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南红色印记

2022-05-30韩芳

北京纪事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君宇陶然亭李大钊

韩芳

“宣南”是个地域文化概念,涵盖天桥、大栅栏、牛街等重要北京文化生活印记,又作为中轴线起始地备受广泛关注。宣南地区与北京的革命斗争紧密相连,可以说,这里的红色文化也如一条“中轴线”,无数革命先驱、仁人志士为了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时光深处走来,留下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早在“五四”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赵世炎等在这里激扬青春;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这里开展活动,点亮星火;直到北平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如高擎的火炬,熊熊燃烧。

一本一本地翻阅书籍,沉浸在图片与文字营造的世界里,好像真实地走在宣南的大街小巷中,跟随先辈们坚定有力的足迹,聆听他们慷慨激昂的演说,感受他们为再造“青春中华”所付出的激情与热血。

翻阅《华彩宣武》《东方饭店九十年》《浩气长存》这些摄影集,仿佛走了一遍米市胡同、新世界游艺场、东方饭店、长椿街,走进革命先驱者传奇而壮丽的人生。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1919年,李大钊创办著名进步刊物《每周评论》,编辑部设在安徽泾县新馆(今骡马市大街米市胡同64号)。《每周评论》刊登过《共产党宣言》,发表过李大钊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以及张申府、高一涵等人的进步文章。当时,李大钊经常在编辑部院内北屋工作到深夜,那灯光“漂白了的四壁”,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打开了光明之路。1919年6月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文章说:“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三天后,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在东方饭店前被捕,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如愿”由研究室走进了监狱。在东方饭店,李大钊设宴招待苏俄代表越飞等四人,表示欢迎之盛意及对苏俄之好感。1924年,在宣武门内铜幌子胡同甲3号,李大钊与家人在此会合并落脚。1927年,“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的李大钊被杀害,他的遗体停留在宣武门外下斜街妙光阁浙寺,一停就是六年。1933年4月22日,数百学生、工人、学者组成的送葬队伍由浙寺出发,前往香山万安公墓。群众不断加入,为李大钊路祭送行,当时轰动北平。

阅读《陶然亭公园志》第二章“革命纪念地”,再参考大型工具书《北京会馆资料集成》、内部资料《中共宣武地区地下组织和革命活动》以及《红色寻踪——北京革命纪念地指南》等书籍,对常去散步的陶然亭公园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里的慈悲庵、高君宇烈士墓,是传承红色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19年12月28日,在湖南会馆(今宣武门外烂漫胡同路西101号),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千人大会召开,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做长篇演讲。毛泽东历数张敬尧的罪恶和湖南人民的痛苦,号召与张敬尧斗争到底。次年1月18日,毛泽东、邓中夏、罗章龙等,在陶然亭集会,会后在慈悲庵前的槐树下合影留念。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毛泽东对斯诺回忆说,此次来京受到李大钊的引导与影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到1920年夏,在理论和行动上,毛泽东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陶然亭有一楹联“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书。此联说的就是陶然亭僻处京城南隅,人烟稀少,自然不会引起当局的警觉与注意,便于共产党开展秘密活动。1920年8月16日,天津“觉悟社”、北京“少年中国学会”“曙光社”“人道社”“青年工读互助团”这五个进步团体,在陶然亭北厅召开实现“改造联合”座谈会,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刘清扬等参会并发言,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与联合斗争的问题。1921年8月至1923年间,陶然亭慈悲庵,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刚刚建立的北方黨组织的秘密机关,成为革命先驱风云际会的地方。

习近平认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如今,慈悲庵中辟有李大钊纪念室、“五团体会议”纪念室(也是周恩来纪念室)、陶然亭史陈列室等,主要介绍陶然亭的历史及革命先辈在陶然亭的活动,展现慈悲庵见证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满足广大市民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的需求。

沿着慈悲庵的红色足迹往东北方向走,来到湖心岛锦秋墩北麓的一片青松林里,站在高君宇及其生前女友石评梅的墓前。墓前是花岗岩雕成的两座雕像,高君宇、石评梅并肩而立,目视前方,似乎看到了不太遥远的未来。“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他们之间的生死恋情,金坚玉洁,凄美动人。每年清明节,图书馆都要组织党员或青少年到墓前献花、凭吊、瞻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读《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邵飘萍与<京报>》《林白水文集》等,重走堪称“传媒大道”的宣外一带。到京报馆所在地魏染胡同30号,到林白水故居(今为社区图书馆“椿树书苑”)所在地骡马市大街棉花头条1号,与两位彪炳中国新闻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人物交谈,感受他们“铁肩辣手”“有如白水”的信念与坚守。读《前门街道志》,寻访西打磨厂191号的自行车车行、西打磨厂221号的长胜和马尾庄、兴华园浴池、第一宾馆等地下党主要活动地;读《大栅栏故事——红色足迹》,来到当时北京城内最大、设备最好的浴池东升平浴池(今东升平宾馆),看看地下党是怎么接头议事的;读《北京师大附中》,站在“赵世炎烈士像”前,朗诵他的长诗《怀润之》,感悟他与毛泽东的革命友谊;读《档案中的北京党史与党建》,到牛街沙栏胡同7号西跨院(今春风小区南部),寻觅地下电台的踪迹;读《北京纪事》,到鹞儿胡同5号侦缉队,探访“身陷囹圄见真魂”的马骏,还有黄爱、张友渔、刘清扬……

宣南的寻常巷陌,曾经风云激荡,曾经光芒闪耀,曾经指引未来。未来已至,可惜,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红色足迹已无实迹可寻,只余一些文字、图片散见于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的书刊中。我们这些后来者,唯有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才能循着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意气昂扬地走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

红星照耀中国

猜你喜欢

高君宇陶然亭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一片红叶寄相思
陶然亭的童年回忆
A Joyful Park in Beijing
Construction of Crack Perturbation Model and Forward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Attached Eddy Current Sensor
中共建党初期理论家高君宇的研究综述*
石评梅:道德救赎爱情