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经典诵读,提升职业素养

2022-05-30王津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8期
关键词:舌尖发音中华

王津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诸多传诵至今的优秀篇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掀起了学习汉语、传诵中华经典的热潮。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师,我深知,职业教育要取得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浙江省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橙语堂”语言艺术团在2020年、2021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均荣获全国中学生组一等奖。在比赛进程中,我们有收获也有思考。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欠佳等,整体文学修养不高。普通话是传诵经典的基础,南北方语音差异也给诵读经典增加了难度。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将经典诵读在中职学校推广开来,达到“人人心中有经典,经典传诵人人行”的目的,是本文探究的内容。

一、学习发音技巧,提高声音审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种情况: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如《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正和贾母等人交谈,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声传来,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短短一句话,就将王熙凤泼辣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演员精湛的演技和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的重要性。反观学生:当众讲话紧张、结巴,声、韵、调缺失,语言表达不流畅等问题,都需要在语言课堂和学校社团活动中加以锻炼。

普通话语音的规范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规范使用普通话显得尤为重要。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相比于淮河以北的北方方言区,南方方言区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更容易出现问题,最常见的是平翘舌音不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平翘舌是一个认知和习惯的问题,学生如果按照正确的发音方式纠正练习,很快就可以掌握。平舌音可以通过舌尖前部轻轻抵住齿背形成阻碍,避免过多的舌尖部位抵住齿背,并且不能把舌尖夹在上下齿中间,尽量将前音往后发,舌尖一碰就走,避免声音笨拙而产生噪音。翘舌音也叫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后移和上齿龈或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舌尖微微翘起发音。除阻时,要有一种舌尖向前除阻的感覺,避免舌头向后移动过多或者产生卷舌情况。

除此之外,n、l、r的发音也是易错点。n是浊鼻音,它的成阻方式是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除阻发音时大部分气流从鼻腔流出。l是浊边音,它的发音要领是舌尖轻轻抬起抵住上齿龈的后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除阻发声时舌头放松,适当咧开嘴唇,使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r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轻轻翘起,不要过于靠后,在接近硬腭的前端留一个间隙,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同时r是舌尖后浊擦音,声带需要震动,所以喉部不要过度用力,气流从缝隙冲出时声带震动并保持向前除阻的感觉。

发音的精细程度决定了声音的清晰程度。当我们可以清晰发出字音之后,感情的处理就变得非常重要。为了增强声音的感染力,我们可以通过气泡音来放松喉部肌肉,也可以通过口部操来提高唇舌灵活度和力度,保持口鼻同时吸气,避免杂音的产生。

二、处理作品,表达情感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时常在耳边回响。作为听众,我们可以从平平仄仄中领悟文章的感情色彩和哲学道理;而作为作品传递者,我们就需要通过备稿技巧和表达技巧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在备稿时,一是要划分层次,理清作品结构,为完整、准确、清晰地表达作品内容打好基础。二是要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三是要有充分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要唤起听众的感情,朗读者必须仔细品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在感受作品的同时发挥想象,使作品内容活起来,从而打动听众。四是要明确作品的感情色彩,并通过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触发情感等内部技巧和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外部技巧来充分表达情感。

语气的丰富多彩决定了声音形式的千变万化,具体的色彩要通过具体的声音形式表现出来,总体要求是从内容出发,以准确、具体的思想感情作为依据,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虚实、明暗、刚柔、粗细、厚薄的对比来调整声音的张力和弹性,达到情感表达的目的。

语气色彩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爱——气徐声柔造成温和感,口腔宽松,气息深长;憎——气足声硬造成挤压感,口腔紧窄,气多阻塞;喜——气满声高有跳跃感,口腔积极轻快,气息顺畅;悲——气沉声缓,有迟滞感,口腔沉重,气息似渴;惧——气提声凝,有紧缩感,口如冰封,气息倒流;怒——气粗声重,有震动感,口腔如鼓,气息如椽;疑——气细声黏,有迟疑感,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断还连;等等。各种色彩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互相交叉、重叠的,但在综合中又是有主次的,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注意比例的调配。

三、用心吐字,用爱发声

情感的表达基于对作品的分析。学生通过普通话语音基础的训练调整后,需要对经典诵读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提高文学修养。“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心”,经典文化的浸润对当代青年而言举足轻重。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是时代赠予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更是党和国家赋予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近年来,职教改革是国家转型升级的重要决策,是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力度的风向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秉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着力提高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职业素养,打造一批有文化素养、有教育情怀、有赤诚初心、有坚定信念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我校优秀学生代表深刻感受到中华经典篇目强大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对经典诵读作品的背景剖析和情感表达过程也给学生带来多维度、深层次的全新体验。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经典文化,“讲好中国话”和“讲好中国故事”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坚持用心吐字、用爱发声的中华少年也必将在传播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道路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栏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舌尖发音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