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雷锋传人 当行业标兵

2022-05-30程峰典刘松峰张雪璨雷意

雷锋 2022年7期
关键词:德利石家庄市学雷锋

程峰典 刘松峰 张雪璨 雷意

“做人要以德为先、孝为本。我的名字中有个德字, 也许是天意。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德做人、以德建队、以德建院、以德为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这是我老贾的‘八德。”近日,在石家庄市长安区银隆养老院,笔者采访了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养老院院长、退役军人贾德利,虽然前不久他刚做了手术,依然精神饱满。刚见到我们,他正忙于整理个人资料,准备去街道居委会办理优待证,打开书柜,映入眼帘的是几十本荣誉证书和十几枚奖章,还有几本厚厚的宣传他个人事迹的新闻报道剪贴本,所有这些是对他几十年坚持传承雷锋精神、勇当行业标兵的真实写照。

雷锋精神  成长坐标

1971年1月,贾德利从石家庄参军到北京军区某部服役,当时所在部队学雷锋蔚然成风。在部队期间,贾德利曾做过军需修理工、炊事员、班长,学过驾驶。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当军需修理工时,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下连队为战友们缝衣补鞋。在调到炊事班工作后,为了让战士们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他苦练厨艺,南北方风味炒菜样样精通。看到战友们进饭堂哈哈笑,上操场嗷嗷叫,他的心里乐开了花。当班长带兵严如慈父,亲如兄弟。半夜起来为战士们盖被,遇到战友生病拿药送饭。

1976年3月,在离开部队那天,贾德利一时感到有些茫然。当他看到指导员送他的印有雷锋头像的日记本时,眼前一亮,欣然在日记本扉页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学雷锋!做农民,成为过硬的拖拉机手;做工人,成为优秀的推土机手。一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每做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标,力求做得最好。”从这以后,他把学雷锋当作终生的追求。

贾德利退伍后进厂当了工人,时间不長,工厂倒闭。1997年,他创业失败后从唐县返回石家庄跑出租车,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时期,医务人员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让贾德利备受感动。他想:国家和群众有难了,自己虽然帮不了什么大忙,但也应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他毅然向石家庄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了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进行“爱心送考”的倡议,当即就得到了25名出租车司机的响应,第一次“爱心送考”活动就免费接送医务人员子女160多人次,在全社会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2004年4月28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第一支由7辆出租车、13名的哥组成的“学雷锋车队”正式成立,贾德利任队长。“乔安山为我戴像章的那一刻,我真是万分激动,没想到自己离雷锋竟是那么近!”贾德利回忆说。

爱心传递  冲在一线

贾德利早年曾在保定市唐县开厂做生意时就收留了4名流浪孤儿,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时是出于同情心,那么,成立“学雷锋车队”,贾德利的学雷锋就成了一种社会爱心传递。

“学雷锋车队”传播雷锋精神。“我就是省会、我就是河北、我就是文明使者”,一时成为石家庄市出租车行业的宣传标语。随后,他组织的“学雷锋车队”不断壮大,由最初的7辆车发展到30多辆出租车。

每年在高考、助残日、教师节、建军节、重阳节等节日为相关人员提供志愿服务。在他当队长期间,车队为800多位孤寡老人和残疾朋友提供志愿服务,行程达9万多公里,服务超9000多小时,捐款、捐物达10万元。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勇于为社会担当少不了贾德利的身影。2008年,他先后两次亲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参与救灾。地震发生后,贾德利自费准备了价值6000余元的食品和矿泉水以及救灾工具,于5月14日深夜驾车从石家庄奔赴灾区。到达重灾区青川县后,他将车上物资分发给受灾群众,随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救人和灭菌消毒工作。其间,他还多次用自己的车帮助运送伤员及物资。

5月18日,在得知青川县茅坝乡灾情危急、群众断水断粮后,贾德利立即与爱心人士通过互联网筹集了1万袋方便面、1万包饼干、2吨大米,于19日下午送到了茅坝乡老乡的手中。之后,贾德利的手机成了支援灾区的一个热线,总价值123.8万元的物资通过他的协调,被运送到了青川县凉水镇、大院乡等地。6月4日回到石家庄,6月6日、7日接送完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后,他又于6月9日再赴灾区,将8名灾区学生带到石家庄继续学业。

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他率领车队队员组成8人文明使者救援突击队,远赴舟曲救灾。

2012年7月21日,河北涞源发生洪水灾害,作为长安区民兵应急连连长的贾德利,带领10名队员赶赴灾区参与紧急救援。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贾德利又出现在救援现场。

他的事迹相继被各级媒体报道,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雷锋的哥”。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感动省城十大人物” “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等;被河北省委组织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被团中央授予“中国志愿服务金奖”。2009年、2013年两次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角色转变  初心不改

2010年,随着“人生港湾”——贾德利养老院的揭牌,贾德利的哥身份也有了新的变化。他的身份是养老院院长。从“的哥”到“院长”,身份变了,但作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这一点始终没变。在他办公室内最明显的是高高挂在墙上的雷锋照片。

为了经营好养老院,贾德利当初卖掉了自家住房,投入100多万元,吃住都在院里。他还通过全国成人自考取得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文凭。

贾德利的养老院规模不算大,建筑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共有40多个房间。笔者走进这栋干净、安静的三层小楼,发现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安装了医用电梯,还建有多功能厅、阅览室、餐厅、浴室等,一应俱全。房间有独立卫生间、电视、空调、呼叫设备等。

在日常管理中,贾德利总结出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即看、闻、听、说。看,就是看卫生是否达标;闻,就是闻老人房间是否有异味;听,听老人亲属反馈服务意见;说,让老人说出内心需求。

这几年,随着入住率的提高,贾德利把精力转向员工培训、内部管理、服务拓展等方面。他要求所有员工必须经过考核持证上岗,量化管理。每个员工要对服务对象的生活习性、健康状况掌握清楚,一旦遇有突发意外能够从容应对。

有一次,74岁的孙兴尧老人在吃饭时,发生噎食窒息现象,巡视员发现时,老人身体后仰,面颊发紫,目光恐惧,身体抽搐。于是,在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值班人员火速奔赴三楼,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通知了家属,应急预案抢救小组立即实施现场抢救,几分钟过后,老人从口中喷出了一块核桃大的馒头,症状立刻缓解。120急救医生赶到时,为老人进行了常规检查,老人安然无恙。

作为石家庄市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贾德利曾在两会期间多次提交“涉老”提案。目前石家庄市政府新建了300多个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居家养老。

多年来,缘于对养老行业的热爱,凭着一股“钉子”精神,贾德利硬是把自己从一个“门外汉”逼成了行家里手。2017年,他组建石家庄市春晖养老评估服务中心,成为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养老护理考评员,被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聘为客座副教授。近年来,他身兼多个头衔,担任河北省卫健委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验收专家组成员、河北省中医药健康养老基地评审专家、石家庄市第二届慈善总会副秘书长、石家庄市养老协会党支部书记。

最近几个月,贾德利又有了新的打算,谋划在养老院里建一个雷锋展室,把养老院建成一所雷锋式养老院,将传播雷锋精神与培育爱老敬老的新风尚结合起来,倡导人们尊老、养老、爱老、助老,弘扬中华民族孝道文化,在全社会营造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氛围。

“学习雷锋是我毕生的追求,弘扬雷锋精神就是我终生的事业。”贾德利指着胸前的雷锋像章说。这位年过花甲、矢志不渝学雷锋的老兵让我们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吴维满)

猜你喜欢

德利石家庄市学雷锋
丰收时刻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雪上加霜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赢了“半场”德利赛车队挥别澳门战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