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故事之呆若木鸡
2022-05-30张之路
张之路
“呆若木鸡”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惊异等而发愣的状态;似乎说话人还带有些嘲笑的口吻。
可我们要是追根溯源,就会被吓一跳。
这个成语的创造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庄子。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達生》中的一则寓言。
据传,周宣王爱好斗鸡,纪子先生是一个有名的斗鸡专家,于是被宣王任命去负责饲养斗鸡。
十天过去了,宣王催问:“斗鸡训练成了吗?”
纪子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者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
又过了十天,宣王又来催问:“训练好了吗?”
纪子说:“还不成,它还是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退。”
再过了十天,宣王又问道:“怎么样?
难道还没训练好吗?”
纪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即使别的鸡又跳又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不论遇见什么突发情况,它都呆在那里不惊、不动,看起来就像一只木头鸡。这样的斗鸡,才算训练到家,别的斗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就逃,斗也不敢斗了。”
听纪子这样一说,宣王很好奇,于是亲自去看那只斗鸡的状况,果然是“呆若木鸡”,它不为周遭的光亮、声音所动,但是它的精神高度集中。
宣王试着把几只斗鸡带到这只斗鸡的面前,没想到,那些斗鸡都不敢应战,一看见它就走开了。
这便是成语“呆若木鸡”的出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甚至不斗就能吓退群鸡。
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凝视、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
活泼、逞强、伶俐,都是好的,但是还不够,还需要不断磨炼,把浮躁收敛起来。因此,“呆若木鸡”最早是用来比喻聚精会神,修养到家。
也不知从何时起,“呆若木鸡”的意义演变为痴傻发愣、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惊讶而发呆的样子。
庄子如果知道他的大侠般的“呆若木鸡”变成了胆小如鼠的“呆若木鸡”,一定会被气得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