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身传统及新时代德育启示
2022-05-30郑艳
摘要: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世界和构建主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与路径,体现了对生命整全的重视,对真正和谐与高尚境界的不懈追求。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修身传统重视身体主体的能动性,重视身体与认知的互动与建构,重视环境对身体与认知的影响。中国修身传统对于新时代德育带来理念具身化、内容生活化、方法多元化、环境情境化、评价多维化等多维启示。
关键词:修身;德育;具身认知;传统文化
德育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当代教育受西方“身心二元论”影响,注重心智能力培养,对身体贬抑、漠视。德育在学校实践过程中被解构为灌输性的规训和空洞化的说教,忽略了学生道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正常需要。②在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资源,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构建具有中国气象的新时代德育。
一、中国修身传统的精神内涵
中国“修身”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修身的观念就已经出现。如《尚书·皋陶谟》X逸周书》中就有“慎厥身修”“修身敬戒”等表述。《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③个体德行修养的达成来自于亲身经历,如孟子所言:“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④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世界和构建主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与路径,体现了对生命整全的重视,对真正和谐与高尚境界的不懈追求。中国修身传统的精神内涵如下:
(一)即身而道在:为己之学
《中庸》里说,“君子之道本诸身”①。中国传统把“身”作为天地之根本,将其提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古之学者为己,求学问道是为了自身的完善,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誉。真正的修身是纯粹而自性的,不是为谋声名、谋稻梁、谋权势。荀子在《劝学篇》里写下:“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②他强调君子之学在于真正切己的美其身,饮食、起居、气血、容仪、动静,都是需要重视的生命细节。
这种生生不息的修身自强,是行为论意义上的学习过程。即身而道在,由己不由人。“修身”指向具体的人,指向自律和自由。因为自由的前提是人能够进行理性选择,而自律是把理性选择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二)修己而安人:人伦教化
修身的内涵在于笃行弘道以利人,强调人们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将所得所悟发扬光大,实现人伦教化,令更多人受益。《论语》中就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③的表述。遇到事情行有不得之时,反求诸己。以自省来担当,推动情况的合理解决,培育为他者服务的能力和精神。利他之心能够帮助个体逐渐忘记私我,而无所畏惧和忧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
在古人的眼里,君子之务在于修养德行,涵蕴己身,如此才能具有公信力。修身带来由生物学身体向社会化身体的超越,也带来设身处地、体贴体谅、由己推人的伦理体验和仁民爱物、和而不同的生成衍化。
孟子强调养浩然之气,王阳明说修身是“为善之谓也”,不仅是内在道德领域中的转化身心,由空虚而至充盈的治气养心,更具有化民成俗的能力,将共同的善当作个体的善,当成共同的事业。这使得抽象的人格美具体化,给社会与民众带来礼义的影响。
(三)修齐而治平:家国情怀
《礼记·大学》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⑤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亲到疏,以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具有了家国情怀和视野。
从自律和内在的关系来推演个体与家国的一致性,具有深层的合理性。个人与团体、道德与政治相互交融,以至家国一体。正心诚意,恭敬守拙,个体的修身不仅和自身发展有关,还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修身文化中的修齐治平,包含着对理义的重视。个体明理义,辨是非,尊重社会规范,追求公平正义、道德自觉和责任意识,会带来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会带来真正的和谐。
二、具身认知视角下的中国修身传统
“具身”是当代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重要论题和新兴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心理过程受到身体形态、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影响。虽然心智能够通过思维、训练和学习等不同方式得到加强,但“我思”的前提是“我在”,身心不是二元对立的,身体是道德的主体。以具身认知的视角诠释中国修身传统,有助于深入发掘和提炼传统文化的哲学逻辑和思想意蕴,作用于当代德育建设。
