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雨菲:一拍又一拍,一场接一场

2022-05-30

中学生天地(B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陈雨菲女单赛场

陈雨菲,浙江杭州人,中国羽毛球队女子单打运动员,目前中国羽毛球女单的领军人物。2019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冠军。2019年苏迪曼杯团体冠军。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2020年尤伯杯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冠军。2021年中国十佳运动员。

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现场,陈雨菲和戴资颖鏖战三局,21∶18,19∶21,21∶18,最终赢得了冠军。这是时隔9年后,国羽女单再次摘得奥运金牌。

赛场上一拍又一拍地坚持,赛完力竭瘫倒在地,为胜利兴奋挥拳庆祝。这位短发少女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星,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天啊,我是奥运冠军!

一切的起点,得从陈雨菲6岁那年陈经纶体校羽毛球教练到桐庐选苗子说起。“当时大家一起在操场上跑跳。”陈雨菲回忆道,“教练大概看中了我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弹跳能力。”

调皮好动的陈雨菲最初只觉得羽毛球有趣,愿意试一试,直到天分逐渐显现才考虑走职业之路。8岁进入浙江省羽毛球队,14岁入选国家队,18岁连夺亚青赛和世青赛女单冠军,陈雨菲在世界赛场上“横空出世”。她像是被羽毛球选中的少女,拿到球拍就懂得如何去操控。

不过陈雨菲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少女”。“别的选手打法漂亮,有好的手感,我就一拍一拍,打得中规中矩,没那么好看。”陈雨菲的优点是踏实和稳定。正如她所笃信的,冠军的诞生,天赋占两三成,努力占七八成。紧张备战时,她可以从早上八九点训练到傍晚五六点。技术、体能、力量都是运动员需要克服的难点,即便面对自己不擅长的跑步、跳绳,也必须坚持,“累了也只是嘴上吐槽一下,发泄负面情绪”。

陈雨菲的稳扎稳打,让她在东京奥运赛场上大放异彩。东京奥运会周期是国羽女单青黄不接、人才更替之时,年轻的陈雨菲被推至台前担当重任。面对周围人寄予的厚望,她有压力,但也迅速地将之化为动力,“只能自己去拼搏,一天天过,一步一个脚印”。有球迷评价陈雨菲是“用牙咬下来的冠军”,扎实的基本功、强大的意志力、绝佳的控制力,让她能凭借低失误率编织出密不透风的网,扛住来自劲敌的进攻。

高度紧绷的比赛之后,胜利往往像做梦一样。面对胜利,陈雨菲保持谦逊,她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表示:“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24岁的她认为自己的巅峰还未到来,奥运会只能算小高峰,后面还有杭州亚运会、世錦赛、巴黎奥运会……陈雨菲在期待更多更好成绩的同时,也表示“奥运冠军”的头衔某种程度上让她受到更多关注。“之前面对高水平运动员,我在比赛时心态更容易放松,现在是别人看我学习,有一定压力。”她解释道,“但无论对手是谁,我都会认真对待,做好自己。”

关关难过关关过

“关关难过关关过”,这是今年全英赛结束后,陈雨菲发的微博,也是她当下的自我总结和激励。在这个全新周期,她尝过胜利的果实,卫冕了全运会冠军,也杀入了德国公开赛和全英公开赛决赛,但也品尝过受伤、退赛、失利的苦果。事实上,这种难关她早就经历了多次,无论是当年从国家队退回省队,还是多次输球被球迷批评到退网,她在艰难跋涉中,被淬炼得坚韧、成熟。

陈雨菲职业生涯的灰色记忆是2018年打尤伯杯,那是她第一次以第一单打身份打团体赛。心跳加速,大脑空白,陈雨菲在重压之下意外输给泰国选手拉差诺,最终中国女队2比3不敌泰国女队,这是中国女队自1981年参加尤伯杯以来首次无缘决赛。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陈雨菲很自责,很不甘心,她开始直面自己的现状。在职业的黑暗低谷期,家人、教练、朋友给了她安抚与指导。“他们替我指出问题,让我不得不面对。”陈雨菲很感激周围人间接与直接的支持。

这个“佛系”的羽球少女,第一次有了强烈的求胜欲,“一定要赢,对自己更狠一点”。加强训练,提升力量,改变“瘦弱”体格,陈雨菲训练得更加刻苦,收获也如期而至——中国队获得了2020年尤伯杯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冠军。陈雨菲用“开心”来形容这次“失而复得”,但是她也很清醒,在团体比赛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失误,“有点可惜”。

