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特色课程助力学生成长
2022-05-30赵红陈红波
赵红 陈红波
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何才能达此目的呢?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潜江特校”)结合学情、校情和区域文化特色,探索出一条促进特殊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路径。
为了让学生认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相关知识,推动潜江市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潜江特校在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市非遗中心”)和市群众艺术馆的支持下,于2020年引进非遗项目“潜江面塑”“江汉皮影”,经过两年的尝试,现已初见成效。
一、精准定位,助推非遗特色课程落地
“潜江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潜江当地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它以面粉为主料,以食用颜料为辅料,制作者借助简单工具,通过揉、搓、挑、压等技法,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江汉皮影”也称平原皮影戏,属于“门神谱”类大皮影,是潜江市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它以牛皮为原材料,以戏剧人物为造型,图案精细、人物造型逼真。正派人物一般用阳刻手法,净角、丑角等一般用阴刻手法,各行当脸谱造型和行头源于戏剧,文影装一只手,武影装两只手,雕刻工艺总体上讲究圆润。
潜江特校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学会一门看家技术、掌握一项生存技能”出发,敏锐地捕捉到“潜江面塑”和“江汉皮影”这两个非遗文化项目对特殊学生未来发展的价值,便积极、主动地联系市非遗中心及两个项目的传承人,邀请他们到学校指导、授课,为学生提供学习一项新的生存本领的机会。
为了让非遗文化真正服务于学生,学校将“潜江面塑”“江汉皮影”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课程计划,划拨专项经费,配置面塑教室和皮影教室,添购专用教具;为了让这两个项目在学校扎下根来,学校与“江汉皮影”国家级传承人刘年华、“潜江面塑”省级传承人潘凤娥签订协议,特聘他们为学校特色课程指导教师。
事实证明,这两个项目对于特殊学生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都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在非遗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空间。
二、精研细磨,深化非遗特色课程实施
非遗指导教师从未接触过特校学生,而特校教师对非遗项目又比较陌生,甚至有些教师从未接触过非遗项目,教学面临着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采取了精研细磨的教学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学校组织特色课程指导教师和特校教师将“非遗进课堂”的种种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成立专班对问题进行梳理,形成几个专项课题。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专班成员对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以及项目与学校文化的融合、项目与学科的整合、项目与学校德育活动的融合等课题,进行系统探讨和深入研究。
然后,学校组织特色课程指导教师和特校教师联合研发校本教材。经过调研,学校认为,要让课程持续实施,必须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基于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材编写小组,编写小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拟定了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教学内容,确定了校本教材的编写框架“故事引领—步骤示范—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互评赏析”。在这个大框架下,编写小组成员依据学生实际和非遗项目教学特点,很快编写出第一学段版校本教材。2021年秋季,学校已经完成了三个学段校本教材的编、印工作。为便于全面开展非遗教学工作,学校还组织编写小组成员编印了配套的教学设计,录制了“非遗制作”微课视频。
最后,学校组织特色课程指导教师和全校教师进一步丰富非遗教育形式,使小课程变为大课程,即结合“学科中心”“学习者中心”和“问题中心”教学思想,拓展了课程的宽度和广度。学校以“潜江面塑”和“江汉皮影”两个非遗项目为引擎,统领校本课程建设,将非遗文化教育与生存技能、特长发展、德育建设相结合,在学习中渗透非遗文化,在活动实践中普及非遗文化,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了非遗文创作品的制作。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学校初步形成了符合特殊学生身心特点的非遗文化教学模式,录制了非遗文创产品制作视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展示、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三、搭建平台,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深入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学校非常重视非遗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为学生搭建了各种展示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举办校园非遗文化作品展
为了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校内举办校园非遗文创作品展,展示所有学生制作的面塑、皮影作品;在学校艺术节、全国助残日等特殊节日,学校鼓励所有学生参展,让他们在作品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并在一定程度上宣传、普及了“潜江面塑”和“江汉皮影”文化。
2.举办爱心义卖展示活动
为了让学生作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校积极与潜江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单位联系,利用潜江市曹禺文化周、潜江龙虾节、潜江马拉松比赛、潜江剧本节、潜江市博物馆日等大型活动平台,组织学生现场制作非遗文创作品,并进行义卖。特别是在潜江市博物馆日活动期间,前来观看学生现场制作文创作品的市民和各级领导络绎不绝,不少爱心人士纷纷购买学生的作品。看到自己的劳动被认可,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倍增。
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非遗文化的普及、传播与传承,更完善了潜江特校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的课程改革,为全面推进学校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搭建了平台,特别是展示交流活动,使“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教学愿景落到了实处。
(作者單位: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