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抹夕阳,不一样的情怀
2022-05-30赵燕
赵燕
在古典詩词中,“夕阳”是文人墨客非常青睐的一个意象,也可叫“斜阳”“残照”“落日”等。“夕阳”能给人一种或感伤、或闲适、或壮美、或凄凉的感受,能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在教学之余,我们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今天,就让我们徜徉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去品味“夕阳”意象传递出的不同情感吧!
一、对亲人、家乡的思念
1.对亲人的思念
“夕阳”意象最早见于《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太阳落山了,鸡儿进窝了,牛羊成群地下坡,但丈夫还在远方服役,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这首诗首创了日暮怀人的特定环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就继承了这一传统:“……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夕阳西下,女子盼望心上人早日归来的那颗心却随着日落渐渐“冷却”。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为什么她的心上人却如此的无情呢?这首词塑造了一位登高望远、盼望归人的思妇形象。
2.对家乡的思念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夕阳落山,就如同归家一般。所以,“夕阳”在古诗词中也常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唐朝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只见暮色苍茫、烟波浩淼。他极目远眺,却不见家乡,顿感惆怅失落,便有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叹。宋代诗人李觏在《乡思》中写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夕阳西下,诗人遥望故乡,望尽天涯,只见落日,不见故乡。故乡被碧山阻隔,尚且已令人烦闷不已,更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住了呢?四句诗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思乡之情写到了极致。
二、对归隐生活的喜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古代许多文人的处世原则。当时,由于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黑暗,他们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些文人便会选择归隐田园,去过闲适自在的生活。每当夕阳西下,他们就能看到鸟儿归巢、牛羊回家的景象。因此,“夕阳”这个意象也成为了其情感的寄托。
作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在竹篱下悠闲地采摘菊花,无意间抬起头,见到了静穆而自在的南山。在夕阳的余辉中,南山上飘浮着一层若有若无的雾霭。成群的鸟儿结伴飞回山林。这是一幅多么自然、多么和谐的画面啊!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北宋隐士林和靖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一诗中写道:“……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借“夕阳”这个意象营造出了寂静、幽深的意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三、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人事沧桑,世事变迁,唯有那抹夕阳是亘古不变的。“夕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也常常出现在怀古诗中,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有“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一句。在斜阳的映照下,数不清的帆船交错出现在耀眼的江波之上。西风正紧,酒旗迎风飘扬。词人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发出了无奈的感叹。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他也在夕阳的余辉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无奈与怅惘之情。
四、对国运衰微的担忧
李商隐曾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与朝阳的蓬勃热烈不同,夕阳给人一种落寞、凄迷的感受。因为日暮的美景转瞬即逝,所以古代文人也常借“夕阳”来表达对国运衰微的担忧之情。
晚唐诗人吴融在《金桥感事》中有云:“……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夕阳西沉,诗人遥望长亭,听到胡笳吹奏的曲子,看到戍楼的烽烟从四面升起……如果这次战争失败了,百姓必将陷入更大的灾难之中。“惊时感世俱无奈”的诗人担忧不已,却又无力改变糟糕的局势。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写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个句子既是在写景,也是在抒情。“落日”这一意象中暗含着词人对南宋王朝日薄西山、国势衰微的痛心和忧愁。这与《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的“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岁月沉浮,人世沧桑,唯一不变的似乎只有那抹夕阳。正因如此,在多情的文人的笔下,它才有如此丰富的意蕴,时而惹人喜爱,时而令人叹息,时而让人感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不同的情境,让他们细细品味,用心揣摩,体会隐藏在其中的情感。
本文系昆山市一般立项课题“部编高中教材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课题编号 y/2022079)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