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报告分析

2022-05-30李健韦忠善覃佳吴曾权韦子念

健康之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复发并发症听力

李健 韦忠善 覃佳 吴曾权 韦子念

摘要:目的 探究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我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骨链病变患者6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和改良乳突根治术组各30例,分析两组听力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气导听力阈值、骨导听力阈值、气骨导听差值均低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未愈率低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结论 慢性中耳炎治疗中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的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慢性中耳炎;改良乳突根治术;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听力;并发症;复发;满意度

慢性中耳炎的主要诱发因素有急性中耳炎、热灼性烧伤、冲击波损伤等,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道流脓、听力减退、耳鸣、眩晕等,严重时还易发生颅内颅外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能有效根除病变。耳内镜技术能够将患者听骨链、鼓膜系统重建起来,有效恢复患者听力[2]。本研究以我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骨链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慢性中耳炎治疗中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我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骨链病变患者6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和改良乳突根治术组各30例。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女性16例,男性14例;患者年龄34~49岁,平均(39.23±6.45)岁;体重53~62 kg 19例,63~78kg 11例;病程5~7年14例,8~16年16例;疾病类型:胆脂瘤13例,鼓室硬化症7例,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例,复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例。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女性15例,男性15例;患者年龄35~50岁,平均(39.62±6.47)岁;体重53~62 kg 18例,63~78 kg 12例;病程5~7年13例,8~16年17例;疾病类型:胆脂瘤12例,鼓室硬化症8例,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例,复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納入标准:(1)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耳科检查确诊;(2)均符合慢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3];(3)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1)有重大肢体疾病;(2)先天性、后天耳道异常;(3)中途退出。

1.2 方法

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耳后沟或耳内切口,暴露乳突骨皮质,手术电钻经筛区开放鼓窦,根据病变决定开放或不开放乳突,磨低面神经嵴,断桥,然后将上鼓室外侧壁磨除,将乳突、鼓窦、鼓室连通,对乳突、鼓窦、鼓室内病灶进行观察并将其切除,之后用0.9% Nacl溶液冲洗术腔,鼓室填塞含氧氟沙星滴耳液明胶海棉,取自体骨或钛质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修复鼓膜,行鼓室成形,耳廓软骨修复上鼓室外侧壁,开放的乳突及鼓窦取乳突健康骨粉或耳后肌骨膜瓣填塞,重建外耳道后壁,复位外耳道后壁皮瓣,外耳道填塞明胶海棉及碘仿纱条,颞部加压包扎。

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耳内镜下清理外耳道内分泌物、上皮等,去除鼓膜残边约1~2 mm,作好鼓膜移植床。以5 ml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5滴的混合液做外耳道后壁浸润注射距鼓环5~10 mm处自6:00~12:00做外耳道内门形切口,分离外耳道皮瓣直达鼓环,掀起鼓环连同皮瓣推至前方,暴露鼓室,清理病变。若病变未能完全清理,则据病变逐步向耳道后上凿除鼓室盾板,暴露上鼓室,必要时向后达鼓窦及乳突,直至完全清除病变。用抗菌药物、激素冲洗术腔。如果患者胆脂瘤侵蚀锤、砧骨、镫骨上结构,镫骨底板完好,则彻底清除病变,保留镫骨底板,自体骨或全听骨赝复物(TORP)重建听骨链;如果患者镫骨完好,锤骨、砧骨破坏,保留镫骨,彻底清除病变,自体骨或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重建听骨链;如果患者具有完整的听骨链,但听骨链周围组织病变严重,则分离砧镫关节,将患者砧骨取出,剪除锤骨头,彻底清除病变,保留锤骨柄及镫骨,自体骨或PORP重建听骨链。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随访1个月。(1)比较两组听力情况包括气导听力阈值、骨导听力阈值、气骨导听差值。(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复发情况。(4)比较两组满意度:以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总分0~10分,0~2分为不满意、3~5分为一般、6~8分为基本满意、9~10分为非常满意。(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患者的听力提升10 dB HL以上,具有良好的鼓膜和听骨链修复效果为痊愈;术后患者的听力提升10 dB HL及以下,鼓膜再次穿孔[4]为未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听力情况比较

手术后,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气导听力阈值、骨导听力阈值、气骨导听差值均低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比较

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在慢性中耳炎的早期治療中,药物治疗较为常用。近年来,听骨链重建术治疗在飞速发展的耳内镜技术作用下成为临床优先选择,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慢性中耳炎对中耳的传音结构造成破坏,一方面需要将病灶从根本上彻底清除,另一方面还需要将中耳传声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有研究表明,常规手术治疗无法有效恢复一些患者的听力水平,同时具有较多的术后感染情况[5]。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术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慢性中耳炎患者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听力水平。

随着耳内镜器械的不断改进,水下磨骨等技术的普及,耳内镜手术不再局限鼓室内病变,可以清理到鼓窦及乳突,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及颞骨解剖水平的熟悉程度具有较高要求。

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后,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气导听力阈值、骨导听力阈值、气骨导听差值均低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未愈率低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说明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提高患者听力水平,缩短患者病程,为患者康复提供有利条件。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组(P<0.05),说明常规乳突根治疗法患者具有较多的术后并发症、较差的预后,而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术下患者则具有较少的术后并发症、较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慢性中耳炎治疗中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小轶.耳内镜下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 37(3):68-69.

[2] 钟晓声,范绍翀,杨海弟.耳内镜下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可行性及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26 (7):354-357.

[3] 李莉,樊兆民,韩月臣,等.中耳乳突再手术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5):333-337.

[4] 魏璐璐,吉文伟,黄维平.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人工听骨链重建术前听骨链完整性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2):77-80.

[5] 刘利敏,高震,贾贤浩,等.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及相关后遗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 18(3):438-442.

猜你喜欢

复发并发症听力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肥胖患者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69例再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