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积累起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和个体的言语经验。

比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笔者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自己认为最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句”,并说明作者这样运用的妙处。学生阅读文本后,找出了诸如“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之类的语句,除了“天又青了”这句话让学生费解外,其他的语句,学生都能給予比较中肯的解说。于是,笔者紧紧扣住“青”字引导学生分析:①“青”与哪一种颜色最接近?②“天又青了”在前文中有伏笔吗?③“青”在文中是什么用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借助笔者提供的支架问题,稍作思考,很快明确:青色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青”与蓝色最为接近;“天又青了”与前文中的“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相呼应;“青”在文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即天变青了、天转晴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说明故都的天空在雨后更加明净,更显高远。

为了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认知,笔者列举出文本中的几个句子让学生“找碴儿”:①“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② “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③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④“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学生经过讨论,认为①句中的“饱尝”与②句中的“尝不透”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语言运用不准确;③句中的“家里的家虫”与“家家户户”重复,语言运用太啰唆;④句中的括号没有起到括号应有的解释、说明的作用,运用不准确。

语言文字运用既要规范,又要准确。在语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强化,培养学生规范、精准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三、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创新运用文字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这也正是语言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原因。在语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积累的语言材料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创新语言表达形式。受篇幅所限,笔者仅从如何引导学生超常规搭配语言文字的角度谈谈如何创新语言表达形式。

所谓语言的超常规搭配,是作者为了表达某种特殊语义和情味,以超出语法规范的方式将词语搭配起来使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教学中,笔者有意引导学生在规范、准确表达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超常规搭配。

在教学《长征胜利万岁》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借鉴“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明确“披”字将吴起镇人格化,全句表现了作者对红军会师的兴奋和喜悦之情;在教学《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时,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份谢意,澎湃而悠长”句中的“澎湃”,让学生理解了6000万荆楚儿女对全国人民的真诚感谢;在教学《荷塘月色》时,笔者引导学生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让学生认识到嗅觉与听觉的超常规搭配能给读者以新奇的阅读感受;等等。笔者还为学生总结了语言超常规搭配的几个技巧:突破固定语义的限制进行搭配,突破词义运用范围的限制进行搭配,突破语言常规表达习惯的限制进行搭配。

学生从课本中感知了语言超常规搭配的妙处,又掌握了相应的搭配知识,在写作中不断出现新颖别致的语言超常规运用。如“春天的田野,满眼充盈的是碧绿,也许是怕我寂寞吧,微风不时送来麦子拔节的声音。偶尔,一两只云雀在空中卖力地表演,可惜,偌大的舞台下,只有我一个人……”再如“那地动山摇的呐喊,痛快了山川,澎湃了大海,蓬勃了生命力,延伸了想象力。这是怎样的气势啊!”

这种语用创新能突破表意单一的组合限制,使语句包容更加多样的语义内涵,激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能把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充分调动读者参与语义创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法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来稿规范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