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雷锋形象在师生脑海更加生动鲜活

2022-05-30张红刘梦珍

雷锋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弘扬

张红 刘梦珍

记者:南街村有“中国第一雷锋村”美誉,置身这方独特的热土,南街学校有何受益?

毛爱农:南街村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雷锋蔚然成风,现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这里环境优美、村风纯正、民风淳朴,尤其是南街村培育的“二百五”“傻子”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为我们学校履行好教书育人使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红色人文道德沃土。我们学校是1991年由南街村集团投资兴建、临颍县教育局管理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40多个教学班,2600多名师生。置身这方热土,学校坚持高扬雷锋精神的旗帜,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着眼“促人人发展,求人人成才”目标,注重立德树人,让培育时代新人的列车,始终稳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

记者:雷锋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雷锋的故事有穿越时空的美丽。你们是怎样讲好雷锋故事,让雷锋的形象在师生脑海里更加生动鲜活?

毛爱农:弘扬雷锋精神,关键是要让师生知道雷锋是谁、雷锋精神是什么。为此,我们在教学楼前的广场上竖立雷锋塑像,命名为“雷锋广场”,与学校门口的汉白玉雷锋雕像交相辉映。每年“3·5”学雷锋日,我们都隆重开展系列纪念活动:组织师生瞻仰雷锋塑像,给雷锋塑像敬献花篮、佩戴红领巾;讲雷锋故事、读雷锋书籍、看雷锋影视、唱雷锋歌曲、写雷锋日记;举办“雷锋精神伴我成长”等主题演讲……

此外,还通过“队日”“团日”“主题班会”“征文书画比赛”及宣传橱窗、文化长廊、“雷小锋”广播站、“手抄报”等形式,全方位宣传雷锋和雷锋精神,深化师生对雷锋精神的了解和领悟;建设雷锋集体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开展“我为集体添光彩”系列教育,在和风细雨和日常生活中,强化师生的家国情怀和集体主义观念,引导师生在为班级、学校、国家大集体增光添彩的同时,又从集体中感受温暖和力量。

记者:弘扬和学习雷锋精神重在践行、贵在致用。你们是如何引导学生做到学用结合的?

毛爱农:“做好人好事”已成为全国人民学雷锋的代名词。雷锋一生都在坚持做好人好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学习雷锋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从自己、从身边、从小事做起,乐于奉献,多做好事。

我们把学雷锋与做新时代文明志愿者有机融合起来,组织师生尤其是党员、团员坚持带头到社区义务服务,捡拾垃圾、擦拭护栏、清扫环境、疏导交通等,做“小交警”“小城管”。节假日,满眼飘扬的红领巾成为街道、社区等场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往群众无不驻足称赞,在为社会广播雷锋精神、引领文明风尚的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除了让学生自己成为“小雷锋”之外,我们还通过坚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雷锋精神在千万个家庭中弘扬传承,每年评选“雷锋家庭”“雷锋家长”,邀请他们在家长会上谈体会,用一个家庭“感染”无数个家庭,让“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把雷锋精神之光照进人们心田,弘扬了清风正气。

持之以恒开展学雷锋,培养了学生也教育着园丁,在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捐款捐物、值勤值班、家访谈心、心理疏导、培优“补差”、学困帮扶、下乡支教等各种公益活动中,老师们一呼百应、踊跃参与,学校各项工作都走在市县兄弟学校的前列,有力地促进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记者: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做雷锋活动,对学校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主要变化有哪些?

毛爱农:学雷锋、做雷锋,使南街学校在中原大地甚至全国声名远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对青少年“铸魂塑形”,我们学校把“先成人后成才”作为办学理念,很多家长就是冲着这一点踊跃把孩子送来培养的。我们的学生在校浑身洋溢着雷锋精神的气息;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依然出类拔萃。

如今,在校园里,学生们拾金不昧、互助互爱、互帮互学已成常态。一年一度汇编成册的《好人好事簿》,记载着学校师生学雷锋、做雷锋的累累硕果,是学校師生数十年如一日学雷锋的历史见证,也成为师生的无上荣光。学校的教学质量多年来稳居全县一流,“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书香校园示范单位”“漯河市最美校园”等殊荣也纷至沓来。

一份份荣誉,一个个奖牌,见证了我们矢志不渝用雷锋精神办校育人的辛勤付出,也时刻激励着我们牢记初心、奋发图强,以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举措、新的激情,去书写新时代的育人篇章!

(责任编辑:陈运军)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