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2022-05-30柳利芳
柳利芳
核心素养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提出的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学策略。初中物理知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物理教学,将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强化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创设生活化情境,形成物理观念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蒸发”时,教师可以提问:“洗过的衣服要怎么晾晒才能干得快?”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将衣服挂到阳光下、把衣服放在干燥通风处、将衣服摊开、用晾衣架挂起来等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答案进行整理、归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加快衣服晾干的速度”,使学生充分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从而实现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的深度结合,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并学会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演示材料生活化,启迪科学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可以促进师生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真正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
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教师可将热水倒入玻璃瓶预热再倒出,将吹好的气球压在玻璃瓶口,将玻璃瓶放入水槽的冷水中冷却一段时间,这时你会发现气球与玻璃瓶紧紧地吸在一起。通过该实验,我们除了动手操作和思考原理,还要想想它与生活中的拔火罐有什么联系,并通过师生讨论,进一步启发、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注重生活实验研究,渗透科学探究理念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初中物理课程应强调从日常生活出发,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
例如,在讲“密度”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与水相比,生活中的食用油、蜂蜜、洗洁精的密度大小是怎样的呢?”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探究作业:利用玻璃杯、食用油、蜂蜜、洗洁精和水等,制作“密度塔”,让四种液体实现分层,并将制作成功的“密度塔”拍照分享至班级群;“密度”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中,请同学们讨论“密度塔”制作成功的秘诀(自上而下的正确顺序依次为食用油、水、洗洁精、蜂蜜)。为更好地区分水和洗洁精,有学生在水中加了一滴蓝墨水(或红墨水)。学生分析得出:每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密度小的液体会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上面。教师在学生分享之后进行归纳总结,并强调:除了液体之间密度不同,液体也要不相溶才能顺利分层,鸡尾酒的制作就是利用了同样的原理。学生通过生活实验自主探究,不仅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关注社会热点,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教学一贯坚持的理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从社会生活中选择调查和研究的主题,把物理知识与现代生活、社会生产联系起来,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在讲“设计电路图”时,教师提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很多小区装了门禁系统,严格控制外来车辆进入小区,请同学们调查研究门禁系统的工作过程。”学生观察研究得知:小区内部车辆可以被自动识别致横杆抬起,外部车辆需要门卫按下按钮,横杆才能抬起。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门禁系统和按钮的作用在电路中都相当于开关,横杆相当于电动机。请同学们基于调查研究设计出该系统工作的内部电路图。”该教学设计紧贴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调研,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内化了科学精神和责任意识。
开发生活教具,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仪器是开展实验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发生活教具来替代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仪器,重视物理教学和实际生活的结合,从而提高生活化资源的利用率。师生协作开发生活教具,不但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物理内容变得形象直观,而且制作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讲完“力”的相关知识后,我要求学生课下任选生活物品自制教具,合理解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并在下次课上进行教具展示和关联知识点分享。有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吸管等材料制成了两辆小车(在矿泉水瓶中间两侧扎对称的双孔,用两根吸管分别穿入,且每根吸管两头串上瓶盖作轮子),再在小车上方用透明胶带绑上条形磁铁,将两辆小车靠近时,如果两块磁铁正对的是同名磁极,松手后两辆小车就会因相斥而后退,如果两块磁铁正对的是异名磁极,松手后两辆小车就会相互吸引。
又如,在讲完“光的直线传播”后,我要求学生课下利用生活物品设计“简易针孔照相机”。学生利用牙膏盒、卡纸、黑纸、半透明塑料薄膜等制作成了可调节像距的“簡易针孔照相机”,并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了物体倒立的实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动手制作、开发生活教具,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有效促进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充分培养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生活资源引入物理课堂,通过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去参与、去实践、去思考,让学生领悟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实践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