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生长视域下儿童美术观察力研究

2022-05-30钟林鹃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观察力

钟林鹃

摘  要: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论,指出教育要“顺从”大自然的法则,满足儿童身心自然发展需求,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美术教学能洞悉生命的本质,儿童是生长的,儿童的精神世界也在生长。因此,以“自然生长”视域下来认识与定位美术教学,提高儿童美术观察力,是契合美术核心素养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一次实践探索。

关键词:自然生长;儿童美术;观察力

一、自然生长的含义

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论,指出教育要“顺从”大自然的法则,满足儿童身心自然发展需求,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在如今“双减”政策下,要提质增效上好一堂高质量的美术课,必须从源头出发,立足儿童自然生长规律,从自然生长视域下来认识和定位美术教学。

二、培养儿童美术观察力的意义

观察,是通过眼睛来认识事物、联想问题、发现规律。观察能力的获得,依赖于良好观察习惯的形成。达尔文曾对自己做了这样一个评价:“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智力,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神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观察是认识事物,揭开事物本质规律的最直接有效的行为活动,儿童美术离不开观察,儿童美术领域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观察是可以经过不断的培养和训练提高的。当然,引导和培养的具体方法不同,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情况也会不同。这就对美术教师实施的引导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然生长视域下提高儿童美术观察力的实践途径

(一)回归本源,明确观察目的

1. 伙伴合作,细化观察目的。在执教《植物写生》这一课时,笔者使用了植物盆景让学生进行观察了解,首先让学生观察视频植物的不同特点,再布置具体任务:①小组讨论,观察真实植物的特点(花、叶、茎)。②从不同角度观察,小练笔表现前后遮挡关系。③观察真实的植物与线描植物之间的区别,线描植物重点抓住了哪里进行刻画?在学生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很容易被植物的叶脉、绒毛等一些无关重点的细节所带偏,需要教师重复强调观察目的,引导学生回到有目的的观察中来。什么是有目的的观察呢?这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材料,有意识引导。仍然以《植物写生》一课为例,选取植物盆景时就应该有意识、有目的。笔者选取了红掌、君子兰、仙人掌、铜钱草这几種外形完全迥异的植物进行观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每桌不仅有植物,还有植物不同角度的图片,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写生方式,再针对学生练笔中的问题进行示范,然后再次观察作业。在欣赏名家作品时,也要注意观察的目的性引导,比如赖少其的《君子兰》,重点在于观察大师是如何表现遮挡和穿插关系的;欣赏袁运生的《云南风景》目的在于学习画家的用线繁而不乱,有疏有密。

2. 分层递进,启发观察结论。还是以人美版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为例,第二个班级授课时,笔者采用问题递进方法组织学生观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全班又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析一幅肖像画,分别是《张卿子像》《藏族女孩》《九十三岁老人的习作》和《青年女歌手》,首先给出四幅肖像画的眼睛局部,让学生猜测职业,设疑激趣,学生都能猜出画中人物的职业以后,继续询问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出眼神的神态,再让每个大组具体研讨一幅肖像画,问题是①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②人物的外貌特征及神态;③作品的主题及表现方法。这都是书中“思考与讨论”部分的问题,属于书中重难点,学生每个大组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解决一个问题之后,继续深入了解曾鲸的波臣派的墨骨烘染技法,版画的概念以及素描、油画的概念,学生又从而理解了“以形写神”这个肖像艺术的重要经验。

(二)追寻方向,厘清观察重点

儿童在观察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分心,教师要及时将学生拉回观察的状态中,确保观察的顺利进行。有目的观察而无重点的观察,会导致学生绘画过程过于平均,没有主次,不利于解决课堂重难点。又如笔者一次失败的教学经历,《画人像》一课中,本课重难点在于学生能够用线条表现发型、五官、表情、服装的特点。但是笔者在做课件的时候,就搞混了重点,将大部分篇幅用于三庭五眼和脸型的打格法中,批改作业发现耗时费力并且效果也不好,学生并没有在讲授中体会到三庭五眼的用法,这就是观察重点不明确的失败例子。在之后的班级教学中,笔者及时改正,注重让学生观察发型、脸形、五官、表情和服装,并且做了小练笔,将三庭五眼的讲述方式变为小互动,简化为用手量一量自己,得出“两只眼睛的间距是一只眼宽”“上庭、中庭、下庭在正面人像中基本是相等的”这样一些较有实操性的结论,有层次地指导学生作画。在发现学生肖像画人物的肩宽不合比例以后,又指导学生测量了肩宽和头宽,得出肩宽是头宽的一倍,这次的学生作业比之前好了许多。

(三)开阔视野,拓展观察形式

1. 调动感官,丰富观察形式。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要求教育应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儿童的世界是多彩的、灵动的,教师不能单一运用自己的语言和简单的图片去引导学生观察。比如《我的小天地》这一课中,先让学生带来家中照片,拍摄自己家中的小天地并进行介绍,感受每个小朋友的家中陈设、家具、色彩;然后运用全景视角参观大师们画中的小天地,感受大师们对陈设、家具、色彩的呈现;最后参观教师的小天地,观察如何用线描表现小天地,处理好线条表现的陈设、家具的不同高低、大小、前后关系。再比如《我们身边的痕迹》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学习拓印,观察硬币花纹,再带学生在校园走一走,观察还有哪些身边的东西可以用来拓印。为了让学生保持对观察的兴趣,需要拓展更多的观察形式,如调动学生更多感官来进行观察,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去接触所观察的物体,感受被观察物体的形状、纹路、质感;还能用鼻子去闻味道,耳朵听声音等等,让学生对被观察物体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创作出更生动形象的作品,提升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2. 整合资源,补充观察内容。在当今互联网资源非常丰富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利用网络、艺术馆的多媒体资源补充观察内容。例如《快乐的人》这一课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实践木偶人的关节活动变化,其次让学生做做操,总结出人体关节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资源,观看网络视频和教师录制微课,丰富创作方法;最后观看课本,观察总结优秀学生作品中的成功之处。在《飞天》一课中,笔者插入自己在博物馆拍摄到的照片,给学生补充敦煌壁画的相关知识背景。在《恐龙世界》一课中,利用课堂VR软件和多媒体直观展示了几种常见恐龙。整合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维度观察,有效弥补了学生观察思维单一、比较局限的问题。

卢梭所提倡的儿童自由,旨在顺应自然。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生命自然,实际上也是在开启儿童生命的自由,促进儿童生命的整体、健全、充分地发展,促进儿童自由自主人格的实现。我们所提倡的在自然生长视域下儿童美术观察力也正是与此不谋而合。通过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多维度的观察训练,学生能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美的眼睛分析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启多彩童年快乐学习的钥匙。

四、结语

总之,自然生长视域教育观下的儿童美术观察力教学实践探索,以儿童的视角出发,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求,给予儿童多样、丰富的观察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儿童美术观察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俞亚萍. 自然教育观下的“生长美术”教学[J]. 教学与管理,2020(14):39-41.

[2]俞亚萍. “全美”艺术特色文化课程体系的架构[J]. 教学与管理,2021(17):5-6.

(责任编辑:罗  欣)

猜你喜欢

观察力
数数看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体育教育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大考验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