(一)重视身体的主体能动性
中華文化历来重视“身道合一”。在古代汉语中,“身”与“体”常分开使用。《淮南子》曰“故圣人以身体之”①。可见,“身”涵括“体”,有亲身实践、体验之意。从文献中可知,古人在使用神、心、形、躯等概念时都与“身”关联在一起。
“身”,不仅是人生命的现实载体,还具有天人一体的现象学意义和“利用安身”的实用学意义。身体素养反映着一个人的德性、魅力、情志陶冶的综合水平。以身为本,以身修德,万化根于身。身体与运动、教育相关,关系着人的心智和整体能力的发展。这与具身认知强调的通过身体认识世界、改造自身、发展心智的理念相契合。
(二)重视身体与认知的互动与建构
具身认知理论指出,认知是具身的行动,道德是身体的道德,是互动交往中的道德。中国修身传统一直重视身体与认知的互动与建构。人的厚朴心性、能力德行、品质养成都富含着身心并健的意蕴。②社会需要的人才,既要“游文于六经之中”,同时还得修习各种技艺,锻炼手眼协调、肢体平衡,通过身体运动获得良好的感受和坚韧中正的精神。
中国哲学中,“身体”被视为精神超越之本,修身成为实现精神超越的法门。③吾日三省吾身,有助于诚于中、行于外。修身传统与诗书礼乐教化联系在一起,强调身心一体的生命之情。人类追寻的美,既在远取诸物的外部,也在近取诸身的每一个身体的行动里。身体与认知的互动,带来每一个生命对美的感知与创造。举手投足、行住坐卧、亲躬亲行,远离功利化取向,求生、顺生、乐生。情深而文明,导向艺术之身、审美之身。
(三)重视环境对身体与认知的影响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环境因素对认知的影响不仅是因果性的,而且是构成性的。德育过程依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和社会交互作用,就算是非常微小的环境改变也会影响道德行止。这些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总和。德育过程是生命体认道德的身体活动,建构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整过程。
《荀子》曰:“居必择乡,游必就士。”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也如练丝,染之蓝则青。个体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环境时,身体作为有觉知的主体,会相应作出判断、调整、适应。认知、身体与环境是紧密的联合体,身体的状态是进化的产物,与环境的塑造密切相关。
三、中国修身传统对新时代德育的启示
当今中国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精神文化建构,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具身认知的视角研究中国修身传统,给新时代德育带来如下启示:
(一)德育理念应趋向具身化
传统德育将道德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重视身体力行,容易导致知行脱节的“离身”。这带来的现实困境是:在口号覆盖下的真实德育实践,如何给学生展现道德价值,如何真正令学生主体的生命价值与德育目标相契合。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德育过程容易表现为外在化,造成道德学习中道德不在场的荒谬现象。⑥而具身德育是指源于具身认知的德育,强调身体经验与道德认知等心理过程互相嵌入和影响。德育如春风化雨,具化到学生内心深处和日常行止中,立德润无声、树人泽无痕。
德育理念具身化需要教师强化意识,提升专业判断力。同时,需要教师以生命的整全性实施教育,需要保持三省吾身的反思习惯。①2022年元旦前夕,一则“老师发动全班“霸凌‘学生的视频引爆网络。视频中,该校一年级学生排元旦节目,一名男生绘声绘色高声朗诵《满江红》。前排几个学生不时捂住耳朵,并回头看摄像机镜头,这一情况引起教师的不满,进而对前排一名女生进行规训与惩罚。透过此事件可以看出,将宋词《满江红》作为在全班表演的节目,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过于高深,说明教师专业判断力出了问题。作为听众的学生捂耳朵,是一种真实的反应。该事件折射出教师对于具身德育缺乏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把错误的做法当成教育方式而习以为常,没去省思这类表演性活动的内容是否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这类情况的出现,有教师个体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需要反思与担责之处。
(二)德育内容应趋向生活化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②,强调“道”存在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中。道德、礼仪、审美、精神皆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修习而成。具身德育认为,学生需从日常生活中汲取道德发展的刺激源,教师应致力于从人的鲜活经验生活中去认识和改造知识化的德育,将过有道德的生活作为德育目的。而那些异化的德育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丧失了生活的本意。所以,德育内容生活化,不是简单回归生活,而是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不合生活特性之德育。③