2019年的苏迪曼杯,是陈雨菲记忆深刻的另一场团体赛。“这是我成为世界冠军的最重要的一场决赛,和团队一起拿下了世界冠军。”在决赛上,陈雨菲对战强敌山口茜,追求大幅度的调动、刁钻的落脚点,将自己逼到极限。到第三局,在对方率先拿下11分的局势下,陈雨菲神奇地连追7分,逆风翻盘。正如她自己在微博中写的:“我们都会遇到很多未知的困难和意外,只要克服了困难和意外,我们就会更加强大。”

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冠军就是职业生涯的最高目标,但在竞逐赛场王者的征途之中,陈雨菲还收获了丰盈的人生体悟——“没有团队就没有个人”“想到了就要去努力”“面对世界要坚定一些”。

陈雨菲仿佛把人生过成了励志的运动番剧:有一出道就站在一线的幸运,也有早早扛起主力大旗的压力;没有花哨漂亮的天才打法,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磨到老天也不得不站在她身边。不过陈雨菲认为,打球最燃的一刻是看“别人”拿冠军,看自家的团体赛获胜,因为“自己上场打得很辛苦,比较专注,没有多余的感觉”。

球迷的温暖“树洞”

“如果不打羽毛球,我大概就是个普通的学生。”陈雨菲笑称自己只是个会打羽毛球的普通人,无聊时会随便涂鸦,不打比赛时就出去走走逛逛,奥运冠军的日常与普通学生并无二致。即使从小就离家到队里训练、比赛,一直都独立自主,陈雨菲也期待回家后全然放松的状态,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照顾。陈雨菲开玩笑说:“我就是想要‘躺平。”率性随和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让人一下子意识到这个被称为“雨菲大帝”的世界冠军,其实是和大家一样的孩子。

陈雨菲经常被夸有“少年感”,她有点不好意思,觉得不过是“年轻,还有短发,看起来干净、利落”。陈雨菲长相很清爽,笑起来会露出齐整的牙齿,眼睛圆圆的,精神头儿十足。为了方便打球,她常年剪一头男孩式的短发,还总是束起发带。一提到发型,她还笑着许愿,等退役了一定要留一次长发!

除了长相,她身上散发着率真的青春活力。是赢球后指着胸前五星红旗的意气风发,是赛后接受采访时一板一眼的分析,是参加活动时偶尔犯的小迷糊,也是她五彩斑斓的社交媒体——陈雨菲的微博封面是一只呆萌的猫。打开这个女孩儿的社交账号,里头有拍羽毛球投壶挑战的vlog,有涂鸦打羽毛球的“小雨菲”祝贺新年,她还会“翻牌”论文盲审的博士生球迷并送上小红花。

她亲切地称自己的球迷为“好朋友”。她常端端正正地写小作文,告诉好朋友们自己的现状。好朋友们也会私信陈雨菲分享生活中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有些烦心事憋在心里可能不太好,发泄出来是好事。”陈雨菲很乐意成为球迷们的“树洞”,她感激陪着她走过低谷、一如既往支持她的老朋友,也欢迎越来越多喜欢她的新朋友。陈雨菲认为这种支持是相互的,她从球迷那里汲取力量,也希望自己能传播正能量,做正确的引导。正如她在生日碎碎念里告诉大家的——“我们一起变优秀!”

Q:你对在杭州举办的亚运会有什么想法?

陈雨菲:因为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家门口比赛,有好多人问过我的想法,无形中会有点压力。但这也是别人对我的期待嘛,说明大家都很信任我的实力。我会正确对待这些声音,保持初心,一场一场打。

Q:你眼中的身体之美是怎样的?

陈雨菲:就我自己,留短发,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平时训练时间紧张,为了洗漱方便,也为了在赛场上干净利落,所以就一直是短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长发,等以后有机会了肯定也要尝试长发。美丽不设限,适合自己就好,只要阳光、健康、自信,就是美的!

(采写:殷 可 整理:金 竹)

猜你喜欢

陈雨菲女单赛场
陈雨菲:跨过难关 寻光前行
扣人心弦的羽毛球决赛
陈金赛后“记者”“指导”无缝切换
“虚拟的自己”成情敌,企业高管追爱路上自作死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