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皮火车

2022-05-30袁伟

散文诗(青年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绿皮车票火车

袁伟[苗族]

1 ▲ 其实,在出票的那一刻,人们就已抵达目的地。火车哐当哐当,承载的是一截去意已决或者未来可期的慢时光。

往事蛰居于一张纸质票据中。

锁于抽屉,或者废弃于垃圾桶里,是一段旅程所受到的不同际遇。在持续运动的时间内,火车票是一张临时身份证,它把百家姓统一于乘客之称。

有的人用一抽屉车票证明爱情,有的人用一捆车票对以往说再见。更多的人则用一张纸制车票,向远方兑换一份生存之本。

没有车票到不了的地方。绿皮火车,翻山越岭,载着个体生命,也载着一个时代前进。

慢慢悠悠,晃晃荡荡,也是一种合理的节奏。旅途中,心跳得总是很快,需要不时地慢一些,等一等身后曾经的蹒跚步履。绿色爬虫,蠕动着身躯,在天梯一般的铁轨上,一格一格地向前。

许多时候,车票,其实是一把钥匙。它能解锁前所未见的风景,也能尘封不愿再提及的过往云烟。

2 ▲ 这额外增加的座次,小是小了些,但依旧足以承载肉身与心事的重量。

在过道上,可随时移动。相比于左右的位子,坐在上面确实要矮半截,但生活总会把这空间上的差距,用另一种形式找补回来。

三两根钢条,几块交互的木块,外带几截废弃的皮带。它们的有机结合,就能呈现一条便携式板凳的力学之美。

无需固定,小马扎在摇摇晃晃的节奏中,依然能坐得很安稳。是啊,心中所揣的事,就是一块巨大的磐石。有它压着,心不会慌,脚下也不会出现动荡。

小马扎,是绿皮火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于席地而坐或全程站立,它维护了作为乘客应有的那一份尊严。

坐久了,就将其折叠起来,置于一边;站久了,又将其铺展开。这是携凳之人的智慧和人生哲学。或者说,是因为坐久了,小马扎就进入了人的体内。

能屈能伸的精神,早已在一次次拥挤和漫长的时光中,成为一种内在秉性。

3 ▲ 自带的煮鸡蛋,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干粮。而绿皮餐车的快餐盒饭,是许多人犹豫再三后最终放弃的奢侈品。

有时,这样的选择无关金钱。在可以自主的情况下,人们不再愿意成为砧板上的一块肉,或者韭菜地里的一把新蔬。

冷却的蛋白,裹挟着一枚故乡的朝阳或落日。进入肠胃后,就有足够的热量与能量,与漫时光进行相互抗衡。直至所要奔赴的那个地方,用九牛二虎的向心力,将人拉入它掌控的节奏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一次远行来说,亦是如此。祖辈的记忆遥远而深刻,他们用山泉煮熟的白水蛋,能抵制一路上所有的饥荒与诱惑。

被剥离的蛋壳,代替小山村中繁衍不息的土鸡,看了一眼深山老林之外的大千世界。而作为垃圾,它将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暗自熟透,以期能补充某个地名的钙质。

面对一次又一次出走,故乡总是那么宽容。

4 ▲ 说到底,其实就是善意的欺骗,或者虚构。一群被漫时光煎熬的人,用一个小把戏自娱自乐,消磨时间。

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人们短暂地栖身于车厢中,用惊叹和欢笑,抵抗被甩远和即将迎来的现实困境。

惺惺相惜,是世间最朴实、真挚的情感。相似的人生,让他们在魔术表演中获得共鸣。

表演魔术的人,并非专业人士。偶尔穿帮,也能引来一阵阵欢笑声。正如无心插柳而获得的绿阴。世事往往如此,横生的枝节,未尝不是另一种风景。

憨笑,或者傻笑,都是最廉价的药物。

在生活的荆棘丛中刨食,一朵笑容可以充当镰刀开路,也可以医治创伤。

没看透的魔术,时间会一一揭穿。它并非这么不解风情,而是担心某种魔力会长期统治人们的精神世界。

最伟大的魔术师,其实是绿皮火车。人们总以为它很慢,但一觉醒来,却早已是他乡之客。

好一招闪转腾挪。

5 ▲ 吆喝声,仿佛让人置身于市井。

这就是一个流动的社会,或者说,是一个会运动的社区。

如此,便可将推销特产的人,当成流动摊贩。也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认为购买的东西最正宗,最具特色。

而实际上,购买的往往是一种概念和包装。

擅于推销的人,上辈子一定是出色的说书艺人。无论是日月山川、草木虫鱼,还是无名之辈或旷世英雄,都在他的口吐莲花中,变得香远益清,触手可及。

对于一块奶糖或一包牛肉干的解说,更是如此。仿佛他能窥探到美味的具体形式,似乎他的感官可以互通。

从车头到车尾巴,翻过山川,涉过江河,穿越一个又一个隧道。车内昏暗变化,犹如晨昏交替。一场推销,因而显得旷日持久。

热情,往往可以温暖旁观者的冷眼。裹了一层又一层蜜的尊称和说辞,让购买具备了可能性。

绿皮火车经停到站,目力所及之处,就是一份见面礼。

6 ▲ 时间漫长,不宜将话匣子关得过紧。在哐当哐当的节奏中,需要用一些家常共度良宵。

陌生的人,因为一张车票比邻而居。偶然,或者缘分,在彼时,都是一把打破沉默的钥匙。此后,词语滔滔不绝,大有决堤之势。

相互交换生活经历,无论倾听还是讲述,都能为彼此换来另一种人生体验。在别人的故事中,往往能找到慰藉自己的良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自此结缘,且相见恨晚。

向陌生人敞开心扉,无异于用手术刀将自己解剖一遍。

许多时候,诉说的人,不求安慰與共情。只是希望有一双耳朵,能短暂地收留他们的苦难和不如意。

一次畅谈,仿佛是一根针。一个接一个的话题,就像一缕缕线,它,渐渐地缝合了生活曾经狠心留下的豁口。

直到车厢内的灯光熄灭,交谈的人才把往事再次锁入话匣之中。此后,又要等多久才能重见天日?他,也不得而知。

绿皮火车呼啸而过,把之前的交谈甩得很远,很远。

7 ▲ 下车的时候,背包的一面朝着车厢。

像离别时背了一个孩子似的,回头望了望身后的亲人。

在一次远行中,背包就是全副身家,就是一间折叠的房子。饮食起居,都在里面。

编织袋与书包,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它们的容量,还有功能与审美的差异。在人流攒动的车站,必须要有一个行囊才能产生一种背井离乡之感。一个游子,不能没有背包。

绿皮火车卧在铁轨上,口里喘着粗气,偶尔也抬起耷拉着的眼皮,目送人们离开。它仿佛刚刚经历一次分娩,形形色色的人,大大小小的包,都是它刚剪断脐带的初生婴儿。

出站后,人和包都将开始全新的生命历程。他们在摸爬滚打中生长、发育,并朝着基因早已设定好的模式生、老、病、死。

直至有一天,背囊也能分娩出许多新鲜的事物。在返乡后,它就是另一趟绿皮火车,吞吐着一个人的岁月山河——

如铁轨背着一列列火车那样。

猜你喜欢

绿皮车票火车
找车票
火车
共有多少种车票
GREEN TRAIN BLUES
登上火车看书去
远去的绿皮火车
再见,绿皮火车
广西告别“绿皮火车”
送别诗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