东茅街小学是一所老城区的小规模学校,生源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舍陈旧,环境逼仄,发展艰难。最近几年,学校积极探索如何嵌入社区,将德育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自己生活的街巷,开展“阅城·爱家—老街焕新颜”地域文化研学活动。把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运用跨学科知识与生活化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用脚步丈量脚下的土地,采访社区改造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将老街新貌用相机记录、用彩笔描绘、用文字书写,在现代文明中学会尊重传统与历史,也在共同的合作探究中获得互助和成长。
(三)德育方法应趋向多元化
中国修身传统中,各种表述指向途径的多元,如“人伦日用,身之所行”“行既不践,性何由全”等等。“具身认知”是一种新视角,用它解读修身传统,有助于我们以新的方式看待学生、教师、学校的互动过程,有助于以多元化的方法推进德育优化。④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加深了现实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学校德育需要在直面现实中变革,尊重学生的具身性,以方法的多元带来真正的活力。
简单一元的德育方法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感受力降低,产生厌倦浮躁的情绪,弱化德育效果。受具身认知理念下的中国修身传统启发,德育方法可以发展为多元、多层次的有机系统。有的方法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有的方法侧重于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的方法侧重于增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坚持灵活性与稳定性结合,主体性与科学性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结合,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些方法在德育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与渗透,形成有机整体,增强学生构筑自身、构筑伙伴、构筑世界的实践和能力。①
从具身认知视角出发,学生所处的当下社会是技术和人双向互动的。互联网以瞬时的时间改变空间,带来时空格局的改变,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共在感。所以,德育方法需拓展云班会、云探究等无边界的实践路径,建立线下线上德育互补的机制。
(四)德育环境应趋向情境化
中国修身传统中,道德来自现实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古人祭祀集礼仪与乐舞为一体,飨食与宾射都不离美的情境。从具身认知角度看,审美意蕴本身就是身体的转喻。
德育环境如果仅局限在课堂中,缺乏对课程主体所依托的社会情境的关照,容易变成单调的灌输,导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③以故事创设情境,以游戏创设情境,以切身劳动创设情境,以校园戏剧创设情境,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等,使德育环境情境化,有助于改善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匮乏,提高实效性和可信度,带来价值的快乐和积极的成长。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强调唤醒生命的自觉,德育环境的营造从一花一草一木开始,让校园的每个空间、在校的每个时刻,都成为师生心灵的容器,帮助师生在喧嚣中保持安静。④学校将一块空地打造成“一亩田”开心小农场,学生可以自由地“种桃种梨种春风”,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由学生播种的葫芦瓜为依托打造“葫芦瓜开学课程”,打造“小王子B12星球”。如此,以儿童视角,坚守德育的儿童立场。⑤
(五)德育评价应趋向多维化
当下,中小学德育评价主要以定性式的等级标签呈现,看似客观简明,但忽视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思想行为的可塑性,容易以表代里,使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具身认知视角下中国修身传统对生命本体的强调,启发我们德育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评价的意义存在于真实活动的过程中,评价要走向多维化。
德育评价多维化,包括基于尊重学生性格各异、爱好多元、知识基础分层等现实的评价标准多维化;包括评价主体多维化,由过去的单向度转为多向度,由学生主体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評价、家长评价共同构成;包括评价方法多维化,如形成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开放性评价等。提高德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有助于真正化解学生个体内在的精神性矛盾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矛盾,以德育的超越性助力每一个具体生命的健康成长。
现如今,人工智能对个体生命状态的影响日益加深,地缘冲突与不期而至的疫情带来新的动荡和世界变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具身认知的视角分析延续几千年的中国修身传统,有助于在守常中求变,带来对新时代德育的多元启示,真正助力学生的生命状态在大变局中获得安静的定力、自由舒展的活力、向上向善向美的生长力。
(郑艳,《新课程评论》主编,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