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2022-05-30郭允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整体教材素养

郭允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基于单元的系统教学,通过分析单元的核心知识,确立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单元教学重难点,依据学情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活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既要立足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出发,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找准重难点及关键点,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0-0041-03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很多教师更关注“怎么教”的问题。“一课一备”“就课论课”的教学方式缺乏整体谋划和设计,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关注“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看到“树木”,还要看到“森林”;不仅要看到一节数学课,还要看到整个单元,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从而让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应当说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是一个突破。这个突破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还是教学理念上的。如果说前者所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直接实现,那么后者所关注的就是教师对某一教学方法是否认同。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整体教学的思路是合理的,因为数学本身就体现着数学概念与规律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孤立的数学概念或者规律,还要掌握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要使学生掌握这种联系,教师必须有整体教学的思路。因此,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对小学生而言是在其认知范围之内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判断

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而更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善的认知结构。对教师来说,想要认识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可以选择两种途径:一种是理论学习,另一种是比较研究。

对于第一种途径而言,当前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无论是课程专家的研究还是一线教师的研究,都有比较专业的理论成果或者是通俗的理论,尤其是在一些小学数学的专业杂志上可以看到不少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成果。教师可以去认真阅读这些成果,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笔者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自身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获得了不少有用的经验。

第二种途径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可能更为适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传统教学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在非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积累出来的,很多时候就是通过教师直觉性行为来体现的。当面对单元整体教学这个新的思路的时候,教师会不由自主地根据原有的经验进行判断与评价。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不要轻易用已有的经验来否定单元整体教学,尤其是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打退堂鼓。要知道,单元整体教学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纳入原有的教学体系并不容易。只有坚定对单元整体教学价值的认识,然后将之与已有的经验进行比较,智慧地将原有经验中值得传承的方法应用到新的单元整体教学当中,才能让单元整体教学立足于原有的经验系统,从而获得较强的实践生命力。

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来看,上述两种途径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应当互相结合,教师要形成自己能够理解的、可以熟练运用的理论方法,要让这种理论方法成为自己的教学直觉。教师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不仅能够深化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还能够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提高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同感,提升具体实施的效率。

二、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步骤

作为相对新颖的教学思路,单元整体教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对于单元整体教学来说,强调步骤并不是限定教师的运用空间,而是讓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与操作程序。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迅速“入模”的过程,教师应当在约定俗成的步骤认知基础上积极尝试、认真体验。当然,如果有所创新,那就更理想了。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总结实施步骤的时候提出如下几个“基因点”。

1.深度分析教材,建立知识“承重墙”

实行单元整体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深度分析教材,厘清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承重墙”。这里的“单元”可以是教材中给定的某一个具体单元,也可以是教材中某一单元的一部分、一个章节或一个知识点,还可以是跨年级知识点组成的一个大的主题单元。确定大单元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及学生情况,提炼出有内部联系或共同特点的教学内容,对其深入研究后进行整合处理。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单元教学时,通过深度分析教材,笔者整理出了该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并绘制了知识树(如图1)。

2.合理整合单元,打通知识“隔断墙”

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重新优化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实现数学教学的优化整合。教师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归纳学习方法,既能节约教学时间,又能加快教学进度,还能解决传统“单课”教学的知识点孤立的问题。

例如,苏教版教材对笔算两、三位数的乘法总共安排了12个课时,笔者通过优化整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总共安排了7个课时(如表1)。从课时的安排可以看出,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常规的“单课”教学设计,打通了知识之间的“隔断墙”。

3.实施课堂教学,构建知识“连通墙”

教师按照单元整体教学流程,实施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连通墙”。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授“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或者有联系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一类课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面积的学习,苏教版教材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上册,而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是相似的,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对面积的理解更加架构化(如表2)。

4.课后巩固练习,拓展知识“延伸墙”

教师教授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合理设计单元练习,安排一些数学探索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的“延伸墙”。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后,笔者安排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首同尾合十”和“尾同首合十”的巧算练习(如图2)。学生通过笔者设置的拓展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拓展和提高。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的实施可以发现,只要遵循这样的步骤,就能够很好地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完成整体建构。这样,学生对于一个单元内的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就比以往孤立的教学深刻得多。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反思

通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笔者欣喜地发现,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班级的教学进度明显快于未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班级,教师不仅能够在教材建议的课时数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内容和宽广的思考空间。通过对我校三个学段的学生进行对比教学(设置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以及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我校大约83%的学生认为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图3),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实验班级在“数与式”“数量关系”和“测量”三个维度上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級(如图4)。

单元整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数学教师课时不够用的问题。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系统,记忆也更加牢固。这些实践为教师后续教学方式的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当然,我校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疑问。比如,如何跨年级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什么知识是单元核心知识,怎样设计更加有针对性的练习……这些问题,将是我们继续研究的动力。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遇到困难时不应轻易否定已有的理论,而应当在问题解决中实现进步。

[ 参 考 文 献 ]

[1] 于爱敏.小学数学“一串课”主题单元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20.3.

[2] 郭立军.整体把握与单元教学研究: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为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

[3] 李怀源.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5.

[4] 马云鹏.数学核心素养及其特征分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1):8-11.

[5] 朱礼娜.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体系架构与实施的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8):83-85.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整体教材素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