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项目和投资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2022-05-30宁波市发改委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谋划重大项目基础设施

宁波市发改委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扩大有效投资,既是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最佳结合点,也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最好着力点。今年以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前部署,各地各部门抢先行动、靠前发力,以重大项目推进的“实”与“效”实现有效投资的“稳”和“进”,为经济稳进提质提供强劲动力。

抢抓机遇 狠抓落实多措并举扩投资

抢抓抓项目、扩投资的重要窗口期、关键期,深入实施优结构扩投资专项行动,聚焦“续建促放量、新建促开工、前期促提速”,变革重塑提效能,开足马力抢进度,全力打好抓项目、扩投资攻坚战。

一是抓责任压解落实。年初制定实施《宁波市2022年优结构扩投资攻坚行动方案》,开展了招大引强、工业投资、重大交通项目攻坚、城市有机更新和保障房建设、优质公共服务等五大专项行动,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投资责任分解落实机制。全省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工作推进会后,按照“承接落实、有效接续、高效务实”原则,形成了扩投资优结构攻坚行动方案,明确了8项重点工作任务,形成了9张重点攻坚项目清单,实施清单化管理、专班化推进。

二是抓机制优化完善。组建由常务副市长挂帅,市发改委主任具体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一把手参与的工作专班,构建条抓块统、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建立“日汇总、周分析、半月通报、月评价”推进机制,对重点任务、核心指标实施日晾晒。完善“线上线下”专班会商机制,组建重大项目推进浙政钉工作群,建立专班周例会制度,不断提升项目问题响应和协调解决效率。探索实施重大项目推进机制,谋划组建项目推进“四大办”(大项目统筹办、大财政金融办、大监管服务办、大建设调度办),并建立会商协调机制。

三是抓项目攻坚推进。对50个重大攻坚项目,逐一明确牵头市领导,落实“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全面强化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力度,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对省“4+1”(其中“4”指交通投资、生态环保与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与产业投资、民间项目投资,“1”指省市县长项目工程)重大项目,逐一分析在建项目投资挖潜空间,倒排新建项目开工时间节点,全力促开工促放量。对专项债推进滞缓项目,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加快形成实物工程量,力争8月底前专项债券使用基本完毕。对“建而不快”房地产项目,建立督导约谈长效机制,同时加大企业纾困解难力度,促进房地产投资放量。

四是抓要素服务保障。强化专项债券谋划储备,上半年储备上报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1088.4亿元,已争取专项债额度302亿元并全部完成发行。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对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应保尽保,对计划年内开工的各类建设项目所需指标全额保障,已争取省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300亩。积极破解项目资金制约,上线甬金通融资对接平台,梳理重点项目融资需求4507亿元,完成授信2796亿元,发放贷款1015亿元。强化项目用能保障,截至目前已保障项目用能1093万吨标煤,能耗保障总量和完成总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五是抓项目统筹调度。强化投资运行、项目管理数字化赋能,迭代升级投资在线管理平台,对全市在建项目、重点建设工程、重大攻坚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等进展实施半月调度,对建筑业用电量、商品混凝土生产量、重点建筑工地用工人员数据实施日监测,对省“4+1”重大项目、132个省市集中开工项目、专项债进展滞缓项目进度实施通报晾晒,初步实现“进度一屏掌控、工作一屏晾晒”。

系统谋划 改革创新千方百计增后劲

按照“短长结合、同步发力”策略,在聚焦半年度投资任务攻坚的同时,紧盯全年5000亿元目标要求,持续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改革创新要素供给,系统变革项目管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滚动推进,为实现全年目标打好基础。

一是开好政府性投资项目“顶风船”。发挥政府性投资项目“顶梁柱”作用,对政府投资、国企投资重点项目落实“一项目一方案”,明确责任主体、进度安排、关键节点,做到专班化推进、清单式落实。提前启动半年度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调整工作,推动一批条件成熟项目尽早实现开工。对短期内难以实现全线开工的重大线性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先行节点开工。对满足夜间施工条件的项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开展夜间施工加大投资放量。

二是按下重大项目建设“快进键”。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压舱石”作用,千方百计促开工促放量。对重点工程实施“红蓝榜”晾晒,深入开展立功竞赛活动,持续做好“重大项目甬争先”媒体集中宣传,营造争先进位氛围。集中力量抓好全省集中开工项目建设进度,落实“一项目一方案”,细化时间节点目标任务,做到能早则早、能上则上。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日日促”,对进度滞后项目下发整改通知单,实施“挂账销号”。

三是下好项目谋划储备“先手棋”。圍绕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系统谋划实施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大项目。持续强化招大引强工作,坚持外引内育“双轮驱动”,落地一批“大优强、绿新高”重大项目,以增量优化促存量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前期项目储备库,追加项目前期经费安排,谋划形成一批跨领域、跨区域的融合性重大项目。

四是闯出投融资改革“创新路”。强化市场化理念和手段,既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更要善于盘活存量资源。推广应用PPP、EOD等项目实施模式,谋划梳理一批适合金融支持的生态环保储备项目;积极探索基础设施REITs(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建立REITs项目储备库,加快推进市水务集团污水处置REITs试点,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产业园区REITs试点研究工作。借助外部高水平机构专业力量策划生成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地方发展实际的高质量项目。

责任编辑:谢 霞

猜你喜欢

谋划重大项目基础设施
2023年,家门口有哪些重大项目开工?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南京国家农高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强化责任勇担当 统筹谋划抓落实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依托“五大支点”探索重大项目监督的新路子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汇聚心声 谋划未来
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