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黄继光、邱少云齐名的英雄

2022-05-30赵倡文

雷锋 2022年7期
关键词:庄村黄继光烈士

赵倡文

说起王成,你就会想到舍身炸敌群的《英雄儿女》;说起黄继光,你就会想到用身体堵枪眼的钢铁战士。可你知道吗?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中的特等功臣、二级英雄李文彦,就是王成式的英雄,他的名字与黄继光、邱少云一起并列在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许世友签发的记功命令上。

李文彦是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留庄村人,虽然英雄已经在朝鲜战场上牺牲70年,可家乡的父老乡亲并没有忘记他,今年该村的一群古稀老人,更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迎接他“回家”。

巍巍太行山脚下的留庄村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可就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日本侵略者于1938年5月23日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留庄惨案”,屠杀无辜群众200余人。目睹日寇的暴行,仇恨的种子深深种在李文彦年幼的心中。1947年留庄解放了,11月,20岁的李文彦毅然报名参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川、滇、黔“剿匪”战斗,并于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1年3月,他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8日,作为15军44师130团警侦工连工兵班班长的李文彦带领两名战士,配属兄弟部队参加上佳山无名高地反击作战(上甘岭前期战役)。李文彦的战斗任务是抢修坑道,但当他看到坚守阵地的战友一个个倒下,阵地岌岌可危时,毅然冲上去,和战友们一连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最后,整个阵地只剩他带领的两名战士和三个伤员。敌人又开始冲锋,身负重伤的他果敢命令战士李德厚、马信龙带着三个伤员撤下去,向团首长报告这里的情况。他自己则抱起炸药包,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1953年6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下发记功命令——

“经志愿军政治部四月八日与二十三日批准:在上甘岭战役中创有特殊功勋、对作战胜利起有决定作用、堪为全军榜样与旗帜的黄继光等五同志改记特等功或改授英雄称号……

十五军:

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二营营部通信员,特等功、二级英雄黄继光,改授特级英雄称号;

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一等功邱少云,改记特等功一次,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

四十五師一三五团七连二排长,特等功、二级英雄孙占元,改授一级英雄称号;

四十四师一三零团工兵班长、一等功李文彦,改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

司令员许世友、副司令员曾绍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政治部主任刘有光”

李文彦的名字不仅与黄继光、邱少云并列,而且朝鲜停战后,他的战友们更是在他牺牲的无名高地的石壁上刻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舍身炸敌群的中国共产党员李文彦同志永垂不朽!”的字样以志纪念。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开拍,李文彦的事迹还成为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被一代又一代人歌颂。

祖国人民没有忘记李文彦,他家乡的父老乡亲又怎能忘记?

李文彦牺牲后,大哥李文俊和弟弟李孙良将收到的《阵亡通知书》和李文彦的一幅照片,十分小心地珍藏起来,这可是他们对兄弟的唯一念想。为了怕照片年久模糊不清,他们又请人依照片给兄弟画了一幅画像挂起来,看到画像就好像兄弟活在自己身边。时光荏苒,转眼快过去三十年了。1980年,大哥李文俊到了人生的弥留之际,他断断续续对兄弟李孙良说:“我老是看见文彦兄弟坐小汽车回来了,我死了,也让他随我入祖坟吧!”李文俊老人过世后,留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商议,村里出钱给李文彦烈士修了座衣冠冢。每当春节、清明以及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等重要节日,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学生都要在烈士墓前举行祭扫和纪念活动。

忘不了李文彦的还有他的同龄人。20世纪80年代,时任沁阳县教育局副局长的留庄村人张万钟,有机会到朝鲜去考察,他专门来到李文彦牺牲的阵地前去悼念自己儿时的伙伴,喊一声:“我的好伙伴,你在异国他乡还好吗?我代表留庄人来看你来了!咱们一起回家吧!”从朝鲜回国后,张万钟专门回到村里,给父老乡亲讲述他在朝鲜的所见所闻,告诉乡亲们:“我们没有忘记李文彦,朝鲜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他牺牲的那座山头已改叫文彦山,他牺牲附近的一个村已改叫文彦村,他牺牲附近的一所学校已改叫文彦学校。”王连忠老人也是李文彦的同龄人,退休后回到村里,他尽自己所能搜集与李文彦烈士有关的资料,2021年,93岁的他在去世前,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交给了留庄村党支部,其中一份资料上写道:“特等功臣李文彦同志在1947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在全村人民欢送的大会上,是尚桂棠同志亲手给戴上光荣花,并扶上马的。”为人们还原了一个珍贵的史实。

历史需要记述,精神需要传承。2017年,留庄村的靳贤武、刘超哲、张胜利、邵玉芳、李五旦等五位老人在一起商量:“我们现在的幸福哪里来?还不是老一辈革命家及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年龄大了更应该教育下一代‘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自己集资在留庄村筹建了红色教育基地,李文彦自然是教育基地的主角。

2022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留庄村也开始了村容村貌整治,村西头平整出了一大块空地。69岁的邵玉芳老人看着这块空地,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她召集几个老伙计商量道:“李文彦是我们留庄村的骄傲,但遗憾的是他的尸骨没能回家。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建有英雄的衣冠冢和红色教育基地,但衣冠冢在李家祖坟,瞻仰不便;而红色教育基地也已陈旧。如今村西头那一块空地,我们能不能建成李文彦烈士广场,在广场中树一尊烈士雕像,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迎接英雄回家呢?”

2022年3月10日,留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集资建李文彦烈士广场是其中的一项议题。全体党员听完邵玉芳“建烈士广场、竖烈士雕像,迎英雄回家”的构想后,反响热烈。预备党员李哲率先捐了2000元,退伍军人李孙强接着捐了1000元,87岁的退休工人刘安东捐了200元……有了党员的带头,捐款活动迅速在全村展开,全村127人,共捐了20020元。

人们捐款的热情,温暖着邵玉芳他们的心:“有了大家的支持,烈士广场和雕像怎能建不起来?”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邵玉芳他们作了分工,有的负责设计雕像、有的负责场地建设、有的负责外出联系雕刻厂家……

2022年六一前,留庄村党支部举行了李文彦烈士雕像落成仪式。人们把落成仪式制作成短视频传到网上。留庄村在外上大学的张会峰看到后,专门给邵玉芳发来微信说:“奶奶,为李文彦烈士塑像,就是为我们留庄村铸魂。李文彦烈士的先进战斗事迹,是留给我们留庄村村民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留庄村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谢谢您们的付出!”

年轻人的微信让邵玉芳的眼睛湿润了,她知道李文彦烈士的精神已经传给了下一代。她把微信转给自己的几个老伙计,激励大家发挥余热,让烈士的精神在家乡永驻!

(责任编辑:吴维满)

猜你喜欢

庄村黄继光烈士
动作中的爱国精神
山西忻州兴旺庄村: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关注盛会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敢向绝壁要“天路”
——致敬当代愚公毛相林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致敬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连:英雄精神将永远传承
战友给黄继光起绰号“八大员”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温暖送村来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赴沈丘县南郭庄村扶贫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