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的可能性

2022-05-30师飞

散文诗(青年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对象化处境限度

师飞

如果说死亡在物质意义上揭示了一个人生存的限度,那么虚无就在精神意义上指向了一个主体性的限度。对于身处现代性语境的人而言,虚无是比死亡更致命的问题,而个体的分裂和消解也正是现代性的根本标记之所在——现代性语境的自我肯定与现代性个体的自我否定是同一个进程的两个面向。

首先是人被从其生存处境中割裂出来,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割裂,最后是人作為一种被意识形态所建构的集体性主体对其生存处境的质疑与反戕;这三个层面是交互影响的,每一个层面都在强化着其它层面。在现代性语境中,伦理问题因死亡和虚无的不可解决性而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因面貌复杂而无法归类,也因语言限度而无法描述—— 一切统一性都被肢解了,人人都不得不独自而被动地面临“吾丧我”的处境。

对布朗肖而言,这个时代最大的危险便是一切事物以知识为名义的对象化和客观化;然而,这一对象化过程无法顺利地消化文学、死亡和他者。鉴于我们正是在由文学、死亡和他者构成的“世界”中捕获生存性的,布朗肖致力于建立一种包含上述诸种元素的文学的共同体。

这一文学的共同体并不信心十足地指向任何定义和化约,而是毫无保留地指向了“文学的可能性”。难道一个拒绝被定义、被解释的文本不是一个无从把握且没有自己内核的文本吗?当然不是。布朗肖的可能回答是,文学的可能性和独一性并不意味着放弃阅读,它恰好预示着自身只能在阅读和解释的失败中被揭示。

猜你喜欢

对象化处境限度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指责也该有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非对象化”及其人本价值
画与理
论对象化及人之存在
论正当防卫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对京剧表演对象化思维的反思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女性的处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