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织女一相逢
2022-05-30沈喜阳
沈喜阳
夏天的夜空中,隔著银河,有两颗很明亮的星星,一颗是织女星,另一颗是牵牛星。如果你仔细看,还能看见牵牛星的左右两边各有一颗小星,传说这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一儿一女。这一期的诗词漫游记,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欣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场景。
诗词入场
在相传作于汉代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运用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无法相聚的故事,抒发相爱的人不能团聚的痛苦和忧伤的心情。已经有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在前,大词人秦观还要运用牛郎织女的传说,他能写出更有新意的诗词吗?
读词心得
这首词是典型的描写和议论相结合,上阕和下阕都是先描写后议论。上阕先写轻柔的云彩变幻出巧妙的图案,飞驰的星星传递着牛郎织女的愁恨。他们在世人不知不觉中渡过广阔的银河,在金风玉露中相会。作者没有描写他们见面时如何倾诉衷肠,而是认为这种一年一度的天上相会,胜过人间的千万次相聚。下阕先写牛郎织女之间深厚的感情如同银河水一样割不断,而短暂的相逢使人感觉如同在梦中一样不真实。等到要分别之时,他们忍不住一再回顾乌鹊搭成的相逢之桥。读到这里,真令人伤心落泪!但词人却笔锋一转,通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议论,升华了牛郎织女之间美好的感情。他说真挚的感情完全可以战胜空间和时间,整首词的悲伤情绪也一下子被逆转了。
词人来了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他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苏门”指“苏轼之门”,就是说他们四人词人来了都是苏轼门下的才子学士。民间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嫁给了秦少游,还在结婚当天给秦少游出了三道难题,答对了才能进洞房。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著有《淮海集》。他一生仕途很不顺利,最终死在了广西藤州。
诗词中的文化
传说中的牵牛和织女起源很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大东》中,牵牛、织女仅仅作为星辰出现,并不是形象化的人物。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及牵牛和织女,并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这时的织女才开始具有人的形象。东汉班固在《西都赋》里说,汉武帝开凿的昆明池边,已经有了牛郎织女的石像。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中,也已经出现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在汉末魏初,曹丕的《燕歌行》和曹植的《洛神赋》《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经成为夫妇。
牛郎织女的传说,经过从天上到地上、再从地上到天上的转变。从天上到地上,是指从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演化为民间牛郎织女的恩爱家庭;从地上到天上,是说民间的牛郎织女又返回到天上化为永恒的星辰。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星辰信仰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家庭模式。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单月单日的重复。比如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人们辞旧迎新;农历三月三日,是“上巳节”,人们到水边沐浴以消灾祈福;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用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
读词有问
鹊桥是怎么搭建起来的?
古代的一些文献里提到了鹊桥的搭建方法。所有参与搭建鹊桥的乌鹊,都需要排队啄着前面乌鹊额头上的毛才能连成一体。第二只乌鹊啄着第一只乌鹊额头上的毛,第三只乌鹊啄着第二只乌鹊额头上的毛……就这样,无数的乌鹊在银河上空架起一座首尾相连的身体之桥。由于需要啄着别的乌鹊额头上的毛才能互相连起来,因此七月七日之后,据说,人们会看到很多乌鹊变成了秃顶。
七夕节如何成为乞巧节?
“七夕”本来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节日,但是有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七夕节开始出现民间女性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人家的女孩子在七夕节当晚,扎起彩楼,在庭院中摆设瓜果,敬献给织女,向她乞求巧妙编织的技艺。为了检验自己究竟能乞巧多少,她们还在小盒子里装一只蜘蛛,第二天检查蜘蛛所结网的疏密程度,来验证编织技巧的高低。蜘蛛结的网越密,就说明乞巧越多;结的网越疏,就说明乞巧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