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源泉 谱写七彩作文
2022-05-30杨秀萍
杨秀萍
摘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领学生享受校园生活、感受家庭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引进自然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发现有助于写作的丰富题材。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使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才有取之不尽的素材。
关键词:作文;生活;教学
如果说写作是清澈的湖水,那么生活就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如果写作是一幅美丽的油画,那么生活就是写作用之不尽的色彩。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作文之间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引下,要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应该以生活为起点,倡导作文生活化。
1 享受校园生活
在作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要重视挖掘校园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收集信息、进行感悟、积累和语言运用。
1.1组织游戏
游戏是集趣味、知识性于一体的文娱活动。通过游戏,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在写“活动”的时候,笔者首先组织学生玩游戏,吹泡泡、滚铁环、贴鼻子等,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体验了游戏的无穷乐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游戏后,笔者让学生写他们喜欢的游戏。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还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戏名称、规则、方法、注意事项和乐趣。学生写道:“有的泡泡像透明的玻璃球,有的泡泡像精灵一样四处飞翔,有的泡泡像美味的糖葫芦,有的泡泡像晶莹剔透的葡萄,有的泡泡像彩色的气球,还有‘双胞胎‘三胞胎呢!” 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原来孩子们就是“作家”,在作文中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这些习作正是他们观察和想象的结果。
1.2再现场景
活动场景再现,可以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如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很多学生不知从哪里下笔。笔者把校运会里我们班四人五足比赛的精彩画面播放出来。学生立刻兴奋起来,画面把他们带回了比赛场景中。一节课还不到的时间,放到我面前的是一篇篇优美生动的习作:我们四个快速把带子系到小腿上,如上弦之箭般紧张地等待着。大家跃跃欲试,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神态让人振奋。我咬紧牙关,屏住呼吸,左手紧紧地搭在陈威宇的肩上,右手搭在戴栋业的肩上,既紧张又兴奋。随着一声枪响,我们犹如放飞的鸟儿,不甘人后地向前奔去。
1.3开展实验
实验也是作文教学开展的好方法。为了激发学生“有话要说”的意愿,让学生“言之有物”,笔者让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实验,并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进行操作。每做一个实验,都让学生介绍实验名称、必要的装置和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推断实验原理。课堂气氛热烈,特别是“鸡蛋浮起来”的实验。组员将鸡蛋小心地放进水中,并在水中加入盐,不停地搅拌,学生仔细观察鸡蛋在水中的变化,他们把鸡蛋慢慢地浮起来的动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学生写道:“鸡蛋像个小水泡,摇摇晃晃地升到水面上;鸡蛋像个侦察兵,浮到水面上看看外面是不是有危险。”说得真精彩!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创造机会给学生,作文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感受家庭生活
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多彩。鼓励他们经常和父母一起做家务,感受劳动的快乐。如种花,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养小宠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打扫卫生,烧饭炒菜,体验“劳动创造生活”的乐趣,这样,引导学生把这些放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里,写些书信、日记、留言条等。假日到书店看书、览名山大川……孩子们的情感积累依靠家庭生活来丰富,在习作中就会真情流露。如学生跟家人到陈皮村旅游,有感而发:出发了,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陈皮村。哇!陈皮村里人山人海!原来“陈皮节”盛会正在这里举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皮村独特的建筑造型。其建筑材料都是木和竹,建筑物有大有小, 但都显得古色古香, 装饰得色彩缤纷。我们仿佛进入了童话的世界;我们在文化体验馆里看到一瓶2006年的陈皮,标价500元一斤,我很惊讶, 但姑妈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了下来,姑妈说:“这是送礼佳品!我要把它带到国外,送给朋友!”“太好了!太好了!新会陈皮又要飘香国外啦!”我欢呼雀跃!这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亲身经历、细心观察所得,流露了他们的真情实感。
3 關注社会生活
作文素材就藏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学习,指导学生接触生活、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做环保小标兵”“学雷锋做先锋” “当保洁员”“做小交警”“做灯笼”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细心观察、善于分析身边的事物,体验生活,让他们直接获取反映社会风尚、人情风俗的一手资料,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鼓励学生以读书笔记和日记等形式记录,从而为习作提供鲜活的资源。学生参加义工活动后写出他们的经历和感受:8月29日那天, 我参加了“爱心黏土造型”闭幕式的义卖活动。下午3点,我们在步行街摆开了“阵势”。步行街上人来人往,在我们的义卖摊前面一下子就围上来一大群人,高兴地看着我们做的黏土钥匙扣、振翅欲飞的小蜜蜂、鲜活的红萝卜、胖乎乎的八爪鱼和以假乱真的马卡龙……这时, 我心里忽然产生了小小的自豪感。我捧着爱心义卖募捐箱, 掏出爸爸妈妈给的爱心款,将钱放进募捐箱, 然后大声吆喝起来:“爱心助学。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5块钱一个,献一份爱心吧!”如学生这样描绘广场舞:“你是那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窗外传来一阵《最炫民族风》的歌声。我好奇地趴在窗台上往下看,楼下的广场上热闹非凡,但是最吸引我的是广场正中间一群神采飞扬、眉飞色舞的奶奶,她们站成几排,随着音乐的节拍,昂着头,扭着腰,摆着屁股,整齐地跳着优美的广场舞,别提有多快乐了!
4 引进自然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和风细雨、朝霞夕阳、鸟语花香等,成为大自然的好朋友。让学生在平凡中发现不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成为写作的好材料。正是因为把学生引入自然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学生敏锐地发现那些独特而新颖的题材——2016年新会百年一遇的瑞雪。这样的写作材料又得益于教师在作文课上的准确引导,再加上作文课上以“瑞雪”为主题的作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那是2016年1月24日的早上,我们冒着奇寒,来到半山的玉台寺。这时,天上忽然落起雪来,鹅毛般的雪花,像白色的小精灵,轻轻地落在我的头上和身上,我伸手去接,小小的雪花就像棉絮宝宝,轻轻地躺在我的手心,一片、两片、三片……白白的、轻轻的、冰冰的,慢慢地在我手上融化了。奇妙的、从未有过的感觉,使我不忍心立即就把融化的雪水倒掉!”“我们终于攀到了山顶,这里就像蓬莱仙境一般。向远处望去,到处云雾缭绕。我留意路边的树叶,发现每片树叶上都附着薄薄的一层冰,我小心翼翼地剥下那冰块,发现冰块跟树叶一般大小、上面也有树叶的叶脉, 晶莹通透, 美丽极了。我想,就算是天才的画家, 恐怕也难以画出这样美而逼真的冰叶吧!”“不远处突然传来阵阵叫喊声,我一看,是前面大路上正在上演一场有趣的喜剧:一群人像坐上了滑板,一边手舞足蹈,一边滑下斜坡,有的人甚至是四脚朝天,撞在一堆,人们看了也都忍俊不禁。原来是路面结了冰,变得光滑如镜, 加上路面有倾斜,人们一不留神,脚下一滑,就像泥鳅一样向下滑去了。奇怪的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并不知道伤痛,好像回到了欢乐的童年时代。我们见了,也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一篇篇优美的习作就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令人惊叹!
总之,我们要努力构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大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这样就会让每个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实感的好习作。让作文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作文教学就会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孝芬.共趣引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26.
[2]魏桂中.搞好小学作文教学之思考[J].教育艺术,20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