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古文经典名句强化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
2022-05-30陆向红
陆向红
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各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和人格教育,非常重要。不过,鉴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发掘各种德育素材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古文经典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所以,将古文经典名句巧妙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加油助力。那么,如何借助古文经典名句强化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呢?
一、渗透经典名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品行和气质。我国有许多优秀的经典名句,其不仅蕴含着中国人独有的智慧和哲学观,还有着丰富的审美诉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许多古文经典名句都有助于人格塑造和道德教化。将古文经典名句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教育、感恩教育和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而且,古文经典名句语言精练,呈现方式非常灵活,教师将古文经典名句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提高对古文经典名句的驾驭能力,巧用古文经典名句打造引人入胜的课堂。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意识,教师可以将一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古文经典名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诵读名句,思考名句,将名句的价值观内化于心,促使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解读古文经典名句,启迪学生智慧
培养和提升个人素养的途径有许多,其中,诵读古文经典名句就是一个可靠的途径。但是,许多古文经典名句都是文言文,语言凝练,文字精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运用古文经典名句辅助教学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解读古文经典名句的内涵,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认识,促使学生受到思想启迪。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时,教师可以引入《周易·乾·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但是,初中生可能会由于古文知识储备不足,不了解“修辞”一词的意思。为此,教师要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先讲述词语的内涵、古文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古文的语言特点,然后再深入浅出地解析句子的意义,让学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还可以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文学素养同步提升。
三、讲述相关故事,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古文经典是中华文学和文化的代表。许多古文经典名句背后都蕴藏着或深刻或感人的故事。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较强的阶段,他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在借助古文经典名句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掘古文经典名句背后的故事,利用故事营造生动有趣、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提升学生对道德、法治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公平的含义,教师可以挖掘有关法律、法治的经典名句背后的故事,以典明理。如商鞅在变法时提出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主张。商鞅想要变法图强,为了确立法的权威,让民众信服,他“徙木立信”,扫除法治的障碍。但是新法损害了贵族的利益,为此他们怂恿太子赢驷触犯新法,于是商鞅严惩了太子的两位师傅——割了公子虔的鼻子、在公孙贾脸上刺了字。从此,人们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再也不敢抵抗新法了。这样,用鲜活的故事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让学生真正理解平等、法治的含义。
综上所述,古文经典名句是一种积极而实用的德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将古文经典名句穿插进去,巧用古文经典名句辅助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学生全面發展、成为更好的人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